NO4.運動鍛煉安全常識(2 / 3)

4.飯後不做劇烈運動

青少年好動,上學時功課比較緊,缺少活動的機會。於是,有的學生利用飯後時間運動。這時候家長們應該注意了,飯後做劇烈的運動會影響他們的健康,致使他們比較容易患一些腸胃病。雖然飯後適當的運動是應該的,但劇烈的運動是不可以的,大運動量應在飯後1小時後進行。青少年們要嚴格要求自己的行為。

5.運動要適合學生特點

由於青少年學生發育尚未成熟,劇烈運動會使他們很快疲勞,且容易造成心髒負擔過重。這會對青少年發育有影響。

目前,有不少學校教學生跳國標舞和健身操,這實際上對青少年的健康不利。因為,青少年的發育是不平衡的,骨骼成長處於逐漸完成階段,進行體育運動的要求是注意正確姿勢,防止外傷及畸形。

體育鍛煉的安全常識

體育與健康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自身的特點或其他各種因素,存在著風險,隱含著傷害,運動傷害事故偶有發生,成為學校教育過程中的不安全因素,給學生心理、生理帶來了巨大的傷害。中小學生安全防護意識比較淡薄,缺乏運動安全知識和自護方法,是造成體育活動中安全事故的根本原因。

因此,將“安全第一”、“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放在的首位,讓體育運動安全防範意識滲透到每一位學生的思想,指導學生學會自我保護,注意安全防範,防止受到運動傷害是十分必要的。

體育鍛煉細節注意

1.選擇適宜的時間進行鍛煉

較適宜鍛煉身體的時間是早上、下午第二節課後或傍晚前。中午及睡前不適宜進行劇烈的體育鍛煉。早晨的鍛煉時間不易過長,運動量不宜太大,以免過度疲勞或興奮,影響一天的學習。早晨運動項目可選擇簡便易行的戶外活動,如跑步、做操等,以活動肢體,鍛煉心肺功能。下午第二節課後或傍晚前的體育鍛煉被認為是一天中最佳的鍛煉時間,此時可安排較大運動量運動,時間最好在1小時左右。

2.注意飲食營養和衛生

早晨鍛煉前應喝些熱水、牛奶或糖水及吃少量餅幹等食物;下午或傍晚鍛煉前也應進食,但不應吃得太飽。午飯或晚飯前後1小時左右不應進行劇烈的體育運動。體育鍛煉因耗能量和營養較大,所以平時要加強營養,多吃含維生素C、維生素B1和蛋白質等的食物。

3.注意選擇和穿好運動服和鞋子

運動服應該選擇質地柔軟、通氣性能和吸水性良好、有利於身體健康和身體自由活動的服裝;運動鞋應選擇符合自己的尺寸大小,具有一定彈性及良好的通氣性能的鞋子,鞋跟不宜過高,並且符合季節要求和保持清潔衛生。

4.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良好的生活習慣對於保持體育鍛煉時的良好身心狀態,提高運動能力和鍛煉效果,預防身心疲勞,防止運動外傷等有很好的作用。因此要保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文娛活動不過度,腦力勞動不過度,飲食有規律,早睡早起,不熬夜,這樣的生活規律,對學生的學習和身體都十分有益。

5.培養體育鍛煉的良好心態

學生要懷著輕鬆愉悅的心情參加體育鍛煉,既培養了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興趣,也使他們在心理上獲得了不可多得的快樂感,從而消除緊張、焦慮和猶豫,使精神振奮,身體矯健,充滿活力。

6.進行必不可少的準備活動

體育鍛煉前的準備活動有利於消除肌肉關節的僵硬,使身心逐漸進入競技狀態,並不斷提高運動水平,充分發揮運動能力,預防和減少運動創傷。一般可以采用針對性的活動,如活動操、慢跑、變速跑、跳躍等。

體育鍛煉的相應措施

1.體育鍛煉前的相應準備

適量飲水,排淨大小便,檢查和熟悉運動場地或器械,學習和掌握必要的自我保護或相互保護的方法。

2.鍛煉前的自我衛生監督

身體疲勞不適或者有疾病時,或者自己感覺睡眠不好、飲食不佳、情緒低落、精神緊張、恐懼、饑餓時,不應該進行劇烈的和高難度的體育鍛煉,需要調整運動項目或運動量。

3.做好安全防護,防止運動受傷

鍛煉時思想集中,情緒穩定,不緊張、不急躁、不粗心,正確掌握運動技術要領,要做好運動中的自我保護和相互保護,以預防運動受傷和事故。

4.鍛煉中的自我監督

掌握適宜的運動量,預防運動性疲勞和創傷的發生。

注意在體育鍛煉當中的衛生,如在跑步時的正確呼吸和跑步環境的空氣清潔衛生等。

5.做好整理活動

整理活動可以使身體軀幹及內髒比較一致地恢複到安靜狀態,一般可以采用慢跑、行走、做放鬆體操、深呼吸等。

6.鍛煉要注意清潔衛生

運動後應該洗澡擦身,以清潔皮膚,睡覺前用溫水洗臉洗腳,漱口刷牙以清潔口腔,及時清洗汗濕的衣服和鞋襪。

鍛煉後不應立即吃飯和大量飲水,鍛煉期間要加強飲食營養。

7.鍛煉後的自我衛生監督

如果在鍛煉後感到身體疲勞,飲食、睡眠不佳,應減少運動量、變換運動項目或者休息。體育鍛煉的自我衛生監督對確保發揮體育鍛煉效能,達到最佳的鍛煉效果,預防運動過量或者疲勞以及運動性損傷和疾病具有重要的作用。

校園活動的安全常識

校內活動注意事項

校園集體活動是豐富多彩的。上課、討論、鍛煉、做操、做實驗等等,不僅使同學們從中獲得了知識,而且又鍛煉了我們的體能和才能,參加各項集體活動要遵守學校的規定和注意安全,否則就有可能發生意外傷害事故。

在學校裏,同學們時常參加一些由學校、年級或班集體組織的集體活動,如參加比賽、演出、看電影、郊遊,等等。參加集體活動也要注意安全,不然就會發生一些意外事故,這樣會影響活動的進行。

1.要遵守紀律

不要擅自離開隊伍,不要到別的班級中逗樂玩鬧。如果在點名時發現人數不齊,不僅不能正常開展活動,還會讓帶隊的老師著急、擔心。

2.要有集體榮譽感

對身有殘疾或身體較弱的同學,要主動關心。觀看演出或電影時,不能蜂擁而上搶占位置。自私自利的行為應當杜絕。

3.要防患於未然

當在禮堂或劇院開會、看演出時,要按秩序入場、離場。要學會識別公共場所和較大建築物的安全標誌,如劇場除了有大門外,還有太平門等緊急出口。如坐電梯時,要看清電梯內的急呼標誌。在高層建築物內除了電梯外,還有樓梯等緊急通道。

4.要懂得最基本的安全知識

在劇場內發生火災時,如果離門口、窗口較遠,人又擁擠,可迅速用手帕或帽子捂住口鼻,然後趴在地上,設法匍匐移向門口,不然容易被擠傷、踩傷或熏倒。

校外活動注意事項

每年在適宜的季節,學校要組織學生外出郊遊,以豐富學生的視野,開拓眼界,深入生活,了解社會。中小學生在這個期間要必備一些必要的校外活動常識,特別是安全方麵的常識,要引起學生的高度重視。

1.集體觀念

學生要有集體觀念,自覺服從帶隊老師的管理,不能結夥拉幫小範圍活動,更不能獨自一人活動,吸煙喝酒是絕對要禁止的。 要注意飲食衛生,發現過期變質的食物,堅決不能食用。

2.明確目的

明確出遊的目地,做好自己的計劃,認真完成學校領導和老師布置的學習、考察任務。

3.乘車安全

往返途中要注意集體乘車安全,不要擁擠,按順序上下車,不違章超載。乘車期間頭部和手不要伸出車體以外,以免會車時刮傷,在車內不要大聲喧嘩,擁擠吵鬧,做到文明乘車。

假期個人活動安全

寒假是天氣最寒冷的季節,冰天雪地,學生要增衣保暖,外出要注意路滑,更要注意交通安全,由於路滑給各種交通工具帶來了不安全的因素增多,要遠離車輛。

並且寒假時逢春節,燃放煙花爆竹最容易引起火災及人身傷殘事故,所以,要嚴格遵守政府和教育部門的有關規定,到指定地點燃放。春節期間要科學的飲食,不可大吃大喝,更不能吸煙喝酒。

暑假天氣炎熱,暑期較長,學生要學會怎樣防暑,可以參加學校組織的一些有益的社會實踐活動;在完成必要的暑期作業時,學生要在家長的帶領下隨行外出。遊泳是一項危險性很大的體育活動,學生在暑假期間,切忌單獨去遊泳,一定要在家長或監護人的陪同下前往。

遊泳前要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選擇好遊泳地點,了解浴場的情況,不可貿然下水。要正確估計自己的水性,不可逞能。在遊泳過程中,如有人溺水,自己不會遊泳,就要先找會遊泳的人幫忙並同時撥打120急救電話。

意外事故自救常識

在寒、暑假期間,大部分時間學生暫時脫離學校,自由活動的空間增大,這給社會各方麵帶來一定的壓力,同時,由於學生本身在某些方麵缺乏必要的知識,家長無暇顧及,因此,學生自身要學會自我調控,防微杜漸,嚴於自律,預防各種意外事故的發生。

1.食物中毒

在野外,食物中毒是很有可能發生的。如果剛吃下有毒食物不久,最快捷有效的辦法就是嘔吐,可將手指伸進喉嚨,壓迫喉嚨強行嘔吐;如吃下的時間較長,應服用吐瀉藥物將食物排出;中毒症狀嚴重的要立刻送往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