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解放(2 / 3)

丹地人喜歡對人類簡短的告誡:“撤離華盛頓!”那次,是在7月的一天。美國總統和國務卿,他們耐心等待著丹地領導人出來告訴他們,他說的華盛頓是華盛頓州還是華盛頓市。

美國國會大廈在幾天中被拆散,又幾乎原封不動地重建於落磯山腳下;後來得知丹地人不想在現場建立軍事基地或軍火庫,而隻不過想為他們部隊搞一個俱樂部大廳。

可是,後來地球人發現:他們的領袖隻不過是宇宙中的一個小伍長而已。美國總統,陸海軍總司令畢恭畢敬地去等一個沒有正式委任的小軍官,這口氣直叫人咽不下去。

另外,還有關於“蘭迪”的事情。

這些陌生人在安裝或維修他們那套行星那麼大的武器係統時,偶而會把一些明顯無用的叫做蘭迪的金屬碎片甩到一邊。這些碎片對人類很有用,丹地人向人群拋撒小片的蘭迪,人類開始變得像乞丐了。

這讓我們的祖先感到很恥辱,守舊分子甚至後悔被解放了。特洛克斯特人乘3艘黑色圓筒狀飛船同時發起了進攻;一艘在南半球,兩艘在北半球。大團的綠色火焰從他們的小飛船中噴出;任何東西隻要一碰上這種火團,則會爆聚成半透明的玻璃般的沙子。

丹地人一點也沒被這種火焰所傷。相反,從每一個翻滾的炮座中冒出一股紅雲,這些淡粉紅的殘雲落到哪片人口聚集的地區,這片地區就迅速地變成一片公墓。

唯一的安慰是:有一朵紅雲逮住了一艘黑色圓筒狀飛船。紅雲把飛船變得白熱,並將其實體以金屬暴雨的形式傾注下來,此時,在北半球進行攻擊的兩艘飛船馬上撤到木星軌道間的小行星上去了。

當特洛克斯特人再次返回地球時,小紅雲和綠火苗又一次發生了戰鬥;人們又一次成千上萬地死於戰爭沸騰的漩渦之中。但這一次,稍有些差別:交戰3小時之後,特洛克斯特人的綠火苗突然改變了顏色,變得更深了,更藍了。而他們這樣一來,丹地人就一個個倒在自己的崗位上,在震動中一命嗚呼了。

幸存的丹地人奮力朝著他們那艘大飛船的方向奔去,飛船呼嘯著衝入空間,可恥地竄回老家去了。為經受將要來臨的特洛克斯特人恐怖的折磨,人類使自己堅強得和鋼一樣。

特洛克斯特人在飛船旁邊,建立一個穹頂的堡壘,他們逮住了幾個膽敢接近他們著陸場地的亡命徒,然後,帶著掙紮著的俘虜,重新鑽進飛船,不見了。

被抓進飛船去的人並沒有受到折磨被逼去招認什麼口供,也沒有受到解剖;相反,卻受到了教育,那是指學習特洛克斯特語言的教育。

這種語言的每個動詞都是不規則的,它的無數介詞都是由前句的主語派生出來的名詞、形容詞組合所構成的。最終是有11個人通過了,作為特洛克斯特人持有證書的譯員。

看來,這些解放者在他們過去一千年文明的全盛期根本沒有去過孟加拉,因為特洛克斯特人是在古代的,幾乎是神話的10月份的第6天著陸的。那末,10月6日當然也就是第二次解放的聖日。

譯員們所講的這個故事,使得人們因羞愧而低下了頭。人們因自己竟允許丹地人如此欺騙自己而恨得咬牙切齒。

是的,丹地人是受到銀河係聯盟的委托去窮追猛打並消滅特洛克斯特人。這主要是因為丹地人本身就是銀河係聯盟。

可是,經過許多世紀,丹地人的對立麵成長起來了——對立麵的核心便是以細胞質為基礎的生物,實際上這已經被稱之為細胞質集團。

銀河團體應是一個動力的而不是一個靜力的世界,在這裏,智力和文化充分發展的各種生物都將享有對其命運的控製權,而目前這種控製權還是由以矽為基礎的丹地人所壟斷的。

為此,特洛克斯特人應細胞質集團一個小成員的要求,要把該成員從丹地人手中解放出來。該成員曾進行過所謂超越銀河係邊界的探險旅行。

為了懲罰它,丹地人要去對它進行劫掠和蹂躪。特洛克斯特人是一個重要的民族,隻有這個民族,毫不動搖地拒絕了聯盟全體成員命其武裝部隊徹底投降的要求。

特洛克斯特人決心保衛其有機化學的表親,至少2/3星球人民對丹地人突然產生了敵對情緒。麵臨這一切,丹地人召集了一次殘缺不全的銀河係委員會會議;宣布了現有的反叛狀況,並決定對特洛克斯特人發動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