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讀書法 有三到①
心眼口 信皆要
方讀此 勿慕彼②
此未終 彼勿起
『注釋』
①讀書法,有三到:朱熹《訓學齋規》:“餘嚐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
,口到。”
②方:剛,才。
『新解』
讀書的方法有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心要記,眼要看,口要讀,這三者確實都很重要。在讀這本書的時候,不要向往那本書,這本書還未讀完,不要去開始讀那本書。
[故事]
忠孝雙全
明朝湖南道州守將沈至緒有一個獨生女兒,名叫沈雲英,自小聰明好學,跟父親學得一身好武藝。因其父戰死在殺場上,當時沈雲英才十七歲,她登上高處大聲呼曰:“我雖然是一個小女子,為完成父親守城的遺誌,我要決一死戰。希望全體軍民保衛家鄉。”大家深受感動,發誓要奪回失地。他們很快解除了包圍,取得了勝利。沈雲英找到父親的屍體,大聲痛哭,全體軍民都穿上孝服,參加了葬禮。朝廷下令追封沉至緒為副總兵,並任命沈雲英為遊擊將軍,繼續守衛道州府。後來人們為她建了一座忠孝雙全的紀念祠。
【原文】
寬為限 緊用功
工夫到 滯塞通
心有疑隨劄記①
就②人問 求確義
『注釋』
①劄記:分條記錄、作為參考的文字。
②就:趨向,接近。
『新解』
不妨把學習的期限放寬些,但在學習時要抓緊時間用功;學習隻要功夫到家,不懂的地方就會自然弄通。如果心中有疑問,要隨時做好筆記;虛心向別人請教,求得準確的意義。
[故事]
董遇讀書
東漢時有一個叫董遇的人,從小家裏就很窮,靠上山砍柴為生,整日為生活而奔波。但是他隻要一有空閑時間,就坐下來讀書學習,他的哥哥譏笑他,他卻不在乎。天長日久,他的知識很淵博,並寫出兩本書,引起了轟動,人們很佩服他。董遇的名聲越來越大,附近的人紛紛前來求教,並問他學習的竅門。他說:“書讀百遍,其意自見。”人家說:“可是沒有時間呀!”他又說:“學習要利用‘三餘’,就是三種空餘時間,冬天為一年之餘、晚上為一天之餘、雨天為平日之餘。”人們聽了才恍然大悟,原來董遇是通過利用空閑時間的學習,來提高自己水平的。
【原文】
房室清 牆壁淨
幾案潔 筆硯正
墨磨偏 心不端①
字不敬② 心先病
『注釋』
①墨磨偏,心不端:《大學》:“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②敬:恭敬,整齊。
『新解』
書房要收拾得清爽,牆壁要保持幹淨。書桌要保持整潔,筆硯要放端正。如果把墨磨偏了,說明心不在焉;字寫得潦草不整齊,說明思想不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