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3
荀xún羊yánɡ於yū惠huì 甄zhēn曲qū家jiā封fēnɡ
注 解
〔荀〕據《元和姓纂》等書記載:周文王的一個兒子受封於郇(xún),建立郇國,稱郇伯。他這一支子孫改郇為荀,以荀為姓。
〔羊〕據《通誌·氏族略》、《百家姓考略》等書所記,羊姓出於祁(qí)姓。春秋時,晉國大夫祁盈受封於羊舌,稱羊舌氏,他的子孫去掉舌字,以羊為姓。
〔於〕據《世本》所記,黃帝時有一位大臣因有功受封於於,於是名於則,他即是於姓最早的祖先。
〔惠〕據《百家姓考略》、《元和姓纂》所記,周惠王的後代子孫以祖上的諡號惠字為姓。
〔甄〕據《百家姓考略》、《元和姓纂》所記,皋陶的次子仲甄在夏朝為卿,受封於甄,其子孫於是以封地名甄為姓。
〔曲〕據《風俗通義》記載:周武王將其兒子叔虞封於晉地,叔虞的第八代孫子即春秋晉國的晉穆侯又封其少子成師於曲沃,成師的子孫就以封地名作為姓氏,即曲沃氏。後來又改為單姓曲。
〔家〕據《百家姓考略》等書所記,周孝王的一個兒子名家父,他這一支的後世子孫以家為姓。
〔封〕據《姓苑》等書記載:炎帝裔孫名钜,為黃帝師,夏朝時封其後代於封父,他的子孫遂以封為姓。
芮ruì羿yì儲chǔ靳jìn 汲jí邴bǐnɡ糜mí鬆sōnɡ
注 解
〔芮〕據《百家姓考略》所記,西周初,周武王封姬姓司徒於芮,建立芮國,稱芮伯,他的子孫以芮為姓。
〔羿〕據《百家姓考略》等書記載:夏代有窮氏的首領後羿的子孫以羿為姓。
〔儲〕據《百家姓溯源》所記,上古時有儲國,儲國公族的後代以儲為姓。又據《風俗通義》記載,春秋時,齊國有一位大夫儲子,他的後人以儲為姓。
〔靳〕據《風俗通義》所記,戰國時,楚懷王有位侍臣名尚,受封於靳江,稱靳尚,他即是靳氏最早的祖先。
〔汲〕據《通誌·氏族略》等書所記,汲姓出自姬姓。春秋時,周文王的後人康叔封於衛,建立衛國。衛宣公的太子居於汲,稱太子汲,他的後世子孫以汲為姓。
〔邴〕據《通誌·氏族略》所記,春秋時,晉國大夫封於邴,他的後人以邴為姓。
〔糜〕據《百家姓考略》所記,糜“夏同姓,諸侯有糜之後”。又相傳,糜姓起源於夏代,當時有人以種植糧食作物“糜子”聞名於世,他的後世子孫遂以糜為姓。
〔鬆〕據《元和姓纂》所記,秦始皇巡幸泰山遇雨,避雨於鬆樹下,封此鬆樹為“五大夫鬆”。同時避雨的人以鬆為姓。
井jǐnɡ段duàn富fù巫wū 烏wū焦jiāo巴bā弓ɡōnɡ
注 解
〔井〕據《通誌·氏族略》所記,周朝大夫井利的後人以井為姓。又據《百家姓考略》記載,春秋時,虞國有人受封於井邑,稱井伯,他的後代以井為姓。
〔段〕據《元和姓纂》所記,春秋時,鄭武公之子,鄭莊公之弟,稱共叔段,其子孫有的姓共,有的姓段。又據《史記》所記,道家始祖老子李聃的後世子孫,有人在魯國為卿,食采於段,他的後人以段為姓。
〔富〕據《通誌·氏族略》所記,周朝大夫富辰,其子孫以富為姓。又據《元和姓纂》記載:春秋時魯國有富父氏,他的後人以富為姓。
〔巫〕據《百家姓考略》所記,商代有大臣巫鹹,他的子孫以巫為姓。
〔烏〕據《百家姓考略》所記,上古少昊氏以鳥名任命官職,有掌管高山丘陵的烏鳥氏,他的後人以烏為姓。
〔焦〕據《通誌·氏族略》記載:西周初,周武王封神農的後代子孫於焦,建立焦國,他的後人以國名焦為姓。
〔巴〕據《通誌·氏族略》記載:周朝時,在四川東部地區有巴子國,巴子國君後代以巴為姓。
〔弓〕據《姓氏考略》所記,上古時主管製造弓弩(nǔ)的官叫弓正,他的子孫以弓為姓。
牧mù隗wěi山shān穀ɡǔ 車chē侯hóu宓fú蓬pénɡ
注 解
〔牧〕據《通誌·氏族略》所記,“牧氏,黃帝相力牧之後”。此說法亦見《百家姓考略》。力牧即是牧姓始祖。
〔隗〕據《百家姓考略》記載:商湯滅夏桀(jié)之後,封夏桀後人於隗,建立隗國。夏桀後人以隗為姓。
〔山〕據《廣韻》記載:周朝設置有掌管山林的官職,他們的後人以山為姓。
〔穀〕據《通誌·氏族略》所記,周朝封顓頊後裔於秦穀,其後代於是以穀為姓。
〔車〕據《世本》記載:黃帝時有大臣名叫車區,為車姓的始祖。又據《百家姓考略》所記,車姓出自子車氏。春秋時,秦國公族有子車仲行,他的後人以車為姓。
〔侯〕據《姓氏考略》等書所記,西周初,封夏侯氏後裔於侯,建立侯國,他的子孫以侯為姓。
〔宓〕據《百家姓考略》所記,宓出自太昊氏。上古時伏羲也作宓羲,伏與宓音同。伏羲氏子孫中的一支以宓為姓。
〔蓬〕據《萬姓統譜》、《百家姓考略》等書所記,西周初,封君主的支庶子孫於蓬州,其後代於是以蓬為姓。
全quán郗xī班bān仰yǎnɡ 秋qiū仲zhònɡ伊yī宮ɡōnɡ
注 解
〔全〕據《百家姓考略》等書所記,西周設置有官泉府掌管錢財。古時泉即錢財。官泉府的後人以泉為姓。泉與全音同,遂改為全姓。又據《姓氏考略》所記,古有全地,居住在全地的人以全為姓。
〔郗〕據《姓氏考略》、《百家姓考略》等書所記,西周初,周武王封少昊氏的後裔於郗,其子孫於是以封地名郗為姓。
〔班〕據《百家姓考略》所記,楚國的令尹子文,小時候被棄於野外,吃虎乳長大。因虎身有斑紋,其後人以斑為姓,後來將斑改為班姓。
〔仰〕據《呂氏春秋》、《姓氏考略》所記,虞舜時代,有一位大臣名仰延,他的後人以仰為姓。
〔秋〕據《百家姓考略》所記,春秋時魯國大夫仲孫湫,他的孫子名叫胡,世稱湫胡。湫胡的支庶子孫去掉湫字的水旁,以秋為姓。
〔仲〕據《元和姓纂》記載:黃帝後裔高辛氏中有兩個叫仲堪、仲熊的人,他們的後世子孫以仲為姓。
〔伊〕據《百家姓考略》所記,帝堯生於伊水,姓伊祁氏,他們的後人於是以伊為姓。
〔宮〕據《古今姓氏書辯證》所記,西周時,朝廷中有專管宮廷修繕、清理環境的職位,名為宮人。他們的後代於是以宮為姓。
寧nìnɡ仇qiú欒luán暴bào 甘ɡān鈄tǒu厲lì戎rónɡ
注 解
〔寧〕據《元和姓纂》所記,春秋時,秦國秦襄公的曾孫死後,諡號寧,稱寧公,其子孫以諡號寧為姓。又據《姓氏考略》記載,衛國衛成公的兒子季受封於寧邑,他的子孫就以祖上的封邑寧字為姓。
〔仇〕據《百家姓考略》等書記載:夏代有諸侯九吾氏。商代建立九國。商代末年,紂王殺九侯,他的族人為避禍加人字旁,改九為仇,以仇為姓。
〔欒〕據《世本》等書記載:春秋時,晉靖侯的孫子賓,受封於欒邑,他的後代於是以封地名欒為姓。
〔暴〕據《風俗通義》等書記載:商朝時有暴國,為公爵。到周朝暴國仍為諸侯國,後並入鄭國。暴國的子孫以暴為姓。
〔甘〕據《通誌·氏族略》所記,夏朝時有甘國,該國國君家族以國名甘為姓。
〔鈄〕據《百家姓考略》等書記載:戰國時,田和篡齊,齊康公被遷於海上,居洞穴,吃野菜,以鈄(酒器)當鍋,烹煮食物。他的支庶子孫於是以鈄為姓。
〔厲〕據《風俗通義》記載:西周時,齊國君主薑無忌去世,諡號“厲”,稱齊厲公。他的支庶子孫以厲為姓。
〔戎〕據《百家姓考略》所記,周朝時有戎國,為齊國的附庸(yōnɡ),其公族以戎為姓。
祖zǔ武wǔ符fú劉liú 景jǐnɡ詹zhān束shù龍lón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