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5

嶽yuè帥shuài 緱ɡōu亢kànɡ 況kuànɡ後hòu

有yǒu琴qín 梁liáng丘qiū 左zuǒ丘qiū

注 解

〔嶽〕據《姓苑》記載:上古時設有“四嶽”官職,其職務是管理山嶽的祭祀工作,四嶽官的後人以嶽為姓。

〔帥〕據《通誌·氏族略》、《廣韻》等書記載:古代管理音樂工作的官員稱師,晉國有師曠,魯國有師乙,其子孫以師為姓。後因晉國晉景公的名字有師字,為避諱,將師字去掉一橫,改姓帥。

〔緱〕據《通誌·氏族略》載:周朝時有大夫受封於緱邑,其後代遂以緱為姓。

〔亢〕據《姓氏尋源》等書記載:亢姓出自伉姓。春秋時衛國大夫三伉的後人以亢為姓。又據《戰國策》所記,春秋時有一貴族受封於軍事要地亢父,他的子孫遂以亢為姓。

〔況〕據《三國誌·蜀誌》載:三國時蜀中有位名人況長寧,他的子孫皆姓況。

〔後〕據《世本》載:春秋時魯孝公八世孫成叔受封於後邑,其後人遂以後為姓。

〔有〕據《尚友錄》記載:遠古時期,為躲避猛獸的侵襲,有人開始住在樹上,被稱有巢氏,其後人以有為姓。又據《論語》記載:春秋時,孔子有個弟子名有若,他的後人皆姓有。

〔琴〕據《姓氏考略》記載:周朝時,有人以製琴或彈琴為業,他的子孫以祖上的職業琴字為姓。又據《通誌·氏族略》所記,春秋時,衛國有人名琴牢,是孔子的弟子。琴牢的子孫以琴為姓。

〔梁丘〕據《尚友錄》記載:春秋時,齊國有一個大夫受封於梁丘,其後人以梁丘為姓。

〔左丘〕據《通誌·氏族略》記載:春秋時,齊國有個地方叫左丘,當時有個叫明的人居住於此地,遂以左丘為姓,稱左丘明。左丘明的後人皆以左丘為姓。

東dōng門mén 西xī門mén 商shānɡ牟móu

佘shé佴nài 伯bó賞shǎnɡ 南nán宮gōng

注 解

〔東門〕春秋時,魯國國君魯莊公的兒子遂,字襄仲,居住在東門,稱東門襄仲,他的子孫遂以東門為姓。

〔西門〕據《通誌·氏族略》記載:春秋時,鄭國有個大夫居住在西門,其後世子孫便以西門為姓。

〔商〕 據《史記》記載:周朝滅亡商朝後,商朝的公族子孫有的以商為姓。

〔牟〕 據《風俗通義》記載:春秋時有牟子國,其國中百姓有的以牟為姓。

〔佘〕 據《通誌·氏族略》記載:唐開元時代有大學士佘欽。這是佘姓較早的記載。

〔佴〕 據《通誌·氏族略》記載:“佴氏,如代切,晉《山公集》有佴湛。”這是佴姓較早的記載。

〔伯〕 古代嬴姓的祖先伯益,在舜帝、夏禹時都受到重用。後來被禹的兒子啟所殺。伯益的子孫則以伯為姓。

〔賞〕 據《姓苑》記載:春秋時,吳國有吳中八姓,賞姓是其中之一,這是賞姓之始。

〔南宮〕春秋時魯國大夫孟僖子的兒子種孫閔住在南宮,他的子孫遂以南宮為姓。

墨mò哈hǎ 譙qiáo笪dá 年nián愛ài

陽yánɡ佟tónɡ 第dì五wǔ 言yán福fú

注 解

〔墨〕據《通誌·氏族略》載:商朝時孤竹國國君名墨胎,其後代以墨為姓。

〔哈〕據有關資料,“哈”為“回民十三姓”之一,約在元代時開始有此姓。

〔譙〕據《元和姓纂》等書記載:周文王的後裔支庶子孫,有一支受封於譙,他的子孫遂以譙為姓。

〔笪〕據《通誌·氏族略》載:“笪氏,今建州(現在的福建省建甌)多此姓。”

〔年〕年姓出自嚴姓。年字與嚴字讀音相近,易混讀。古代有一支嚴姓的子孫,因字音訛傳,而以年為姓。

〔愛〕據《姓氏考略》載:唐代西域有回鶻(亦稱回紇)國,後來成為唐朝附庸國,國相愛邪勿來到中原,唐朝皇帝賜他姓愛,名弘順,其後人遂以愛為姓。

〔陽〕東周時,周景王封其小兒子於陽樊,他的子孫因避禍亂到了燕國,以祖上封地陽字為姓。

〔佟〕據《滿洲氏族譜》記載:佟姓出自佟佳氏。在今遼寧省境內鴨綠江支流,元明時期稱佟佳江,居住有佟佳氏族,他的子孫改為單姓佟。

〔第五〕出自田姓。劉邦建立漢朝後,原齊國田姓貴族在遷徙中改變了原來的姓氏,以次第相區別,分列為第一氏到第八氏。第五氏就是其中的一支。

〔言〕出自春秋時言偃之後,以祖名為氏。

〔福〕起源於春秋時齊國,為薑姓之後。齊國有公族大夫福子丹,其後遂以祖字為姓氏,乃成福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