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鄉黨第十(1 / 3)

第四章鄉黨第十

【原文】孔子於鄉黨,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廟朝廷,便便言,唯謹爾。

【新解】孔子在家鄉顯得十分溫和恭順,就像不會說話的樣子。他在宗廟、朝廷上說話清楚明白,隻是很謹慎,說得少。

【原文】君召使擯,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與立,左右手,衣前後, 襜如也。趨進,翼如也。賓退,必複命曰:“賓不顧矣。”

【新解】魯君召孔子去接待外國的貴賓,孔子神情變得莊重起來,並且走路也快起來。他向兩旁的人作揖,左右拱手,衣裳隨之前後擺動,但整齊不亂。他從中庭快步向前走時,姿勢就如鳥兒張開了翅膀一樣。貴賓告辭後,他一定會向君王回報說:“客人已經走遠了。”

【原文】入公門,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門,行不履閾。過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攝齊升堂,鞠躬如也,屏氣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顏色,怡怡如也。沒階,趨進,翼如也。複其位,踧踖如也。

【新解】孔子走進朝廷的門,謹慎恭敬,仿佛沒有容身的地方一樣。站立時,不站在門的中間,步行不踩門坎。走過君主的座位,神情立即變得恭敬莊重,腳步加快,說話也仿佛氣不足似的。他提起衣服的下擺向堂上走時,顯得十分小心謹慎,斂身憋氣像沒有呼吸一樣。走出來,下了一級台階,神情便放鬆起來,顯得心情愉快。下完了台階,就快步向前走,宛如鳥兒張開翅膀一樣。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又顯得謹慎恭敬。

【原文】執圭,鞠躬如也,如不勝。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戰色,足蹜蹜,如有循。享禮,有容色。私覿,愉愉如也。

【新解】孔子出使鄰國,參加典禮時,舉著圭,謹慎恭敬,仿佛舉不動似的。向上舉如在作揖,放下來像把它交給別人。臉色莊重,戰戰兢兢,腳步細碎,像地麵有東西要順著它行走。獻禮的時候就和顏悅色了。在私下和鄰國君臣會見時,更顯得輕鬆愉快了。

【原文】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一而愛,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唯酒無量,不及亂。沽酒市脯,不食。不撤薑食,不多食。

【新解】糧食不嫌舂得精,魚和肉不嫌切得細。食物經久變質,魚、肉腐爛變壞,都不吃。食物變色難看,不吃。食物氣味難聞,不吃。烹飪得不好,不吃。不到時間,不吃。割得不合規矩的肉,也不吃。調味品不恰當,也不吃。席上肉食雖多,但吃的量不得超過主食。隻是飲酒可不限量,但也不能飲到醉的地步。從集市上買來的酒和熟肉,不吃。吃完了,薑不撤除,但不多吃。

【原文】食不語,寢不言。

【新解】吃飯的時候不交談,睡覺的時候也不說話。

【原文】席不正,不坐。

【新解】座席擺得不端正,不坐。

【原文】君賜食,必正席先嚐之。君賜腥,必熟而薦之。君賜生,必畜之。侍食於君,君祭,先飯。

【新解】君主賜給的食物,孔子一定要擺正座位先嚐它。君主賜給的生肉,一定煮熟了先供奉祖宗。君主賜給的活物,一定把它飼養起來。侍奉君主吃飯,在君主舉行飯前祭禮時,自己需先嚐一嚐。

【原文】君命召,不俟駕行矣。

【新解】君主有事召見,孔子不等馬車準備好,就自己先步行前去。

【原文】朋友死,無所歸。曰:“於我殯。”

【新解】朋友死亡後,沒有人為之辦喪事。孔子說:“就由我來辦理他的喪事吧。”

【原文】朋友之饋,雖車馬,非祭肉,不拜。

【新解】朋友的饋贈品,就算是車馬,隻要不是祭肉,孔子在接受時,都不叩拜。

【原文】寢不屍,居不容。

【新解】睡覺時,不要直挺著像死人似的。在家時,也不必如參加祭祀、接見賓客時那樣過分講究容貌儀態。

先進第十一

【原文】子曰:“先進於禮樂,野人也;後進於禮樂,君子也。如用之,則吾從先進。”

【新解】孔子說:“先學習禮樂然後再做官的人,是平民;先當了官然後再學習禮樂的人,是卿大夫。如果要我選用人才,我就要用先學習禮樂的人。”

【原文】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遊、子夏。

【新解】孔子的學生中德行優秀的有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擅長辭令的有宰我、子貢;善於處理政事的有冉有、季路;熟知詩書禮樂等知識的有子遊、子夏。

【原文】顏淵死,顏路請子之車以為之槨。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鯉也死,有棺而無槨。吾不徒行以為之槨,以吾從大夫之後,不可徒行也。”

【新解】顏淵死了,他的父親顏路請求孔子把自己的車子賣了給顏淵買一個槨。孔子說:“不管是有才能還是沒有才能,也都是自己的兒子。我兒子鯉死了,隻有棺卻沒有槨,我沒有賣掉車子來給他買槨。因為我以前曾經做過大夫,是不能出去步行的。”

【原文】顏淵死,子哭之慟。從者曰:“子慟矣?”曰:“有慟乎?非夫人之為慟而誰為?”

【新解】顏淵死了,孔子哭得十分悲痛,跟隨他的弟子說:“先生您太悲傷了啊!”孔子說:“太悲傷了嗎?我若不為此人悲傷,還為誰悲傷呢?”

【原文】顏淵死,門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門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視予猶父也,予不得視猶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新解】顏淵死了,孔子的學生打算隆重地安葬他。孔子說:“家貧而隆重地安葬不行啊。”學生還是隆重地安葬了顏淵。孔子說:“顏回啊!你對我像父親一樣地看待,然而我卻不能把你如兒子一般看待。但這不是我的意思,是那些學生的意思啊!”

【原文】子曰:“由之瑟,奚為於丘之門?”門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

【新解】孔子說:“仲由彈琴,為什麼來我這兒彈呢?”學生們聽了,於是瞧不起子路。孔子便解釋說:“仲由的學問已經不錯了,然而還沒有達到精深罷了。”

【原文】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歟?”子曰:“過猶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