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一會兒,周瑜又說起了夢話:“蔣兄,過幾天,我讓你看曹操的人頭!”蔣幹問他,周瑜卻又沉睡過去。
將近四更,有人入帳叫醒周瑜說:“江北有人到此。”周瑜忙步出帳外。蔣幹隔帳偷聽。隻聽外麵的人說:“蔡、張兩位都督說‘沒有機會下手’……”後麵話音太低,聽不清楚。蔣幹十分著急,連忙起床,偷偷地逃到曹營。
蔣幹見到曹操,掏出那封信,又把他聽到的那些話對曹操講了一遍。曹操聽了,勃然大怒,二話沒說,立即命人斬了蔡瑁、張允。不一會兒,劊子手把二人的人頭帶了進來,曹操這才猛然醒悟自己中了周瑜的計,但已悔之晚矣。
草船借箭
周瑜妒忌孔明的才能勝他十倍,千方百計要加害於孔明,以除江東後患,便想出一條讓孔明死而無怨的計謀。周瑜召眾將並請孔明一同議事。周瑜說軍中缺箭,請孔明十天之內監造十萬支箭。孔明說三天就可以。周瑜讓軍政司立了文書,孔明讓周瑜第三天派五百兵士到江邊搬箭。
孔明向魯肅借了二十條船。每船要軍士三十人,船上全用青布做帳,各束草把千餘個。魯肅答應一切按孔明吩咐備好。第三天夜裏孔明把魯肅請到船上,命令把船用繩索連成一串,往北岸駛去。當晚江上大霧彌漫,對麵看不見人。五更時分,船抵近曹軍水寨。孔明命把船頭西尾東一字排開,讓軍士擂鼓呐喊。魯肅膽戰心驚,孔明從容地勸他隻管飲酒。
曹操得報,江上大霧,恐中孔明埋伏,未敢出兵,隻命手下亂箭射出,且擔心水軍弓箭手不夠,急命張遼、徐晃各帶三千弓弩兵到江邊助射,一時間箭如雨下。不一會兒,孔明讓船隻調成頭東尾西,繼續擂鼓呐喊。看到日高霧散,遂下令開船離去,並命軍士高喊:“多謝曹丞相送箭!”
曹操得知中計,船已順水走出了二十餘裏,無論如何也追不上了。船到岸邊,周瑜早已派五百士兵在等候著,眾人從草把上拔下的箭有十多萬支。魯肅見到周瑜,細說借箭經過,周瑜歎道:“孔明妙算,我不如他也!”
周瑜打黃蓋
一日,周瑜對諸葛亮說:“馬上就要攻打曹軍了,我一直沒有什麼好計策,想聽聽先生的高見。”諸葛亮謙虛地說:“我是一個很平庸的人,能有什麼妙計?”周瑜說:“據我觀察,曹操的水軍防備十分嚴密,很難攻破。現在我想了一條計策,不知合不合適,還請先生替我決斷。”諸葛亮笑了笑說:“您先別說出來,我們各自把破曹之計寫在手心,看是否相同。”周瑜叫人拿來筆墨,兩人各在自己的手心寫了一個字,同時伸出手來,彼此一看,都會心地大笑起來。原來,兩人的手心裏都是一個“火”字。一場大戰的進攻方針就這樣在兩人的笑聲中確定了。周瑜帳下的所有將領都不知道統帥決計用火攻這件事。
過了幾天,蔡瑁的表弟蔡和、蔡中領著五百名兵士從江北過來投降,要為兄長報仇。周瑜重賞了他們,分在甘寧手下聽候差遣。周瑜明知這兩人是詐降,卻不動聲色,將計就計,想利用他們給曹操送假情報。
這天晚上,黃蓋悄悄地找到周瑜,說:“敵眾我寡,不能輕敵,最好是用火攻。”周瑜說:“我也想用火攻,但隔著大江,無濟於事,除非有人前往詐降,才可依計行事。”黃蓋說:“那就讓我去詐降吧!”周瑜想了想說:“曹操生性多疑,你要去詐降,得吃一點兒苦頭,否則曹操不會相信。”黃蓋說:“為了東吳的江山,我就是粉身碎骨,也決不後悔。”周瑜十分感動,起身向黃蓋道謝,然後兩人又細細地商議一番。
第二天,周瑜召集眾將領開會,把諸葛亮也請來了。周瑜對眾將說:“曹操有百萬大軍,我們一下子難以打敗他,你們暫時先領三個月糧草,以便和曹軍相持下去。”話音未落,黃蓋走上前去,大聲說:“別說三個月,就是三十個月也沒有用。既然打不敗曹操,還是依張昭的主意,幹脆向曹操投降吧!”周瑜勃然大怒,喝道:“主公已有令在先,誰敢再說投降二字,就殺了誰。你動搖軍心,不殺你不足以讓大家服氣!”說完下令將黃蓋推出去斬首。黃蓋大罵不止:“你這個小毛頭,老子跟孫堅將軍打天下的時候,你還不知在哪裏吃雞屎呢!”周瑜怒不可遏,大叫:“快把他推出去斬了!”甘寧走上前去,勸道:“黃蓋是東吳老將,您就看在他過去功勞的分上,饒了他這一次吧!”周瑜喝道:“誰讓你多嘴?”命人將甘寧用亂棒打了出去。眾將一看不妙,都齊刷刷地一溜跪下來求情。周瑜見眾將告求,這才說:“看在眾將的麵子上,饒黃蓋死罪,重打一百軍棍!”眾將還要求情,周瑜推翻案桌,罵退了眾將,下令快打。打到五十軍棍,黃蓋已是皮開肉綻、血流滿地。眾將見了,又都苦苦相求,周瑜仍不解恨,將黃蓋罵了一陣,才怒氣衝衝地走了。
魯肅責備諸葛亮說:“周將軍今天痛打黃蓋,我們不好多說,您是客人,怎麼也不勸一勸呢?”諸葛亮笑了笑,說:“周瑜打黃蓋,一個要打,一個願挨,這叫‘苦肉計’,我能勸嗎?”魯肅聽了,這才恍然大悟。
當天夜裏,黃蓋的好友闞澤就帶著黃蓋寫給曹操的書信去曹營了。闞澤是個能言善辯的人,見了曹操,用他那三寸不爛之舌,很輕易地就令曹操對他和黃蓋的歸降深信不疑了。
火燒赤壁
龐統是三國時期與諸葛亮齊名的著名謀士,人稱“鳳雛”。此時,他正在周瑜的手下任職。他向周瑜獻計,願親自前往曹營假降,勸服曹操采用他的計策,這樣,周瑜一定會大勝曹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