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2 / 3)

有探子將劉備屯兵備陣圖送到曹丕處,曹丕笑道:“劉備死定了!”又說陸遜如果勝,定舉兵取西川,就命曹仁、曹休、曹其各領兵前去,準備偷襲東吳。

再說馬良,他將圖送給孔明,孔明一看,大驚,立即叫馬良去見劉備,又說如果主公兵敗,一定要去白帝城,他在魚腹浦已設下伏兵十萬。

陸遜升帳,叫末將淳於丹領兵五千去襲江南第四營,又叫大將徐盛、丁奉各領兵三千在後接應,如果淳於丹敗回,就出兵相救,但不可追趕。

淳於丹大敗,陸遜說這隻是探探蜀軍虛實。陸遜派朱然從水路進軍,船上載滿了茅草。又命韓當、周泰各領一軍去蜀營放火,其他眾將晝夜追襲,直至擒到劉備。

到了晚上,忽然刮起東南風,蜀營火起,不一會兒,又有一營起火。蜀兵自相踐踏,吳軍殺來。

徐盛、丁奉來攻劉備,幸好張苞將他救出,往馬鞍山方向逃去。劉備想去白帝城,陸遜率大軍緊追不舍,朱然又從江岸截住去路。這時,趙雲從江州趕到,殺了朱然,護送劉備等百餘人到了白帝城。

陸遜領兵到了夔關,見地形複雜,就叫三軍暫退。找當地人詢問,答說此地叫“魚腹浦”,諸葛亮入川時,曾在沙灘上排陣,從此,常有氣從這裏升起。

陸遜帶數將觀陣,忽然狂風大作,飛沙走石,遮天蓋地,江水聲如劍鼓之聲。陸遜大呼中計,但已無路可走了。忽然間,一老者至,他把陸遜帶出石陣,自稱是諸葛亮的嶽父黃承彥。

陸遜歎道:“我不如孔明也!”遂下令班師,並說魏兵還會來襲。

果然,曹丕親自督戰而來,但三路大軍皆被東吳軍殺敗,無奈之下,他隻好罷兵班師。

劉備托孤

劉備兵敗,退守白帝城,後悔沒聽諸葛亮和趙雲之言,以致兵敗,覺得沒有臉再回成都見群臣,就下令在白帝城駐紮,將驛館改為永安宮。劉備得知馮習、張南等將領都已戰死,十分憂傷,不久就病倒了。他自知將不久於人世了,就派人去成都,請丞相諸葛亮、尚書令李嚴等人速來白帝城接受遺命。

諸葛亮等人星夜趕往白帝城,來到永安宮,見劉備病危,慌忙拜伏在龍榻之下。劉備請諸葛亮坐在龍榻旁,摸著他的背說:“我自從得了丞相,才成就了帝業,隻怪我沒有見識,不聽丞相的勸告,才自取其敗。我悔恨成疾,死在旦夕。太子劉禪為人軟弱,不得不把朝政大事托付給丞相。”說罷,淚如雨下。諸葛亮哭著說:“願陛下保重身體,天下人都指望陛下複興漢室呢。”劉備遍視左右,見馬良之弟馬謖在旁,就叫他退下。馬謖出去後,劉備問諸葛亮:“您以為馬謖如何?”諸葛亮說:“這個人也是當世的英才!”劉備說:“不對。我觀察這個人,言過其實,不可大用。請丞相慎重。”

吩咐完畢,劉備傳旨召群臣入殿,當麵寫了遺詔,遞給諸葛亮,說:“我不曾讀過多少書,但粗知大略。聖人說:‘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我本想與你們共同剿滅曹賊,匡扶漢室,不幸半途而廢。請丞相將詔書交給太子劉禪,叫他按詔行事。今後凡事都請丞相教導他。”諸葛亮等跪在地上,哭著說:“請陛下保重身體,好好兒養病!我們願效犬馬之勞,來報答陛下的知遇之恩。”劉備忙叫侍從扶起諸葛亮,一手擦淚,一手拉著諸葛亮的手,說:“我就要死了,有一句肺腑之言相告!”諸葛亮說:“請陛下麵諭!”劉備哭著說:“丞相的才能超過曹丕十倍,必定能安邦定國,成就大事。如果太子劉禪還可以,就輔佐他;如果他不行,丞相就自己做皇帝。”諸葛亮一聽,驚得滿頭大汗,慌忙跪在地上說:“我怎能不竭盡全力輔佐太子!”說完,叩頭叩到流血。劉備請諸葛亮坐在病榻旁,叫次子劉永、劉理上前,吩咐說:“你們記住我的話:我死之後,你們兄弟三人要像對待父親一樣對待丞相,不可怠慢!”說完,令二子同拜諸葛亮。

劉備又對眾文武官員說:“我已把孤兒托付給了丞相,叫他們像對待父親一樣對待丞相。你們都不可怠慢丞相,讓我失望!”又叮囑趙雲說:“我與你患難相交至今,不想今日就要分手,還請你看在我們是故交的分上,照顧好我的兒子!”趙雲哭著領命說:“臣豈敢不效犬馬之勞!”劉備望了眾文武一眼,說:“各位文武大臣,我不能一一囑咐了,願你們好自為之!”說完就閉上了雙眼,離開了人世,終年六十三歲。這時是章武三年,是他即位後的第三年。

劉備死後,諸葛亮率眾護送劉備的靈柩回到了成都,宣讀遺詔,立太子劉禪為皇帝,世稱“後主”,改元建興。

曹丕聽說劉備兵敗身死,十分高興,就連忙聯絡東吳王孫權、南蠻王孟獲、遼東鮮卑國王軻比能,另派大將軍曹真和降將孟達,各帶十萬人馬,兵分五路進攻蜀國,想一舉消滅劉氏政權。

諸葛亮臨危受命,輔佐後主劉禪處理國家大事。他運籌帷幄,神機妙算,派人說服了孫權,吳蜀兩國重新和好。曹丕一聽大怒,率軍征討東吳,大敗而回,蜀國之危自然化解。

七擒孟獲

孔明率大軍直入南蠻之境。行軍途中,天子派馬謖送軍帛來。馬謖告訴孔明:“南蠻地遠山險,早有反意。雖然平服容易,但久後其必然再反。要讓其臣服,必須先讓其心服。”孔明聽了,覺得此話頗有道理,便留下馬謖做參軍。

蠻王孟獲得知孔明率軍而來,連忙命令三洞元帥金環三結、董荼那、阿會喃分三路迎擊。

孟獲得知三洞元帥都被捉,部下之兵潰散,大怒。遂領蠻兵出戰,正遇王平軍馬,兩陣對壘處,隻見孟獲儀態非凡,昂然觀望,回顧左右說:“我聽說諸葛亮用兵一向神機,但今天此陣旌旗雜亂,隊伍交錯;刀槍器械比不過我們,才知道諸葛亮也是徒有虛名。早知如此,我該反了多時。誰敢去擒蜀將,以振軍威?”話音未落,一將應聲而出,名喚“忙牙長”,他手使截頭大刀來戰王平。二將隻鬥了幾個回合,王平敗走。孟獲帶兵追趕,又遇關索,關索沒戰多久,也逃跑了。又追趕了幾裏,忽然喊聲大起,張嶷、張翼從左右殺出,截斷歸路。王平、關索帶兵殺回,前後夾攻,蠻軍大敗。孟獲往錦帶山而逃,背後三路人馬追殺過來,前麵趙雲率兵攔住。孟獲大驚,慌忙往錦帶山小路而走。子龍帶兵衝殺一陣,蠻兵大敗。孟獲隻與數十騎奔入穀中,山路崎嶇難行,孟獲棄馬而逃。忽然一陣鼓響,魏延帶五百軍衝出,活捉了孟獲。

到了大寨,孔明命令押過孟獲,問道:“先帝待你一向不薄,你竟然造反。現在我捉了你,你服還是不服?”孟獲說:“山僻路險,被你算計,我不服!”孔明說:“你既不服,我放你回去,怎樣?”孟獲說:“你放我回去,我再整軍馬,共決雌雄;如果再被你捉住,我就服了你。”孔明命令鬆綁,拿衣服讓他穿了,賜以酒食,派人送出蜀營。

後來,諸葛亮又用計連續四次捉住了孟獲,又四次放了他。孟獲氣急敗壞,回到銀坑洞,聚集宗黨千餘人,說:“我多次受諸葛亮侮辱,一定要報此仇。你們可有什麼高明的辦法?”話音未落,孟獲的妻弟道:“我推薦一人——木鹿大王,可破蜀軍。”原來,這木鹿大王深通法術,能夠呼風喚雨,驅動虎豹豺狼、毒蛇惡蠍。他手下還有三萬神兵,十分英勇。孟獲聽了大喜,便請來木鹿大王,設宴款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