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有無背膠損壞
刷有背膠的郵票,如背膠發生縱橫斷裂的折膠或裂膠現象,均屬品相差。
(8)齒孔是否端正
由於齒孔打歪使圖案不能居中,或缺齒、斷齒現象均為品相不好。
(9)信銷票郵戳蓋得是否得當
蓋銷郵票的戳跡越小越好,以不蓋住主圖案為最佳,反之則品相不好。
郵票種類
我國發行的郵票
中國人民郵政發行的郵票種類有普通郵票、紀念郵票、特種郵票、航空郵票和欠資郵票。
航空郵票和欠資郵票自1958年以後已不再發行。紀念郵票和特種郵票的票麵上都有誌號,這是我國獨有的。設計郵票誌號的目的是便於郵政部門管理郵票,也便於集郵者收集郵票。
郵票誌號的編列情況如下:1949年10月至1967年3月的誌號是:紀念郵票以“紀”字開頭,特種郵票以“特”字開頭。以《中日青年友好大聯歡》紀念郵票第一枚為例,這枚郵票在下角印有“紀1145—1”,右下角印有“(362)1965”。
“紀114”表示是中國人民郵政發行的共114套紀念郵票;“5-1”前麵的5,表示這套郵票共發行5枚,後麵一個1字表示這枚郵票是第一枚。右下角的“(362)”表示紀念郵票的總順序號;“1965”表示發行的年份。
特種郵票也是這樣編列。1967年4月至1970年6月發行的郵票沒有編號。1970年7月至1973年底,紀念郵票和特種郵票合並在一起,采用連續編號,按枚計算,編號從1至95。
1974年開始,紀念郵票改用“J”字開頭,特種郵票改用“T”字開頭。除不再印有總順序號外,其餘與1949年10月至1967年3月的編號方法相同。
(1)普通郵票
普通郵票是供日常寄遞各類郵件貼用的郵票。票幅麵積一般較小,圖案較單調。為適應各類郵件資費的需要,麵值由低至高種類較多。
這種郵票發行數量大,銷售時間一般不加限製,往往一個圖案要經過再版或多次重印。因此,收集時要注意其版式及發行日期。
(2)紀念郵票
紀念郵票是為紀念某一重大事件或重要人物而發行的郵票。票幅麵積一般較大,圖案多以所紀念的事件或人物為主題。多數標印有與主題有關的名稱和年份等文字。紀念郵票發行數量較少,並規定發售期限。售完後不再重印。
1893年美國為紀念最先發現美洲新大陸的航海家哥侖布,發行了16枚郵票,圖案描繪了哥侖布一生的航海生活,是世界上第一套紀念郵票。我國第一套紀念郵票是1894年發行的慈禧太後60壽辰紀念郵票。全套9枚,圖案為蟠龍、雙龍、鯉魚、帆船和壽字等。
(3)特種郵票
特種郵票是為了宣傳介紹某些有重要意義的事物而特別發行的郵票。它的票幅、麵值、發行數量、發售期限等和紀念郵票相同。
(4)航空郵票
航空郵票是專供寄遞航空郵件貼用的郵票。最初大多用飛機為圖案,近年來也有采用人像、體育等題材為圖案,不過一般都在票麵上印有“航空郵票”或“航空郵政”字樣。
世界上第一枚航空郵票,是意大利於1917年首先發行的。我國第一套航空郵票是在1921年發行的,全套5枚,圖案為一雙翼飛機飛行於長城上空,飛機垂直尾翼上有當時北洋政府的“五色旗”。
(5)欠資郵票
欠資郵票是供郵局使用,專在一些未貼郵票或雖貼郵票但未納足郵資的郵件上貼用。
這種郵票,郵局一般不對外出售,但集郵者可向郵票公司或郵局集郵窗口購買其新票。世界上最早的欠資郵票,是前荷屬東印度,即現在的印度尼西亞於1845年發行。我國也於1904年發行第一套欠資郵票,共8枚。
0專用郵票
(1)包裹郵票
包裹郵票是專供寄遞包裹郵件貼用的郵票,1879年比利時首先發行。
我國在1944年也曾發行,稱為“包裹印紙”。這種郵票是郵局在收寄包裹時貼用,並不預售。近年來發行這種郵票已日見減少。
(2)快信郵票
快信郵票是專供寄遞快信貼用的郵票。1885年英國最早發行快信郵票。
1905年我國發行的“加緊信件”票,是我國的第一枚快信郵票。此票設計獨創一格,全票由齒孔分隔成四個部分組成一個整體,從右至左分別為發信收單、郵資憑證、收信憑單和存根聯。圖案為一條遊龍,上端有英文“大清帝國郵政”,兩旁有“大清郵政”、“加緊信件”,麵值一角,各聯都印有統一的編號。
(3)附捐郵票
附捐郵票也稱慈善郵票,是一種附加費郵票。最初發行這種郵票的目的是捐款救濟災民,所以稱為“慈善郵票”。以後捐款的用途日益擴大了,如用於疾病防治、兒童保健等,所以改稱為“附捐郵票”。郵票上除印郵資金額外,並附加若幹金額作為捐款。附加的金額由郵局轉送給相關機構使用。
世界上最早的附捐郵票,是1905年日俄戰爭時俄國為救濟陣亡戰士孤兒而發行的。以後有不少國家也相繼發行附捐郵票。發行附捐郵票最多的國家是瑞士,該國從1913年開始,基本上每年都發行附捐郵票。新西蘭從1929年開始,每年在第四季度都發行一次兒童保健的附捐郵票。法國、比利時、芬蘭等國家也經常發行。
我國第一次發行附捐郵票是1920年,當時黃河決口,大片土地被淹,災民無家可歸,發行的附捐郵票是將北京一版帆船圖普通郵票加印“附收賑捐”字樣和金額。
(4)公事郵票
公事郵票是專供政府機關寄遞公文貼用的郵票。世界上最早的公事郵票,是1854年西班牙發行的。
(5)新聞紙郵票
新聞紙郵票是專供寄遞報紙貼用的郵票。世界上最早的新聞紙郵票,是1851年奧地利發行的。
(6)軍用郵票
軍用郵票是專供現役軍人寄遞郵件貼用的郵票。世界上最早的軍用郵票,是1898年土耳其發行的八角形郵票。
(7)掛號郵票
掛號郵票是為防止丟失信件,由郵局付給收據並可據以查詢掛號信件而貼用的郵票。世界上最早的掛號郵票,是1888年巴拿馬發行的。有些國家發行的掛號郵票,還在郵票上印有掛號號碼。
(8)聯合國郵票
1951年,世界上首次出現由國際組織發行的郵票,即聯合國郵票。聯合國於1945年成立以後,這個國際組織寄發的郵件,必須貼用聯合國所在地美國發行的郵票。1947年11月20日,聯合國大會向秘書長建議成立聯合國郵政機構。1950年11月16日,聯合國大會決議成立聯合國郵政處。
1951年,聯合國與美國簽訂了郵政協定。根據這項協定,聯合國於同年10月24日開始發行以美元為麵值的聯合國郵票。不久萬國郵政聯盟大會通過決議,承認聯合國郵票的地位。過去被視為國家主權象征的郵票發行權,首次賦予一個國際組織。
1968年,聯合國與瑞士政府簽訂協定,發行以瑞士法郎為麵值的聯合國郵票。1979年,聯合國又與奧地利政府簽訂協定,發行以奧地利先令為麵值的聯合國郵票。
聯合國發行的郵票有普通郵票、紀念郵票、航空郵票和小全張等。郵票圖案是宣傳和反映聯合國活動有關的事情,如空中安全、和平共處、和平利用外層空間、國際兒童年、國際殘疾人年等。
聯合國郵票限於在美國紐約的聯合國總部、瑞士的日內瓦辦事處和奧地利的維也納辦事處所設聯合國郵局使用。聯合國郵票,有些印有中、英、法、俄和西班牙5種文字,也有隻印一種文字的。其麵值有美元、瑞士法郎和奧地利先令3種:
聯合國總部發行的郵票印有“UNITEDNATIONS”。麵值數目字後有一“c”字,即美元“分”的簡寫。
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發行的郵票印有“NATIONSUNIES”,麵值數目字前列“FS”,即瑞士法郎的簡寫。聯合國維也納辦事處發行的郵票印有“VEREINTENATIONEN”,麵值數目字前有一“s”字,即奧地利先令的簡寫。
特殊郵票
(1)小全張
發行紀念郵票或特種郵票時,將全套郵票印在一張紙上,郵票周圍常印有美術圖案或有關的文字,稱為“小全張”。
世界上最早的小全張,是1920年澳大利亞發行的。現在很多國家都先後發行小全張,但一般隻是在發行某些有特殊意義的郵票時,才同時發行小全張。
(2)小型張
發行紀念郵票或特種郵票時,取材於全套郵票中的一枚,或與郵票題材有關的其他圖案,或把每枚郵票印成小單張,這些都稱為“小型張”。如我國1962年發行的《梅蘭芳舞台藝術》小型張。世界上最早的小型張是1921年盧森堡發行的。
近年來,出現一種形似小型張,但沒有印麵值,不是郵資憑證,而是集郵的紀念品,集郵者稱它為“紀念張”。如1980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郵票展覽在意大利米蘭開幕時,就印刷過石獅為圖案的紀念張,並印有中文和意大利文標題。
1981年5月,中華人民共和國郵票展覽在日本東京舉行,也印刷過以中日兩國女孩握手為圖案的紀念張。1982年10月,新中國成立前解放區郵票展覽在香港舉行,也印刷過以“贛西南赤色郵政”樣票為圖案的紀念張。因為這種紀念張不是郵票憑證,所以郵局沒有出售。隻供展覽會饋贈用,或在展覽場所出售,作為紀念品。
(3)小本票
小本票是指將若幹枚郵票裝訂成一個小本,用印有圖案的硬紙卡做封麵。由於麵積小,攜帶、保存都十分方便,很受人們歡迎。小本票是1895年盧森堡首先發行,以後很多國家也相繼仿行。
(4)對剖郵票
世界郵票發行史上曾多次出現過這樣的事:郵局由於某種小麵值的郵票供不應求,不得不采取應急措施,把小麵值郵票對剖剪開,各以半價使用,這種郵票稱為“對剖郵票”。
最早使用對剖郵票的是英國,1841年曾將兩便士藍色郵票對剖剪成兩片,每片作一便士使用。1848年又將10先令郵票對剖作5先令使用。烏拉圭、阿根廷、比利時等國也曾使用過對剖郵票。
1903年10月22日至24日,我國清朝福州郵局因一分郵票售缺。將清代蟠龍圖兩分郵票斜角對剖為兩片,每片作一分使用。
1904年8月2日至4日,重慶郵局曾將清代蟠龍圖兩分郵票斜角對剖,每片作一分使用。1905年四川夔府郵局也曾將清代蟋龍圖四分郵票斜角對剖,每片作兩分使用。但都隻差日戳,沒有刻專用戳。
集郵者收集對剖票,最好是保存實寄封,或者把郵票連同郵戳剪下來保存。
(5)郵票中的郵票
最近40多年來,不少國家為紀念首次發行郵票,或為有關郵票的活動而發行的郵票。均采用以前發行的郵票作為圖案。這種郵票集郵者稱為“郵票中的郵票”,也稱“票中票”。
1040年,墨西哥發行一套紀念《世界第一枚郵票發行100周年》郵票,圖案是采用世界第一枚郵票,即英國維多利亞女皇像一便士黑色郵票。這是最早出現以郵票為圖案的郵票。
新中國成立前的1948年3月20日,當時的郵政總局在南京舉行郵票展覽,發行《郵政紀念日郵票展覽》郵票一枚,票麵右為孫中山像的光複紀念郵票,左為郵政總局成立50周年紀念郵票。麵值5000元,紅色,分有齒和無齒兩種。這是舊中國首次發行以郵票為圖案的郵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