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郵票收藏(3 / 3)

墨西哥發行“票中票”後,世界上已有近百個國家和地區發行了將近400枚的“票中票”。

1947年聖馬力諾和利比亞都發行《紀念美國發行郵票100周年》的郵票。聖馬力諾發行的郵票,有一枚是以美國1847年發行的富蘭克林像郵票作為主要圖案。利比亞以美國1847年發行的富蘭克林像和華盛頓像兩枚郵票為主要圖案。

1949年,匈牙利發行《匈牙利蘇維埃共和國成立30周年》郵票,圖案是采用1919年匈牙利蘇維埃共和國發行的郵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蘇維埃郵票。

1959年,匈牙利又發行《郵票節和全國集郵展覽會》郵票,並帶副票。郵票圖案是一個牧羊人手拿信函,副票上印有4枚郵票,其中3枚圖案是采用1919年匈牙利蘇維埃共和國發行的郵票。

1952年,巴基斯坦發行《印度第一枚郵票發行100周年》郵票,圖案是采用1852年印度首次發行的郵票。

瑞土、巴西、奧地利、芬蘭、秘魯、錫蘭等國,都發行過為紀念本國第一枚郵票發行100周年的郵票,圖案都是采用本國首次發行的郵票。

1970年,英國發行《集郵130周年》郵票,圖案是采用英國發行的世界上第一枚郵票。

1979年是郵票創始人羅蘭·希爾逝世100周年,許多國家發行紀念羅蘭·希爾的郵票。有些郵票的圖案是采用以前發行的郵票,如西印度洋群島的巴巴多斯和南太平洋的薩摩亞群島,均采用世界上第一枚郵票,即英國一便士黑色郵票為圖案;圭亞那則采用1856年發行的世界上最珍貴的圭亞那帆船圖一分郵票為圖案。

1980年5月6日至14日,英國倫敦舉辦國際郵票展覽,有些國家為此次郵展發行了郵票,其中有“票中票”。如匈牙利發行一枚郵票,圖案是采用英國發行的世界上第一枚郵票;新加坡發行4枚郵票,圖案是采用1867年、1906年、1948年、1969年用於這個島國的郵票。

(6)加蓋郵票

我們時常看到有些郵票,在票麵上加印一些文字、圖案或數目字。這種郵票,通稱為“加蓋郵票”,也稱“加印郵票”。

發行加蓋郵票的原因很多,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因發行國的政體改變而加蓋:這種情況在郵票上常可見到。如1910年葡萄牙成立共和國,郵票都加印“REPUBLICA”,即共和國字樣使用。

我國辛亥革命後,1912年2月12日清朝皇帝被迫退位,於是將清代蟠龍圖郵票加印“中華民國”字樣使用。我國解放戰爭時期,已經解放的地區,郵票都加印“人民郵政”或“人民幣”等字樣使用。如1949年,華東解放區將解放前郵票加印“華東區”和人民幣麵值使用。又如1950年,中國人民郵政將解放前郵票加印“中國人民郵政”和人民幣麵值使用。

因改變用途而加蓋:如1045年4月,我國蘇中區抗日根據地實行郵件收費製度後,將郵票加印“改作四角”字樣,專供寄遞機要文件使用。

因幣製改變而加蓋:如解放前因通貨膨脹,貨幣貶值,中華郵政將法幣麵值郵票加印“金圓”字樣,並改為金圓麵值使用。

因限製使用地區而加蓋:如1911年清代將郵票加印漢、英、藏3種文字的藏幣麵值,專供在西藏使用。又如解放前中華郵政將郵票加印“限滇省貼用”,“滇”即雲南、“限新省貼用”,“新”即新疆、“限吉黑貼用”,“吉黑”即吉林、黑龍江等。

因改變郵票麵值而加蓋:郵政部門由於一時缺少某種麵值的郵票,或因某種麵值的郵票不再適用,往往將郵票加印新的麵值發行。這種情況,在加蓋郵票中最常見。

因使用於國外設立的郵局而加蓋:指一個國家利用特權在另一個國家領土上設立郵局,將其本國或屬地發行的郵票加印文字後使用。如外國在舊中國的所謂“客郵”郵票等。

(7)樣本郵票

樣本郵票也稱票樣。是國家郵政機構將發行的新郵票票樣分發給所屬郵局,或通過萬國郵政聯盟分發給通郵各國,以供辨認。這種票樣都在票麵上加印或用打孔鑿成“票樣”字樣。

(8)副票

副票是指附在郵票旁邊的紙片,它印有與郵票內容有關的圖案或文字。紙片大小一般與郵票相同,有齒孔郵票帶的副票也打有齒孔,從外形看很象郵票,但它不印國家或地區名稱,也無麵值,所以不是郵資憑證,不能作為郵票使用。

副票的位置沒有統一規定,有的是一枚郵票帶一枚副票。有的是一套郵票帶一枚副票,有的把副票排列在郵票的左旁或右旁形成橫連,有的把副票排列在郵票的下麵形成直連。

我國發行的《童話——“咕咚”》郵票,全套4枚,右旁並帶一枚副票,副票上印有圖形和文字說明童話的內容,形成橫5連。也有些國家利用副票刊登商業廣告作為增加國庫收入,如英國、意大利等。

(9)變體郵票

變體郵票,是指郵票印刷時由於技術上的錯誤而造成有缺陷的郵票。主要有以下幾種:

①倒印

雙色套印的郵票,印刷時把中心的圖案或文字印倒了。

②漏齒

有齒孔郵票,發生一邊漏打齒孔,或者全部漏打齒孔。我國和美國、瑞典等國發行的小本票,有些是兩邊有齒,刀切的兩邊是無齒的,這不算是漏齒。

③漏印

在特殊情況下。在郵票上加印文字或改變麵值,大都是因為印刷時發生加印的文字、圖案、數目字有部分漏印。

④重蓋、倒蓋

郵票上加印文字、圖案、數目字時發生重印,出現兩次印刷的痕跡,或者把加印的文字、圖案、數目字印倒了。

在國外,有些郵商利用人們“物以稀為貴”的心理,千方百計搜羅變體郵票,作為罕見珍品,以高價出售。1937年,希臘將麵值50雷普塔郵票加印紅“十”字符號和文字,印刷時有一張把加印的文字倒印了,郵局沒有發覺已經售出。為了防止郵商投機,又有意地加印了一批同樣倒印的郵票,立即發往各地郵局出售,使投機者無機可乘。

郵票的收藏

郵票的鑒別

作為一個集郵者,要想在集郵活動中少上當受騙,就必須具有鑒別郵票的常識。

(1)純粹的假郵票。

鑒別郵票的仿製品,要查閱一些具有權威性的郵票圖鑒和集郵工具書。經查對,凡是郵票圖簽上沒載入的,或同郵票圖鑒所介紹的內容有出入的,一定要提高警惕,也可請有經驗的專家鑒別。

(2)假無齒孔票和假齒孔票

偽造者有時還用真郵票作假。他們常視市場變化,偽造假郵戳或設法洗去郵戳,以及偽造假無齒孔郵票或在無齒孔郵票上打上齒孔。但這些偽造隻要通過放大鏡均能一一識別。

(3)假加蓋章

偽造假加蓋票所用郵票往往是真的,極易使人受騙。但隻要與真加蓋票相對比,很易識別出來。

(4)假實寄封

早期的實寄封,尤其是貼有對剖票的實寄封,十分珍貴。於是便有偽品出現;區別方法主要是通過真品與偽品相對照來加以區別的。

(5)假刷色票

有用化學藥劑改變出票的刷色,使某種顏色褪掉或變色,偽造“變體票”。凡遇漏印的變體票,一定要格外小心。

(6)“花紙頭”

其外貌似郵票、但是無價證券,不能作郵資貼用。鑒別花紙頭的方法在於首先從紙質、印版、齒孔、背膠、蓋戳等方麵識別,其次注意國家或地區名稱:有些花紙頭是郵商以阿拉伯酋長國的名義印製的。而從1972年8月1日起,7個酋長聯合發行郵票,縮寫為UAE,但仍有郵商用各位酋長的名義發行花紙頭應注意識別。

郵票的收集

(1)集郵的目的

集郵是為了增長知識、陶冶情操。這一目的明確了,那麼收集郵票時,必須先根據自己的經濟條件、個人愛好,製訂出收集郵票的內容和方法。

現今世界上已有30多萬種郵票,全部收集到是很難辦到的,因此,集郵愛好者在一開始收集郵票時,就應實事求是,量力而行。

(2)集郵的八字方針

①先裏後外

主要指先從收集本國郵票開始,然後按集郵主題的需要,擴大收集外國郵票。本國郵票一好收集;二好熟悉;三好研究。

②由近及遠

主要指先著手收集近期發行的郵票,收齊後,再按實情,不斷向遠期發行的郵票擴展。現今剛開始集郵的朋友,應先著手收集近期發行的J、T字頭票;繼而收集編號郵票、文字頭郵票等。再著手收集較遠期發行的郵票,但一定要量力而行。

(3)收集郵票的方法

①尋找

指從舊信封或其他郵件上收集自己所需郵票,如果能找到舊的或年代較久遠的信封時,最好連同信封一起保存,再經多方麵考查一下這枚信封連同郵票的實用價值。因為一枚有價值的實寄封是難得的。

②購買

集郵單靠找郵票很難取得突出效果,所以需買一些十分必要的郵票。

③交換

收集郵票時,常可收集到數枚同種郵票,有人稱之為複品。從複品中選出最好的一張保存外,其他郵票均可與其他集郵愛好者交換,互通有無,這是集郵的重要途徑和手段。

郵票的保存

(1)郵票的整理

收集到郵票一定要整理。如果自己已確定了收集範圍,比如文學藝術、科學技術、動物、植物等,那就要分門別類及時整理。分類整理郵票的同時,也是熟悉郵票內容的過程,這對搞好專題集郵或主題集郵大有幫助。

(2)郵票的保存

收集來的郵票最好不要夾在書裏,因為一是不利於欣賞和拿取;二是容易損傷和沾汙。保存最理想的地方是郵票冊或護郵卡片。郵票冊一般分3種:一種是插冊;再一種是貼冊;第3種是裝訂成冊帶有郵票目錄的貼冊,開有全冊郵票的目錄。

剛收到的郵票可暫存在插冊裏,以備分類整理。插冊易動,易傷齒孔,易吸濕、因此郵票不可在內久留。已經整理分類的郵票,最好放進貼冊裏。活頁的貼冊既便於集郵者隨時整編,又利於長期保存。如果確立了一個專題,可將有關的郵票編排在貼冊裏。並寫上簡明的文字說明,就成了一部專題郵集。專集的內容可隨自己收集的郵品的增加,不斷充實、提高。

郵票目錄貼冊由於有目錄提示,郵票的格局已固定,並印著有關郵票的文字資料,集郵者將自己收集到的郵票可對號入座。可使郵票一目了然。美中不足是格局固定,不利於集郵者的創造性,顯得呆板,不生動。

護郵卡片即人們常說的護郵袋,是用來暫放複品,用於交換時防止損壞郵票的袋子。

(3)郵票的防護

在保存郵票時,除了注意給郵票選擇理想的存放處外,還應注意:一定要用集郵專用鑷子拿取郵票,手不可直接接觸;有背膠的郵票不要相互重疊一起,最好在兩票間加一張白襯紙,以防粘在一起;郵票要置於幹燥、通風、陰涼的地方;要防止其他物質和氣體的侵蝕。

郵票一旦出現沾汙、皺折時,可采取下列科學方法處理:

去汙點:如果郵票上沾有油汙,可將郵票置於玻璃板上,用一點棉花,蘸上溶劑汽油輕輕擦洗票麵髒的地方。待汽油揮發後,再蘸點肥皂液,輕輕在沾汙的地方擦一下,再放進溫水中洗去皂液,待洗淨後,放在吸水性好的白紙上,晾幹後壓平整即可。

除皺折:隻要不是死折,就可用弄潮濕的白紙和潔白布,捂壓在郵票上,待皺折舒展後,再放進白紙本中壓平整。如果是有背膠的新票,在進行上述方法前,先在票背上襯一張比郵票大的新香煙錫箔紙,這樣既可保護背膠,又可防止背膠與紙本粘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