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書法收藏(3 / 3)

王羲之的書法作品《蘭亭序》通篇文字不但映射出字體的美,而且還反映著文章的美,把文字的美和文章的美都內涵在書法作品中。蘇東坡的書法作品《赤壁賦》也是這樣。這些書法作品被稱為“文人字”。我們看一件書法作品時常評說:“這是文人字”、“這是書家字”、“這是匠人字”。

這是由於寫字人的文學水平不一樣,反映在字上,字中表現出的內涵不一樣、所產生的感受也不一樣。讀好的書法作品給人的思想以馳騁的餘地,讓人欣賞書法就像是在欣賞詩詞,因為書法本身就是思想的寫照。讀文征明的書法作品就像讀田園詩,會勾起對田園的聯想。讀毛澤東、郭沬若的書法作品也都會給人以詩詞的聯想。

第二,書法作品中是否內涵音樂的韻律。好的書法作品中每個字的間架結構和字與字之間的結構都有音樂的韻律,你讀毛澤東的書法作品《沁園春·雪》就仿佛感到世界上最雄壯的交響樂在奏鳴。

第三,書法中是否內涵著畫的意境。“字畫本一體”,字乃抽象的畫,好的書法作品充分展示著畫的意境。

第四,書法中內涵的勢態。書法中內涵的勢態包括大氣還是小氣,是瀟灑、飄逸還是拘謹,是格調高雅還是低俗,是厚重還是輕浮等。這些統統和書法家的品格有關,俗話說“字如其人”就是這個道理。毛澤東書法大氣磅礴,這是由大政治家的氣魄所決定的。王羲之的字瀟灑飄逸,顏真卿的字厚重,文征明的字格調高雅。總之,書法作品所涵蓋的豐富語言,從某一角度來說,應是書法家人格的寫照。

書法的收藏標準

隨著社會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很多人開始涉足書法作品的研究與收藏。時至如今,大家的收藏範圍已經不是僅僅局限於古代書家的作品,而是更加廣泛地關注近現代和當代名家、特別是富有潛力的當代中青年名家的作品。

對當代書家作品的收藏價值進行研究,首先要弄明白書法作品的收藏標準,分清楚哪些人、什麼樣的作品是值得我們關注、研究並投資收藏的,哪些東西是我們可以忽略不計、避免不必要的財力和精力損耗的。筆者以為,討論當代書法作品的收藏標準,就必須充分關注當代書壇和書家群體。我想,能否從以下幾個方麵來加以觀照:

(1)關注書法作品的書寫技術含量

也就是說,書法作品的書寫技術首先過關。當代書家林林總總,僅中國書協會員就已經到了近萬人,他們都天天寫字,技術會不過關?而問題恰恰就出在這裏,業餘愛好者暫且不說,就這近萬名中國書協會員中,真正書寫技法過關、能夠稱得上書法家的,所占比例恐怕也不容樂觀。

趙孟頫說“用筆千古不易”,正是點到了要害處。書法的核心是技法,這是一個書法評判標準的問題。標準亂了方向也就歪了,結果也就自然而然會出現偏差。書家個人風格的形成,雖然是一個綜合因素,但技法是最重要的。

(2)關注書法作者的社會知名度和作品流通量

古來收藏書法,都是藏的名人書法。曆史上幾乎所有的書法名家在他們當代都已經非常或比較著名了,自李斯、蔡邕、二王、顏柳歐褚、蘇黃米蔡、鬆雪玄宰、枝山衡山直至令我們驕傲自豪的林散之、沙孟海、啟功諸先生,都是生前成名。

身後出名的書法家確實有,但是成大名的不多。這並不是說,收藏書法作品唯名氣論,要知道這些名人書法,有的是因為作者擔任過不同級別的領導職務,是知名學者或者哪一方麵的專家,作者的名聲提升了作品的名聲。

成了名人的書法;有的是因為作者字寫得好,得到了行家和社會的認可,名聲漸盛,最後社會公認,這是書法的名聲提升了作者的名氣,作者成了書法界的名人,我們當然提倡收藏後一種人的作品。

當代書法收藏存在一個非常尷尬的現象,就是以職務特別是作者在各級書協中的職務論高低,買家根本不看或者不懂作品質量,動輒主席多少錢、理事多少錢、會員多少錢,這是官本位思想在作祟,殊不知一些書協官員的字價當下很高等到卸任或者離世之後便應聲而落,賠本的還是不成熟的買家。

至於作品的流通量,很多人都主張越少越好,認為“物以稀為貴”,但要知道如果沒有一定作品量的積累,流通和流傳上就會受到影響。隻有書法作品在藝術市場上形成一定的流通規模和流通速度,書法作者的藝術成就才能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同,書法作品才能得到收藏界的普遍認可,才會進一步提高作品的升值潛力和收藏價值。

(3)關注書法作者的傳統文化修養和書學思想

道理很簡單,傳統的書法與傳統的文化密不可分,繼承書法的傳統需要傳統文化的根底。撇開傳統的文化實在是很難理解書法的傳統。書法史的連接需要傳承,如果說個人風格的定位是為了更好地向後人傳的話,對傳統文化的修煉則是為了更好地承接古人。

至於比較係統的書學思想,則是書家進行自我定位的理論基礎,更是當代優秀書家“立言立行”的具體體現。我們要收藏有價值的作品,就不得不在這些方麵多留意。

書法的真偽辨別

我國的藝術市場十分火暴,許多名家書法在拍賣場上少則數千、多則數萬,有時拋出他們的作品,一夜就能成為富翁。於是一些人就采取各種手段,作偽牟取暴利。對廣大投資者和收藏者來說,必須要提高自己的眼力,這樣才能避免打眼。

那麼,如何來鑒定名家書法贗品。要多看名家書法的真跡,除了要熟悉書家的書體內容、用筆、落款、印章等外,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好三個方麵:

(1)名家書法的筆劃、結字的特點

如吳昌碩的行書字形拉長,骨瘦如乞,橫劃向上斜,豎劃一律向右外拓展,他的篆書也是右高左低,豎劃往往出鋒。“草聖”林散之的書法轉折處都是圓的,而沈曾植的書法轉折處卻很生硬,另外,沈的下筆尖鋒偏鋒落筆虛尖過長。

齊白石的用筆比較方折,形體方正。張大千的結字左低右高聳右肩。鄭孝胥的字中捺最具特點,他的捺弧度很大,粗細一致,出鋒的走勢向右上揚。李叔同的字無棱無角,線條圓勁,字體瘦長。掌握了名家書法筆劃和結字的特點,就可以在鑒定中把一個個字拿出來對照比較,如果對照下來卻實無誤,那麼,再來研究書家的整體風格。

(2)把握名家書法的藝術風格和個性。

有成就的書法家往往字如其人,從拍賣場上看,收藏家青睞和追捧的名家作品大都有很強的藝術風格和個性。比如沙孟海的行書風格雄強勁利,霸氣十足;於右任的草書筆筆隨意、字字有別,或大或小,或長或扁、或斜或正、或枯或潤,其風格雄渾豪放;林散之的草書一瀉千裏、揮灑自如,常常意到筆不到。

如果細細欣賞林散之的草書,還可以看出林的創作幾乎筆筆中鋒,脈絡清晰;齊白石的書法筆力雄健、剛勁,線條流暢,極富金石味,如果將齊白石的篆書與行草相比,篆書力能扛鼎,並有精雕細琢之美;潘天壽的書法布局奇險,姿態縱逸,線條銳利無比,當今書畫家無人與之匹敵;張大千的書法氣脈相貫,左顧右盼,瀟灑自如。他的作品如果遠看氣勢磅礴,豪邁奔放,近看是筆筆精到,俊美無比。

李可染的書法是融行、楷、篆等幾種書體為一體,它既有篆的筆法,楷的結體,又有行書的意態,其作品氣勢開張,圓渾蒼厚,極富金石味;郭沫若的書法結字瀟灑多變,章法不求功穩,整幅作品往往神完氣足。

所以在鑒定名家書法中,有時會遇到單個字像,但整體藝術風格和個性沒有;有時會遇藝術風格和個性像,但某個字不像。兩者如果互用很容易找出作偽者的破綻。另外,枯筆的運用也是令作偽者頭痛。筆者見過不少書法贗品大都沒有枯筆。

(3)把握名家書法的落款和印章

名家的落款由於平時書寫得最多,它的特色最明顯,作偽者一般很難寫好。眾所周知,西方國家一般沒有印章,出門辦事往往憑簽字,如果有人假冒,可以作筆跡鑒定。字畫投資者和收藏者可買一些這方麵的工具書。如上海書畫出版社出版的《近現代書畫家款印綜彙》等,有了工具書可以將落款和印章進行比較。

總之,一般作偽的書法總有破綻,要麼字的筆劃有問題,要麼藝術風格不像,要麼落款印章有誤。投資者和收藏者隻要認真學習,細細琢磨,總能看出作偽的破綻。

書法作品的保護

字畫是收藏的最重要門類之一。收藏於國家博物館、圖書館、檔案館中的字畫,都有專人管理,存放條件也相對較好,對其進行係統的科學保護,是正在深入廣泛研究的課題。而個人收藏的字畫如何保存呢?下麵從文物保護角度出發,提出幾點對字畫的保護常識。

(1)適當掛展及時除塵

字畫是精美的藝術品,必須有一定時間的掛。藏於箱底秘不示人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因為字畫慢慢進行的潛在變化人們不能及時得知。等發現問題為時太晚。

所以,對裝裱以後的字畫都要間隔地掛展一段時間。在掛展期間,要注意及時除塵,因為現在的環境汙染比較嚴重。如北方某大城市的空氣中含有二氧化硫0064毫克/標準立方米,日均超標率12%,氮氧化物0059毫克/標準立方米,日均超標率141%,總懸浮微粒0370毫克/標準立方米,日均超標率625%,塵埃吸附這些有害氣體,懸浮於空氣中,日久天長沉積在畫麵上,就會侵蝕畫麵。

一般說,城市環境一周除一次塵,鄉村環境一月除一次塵。除塵方法:可用電吹風的冷風與畫麵成30度角,保持01米至015米的距離從右至左掃一遍,或者用雞毛撣輕輕掃一下畫麵。或用開到低風檔的吸塵器一邊用軟毛刷掃畫麵,一邊用吸塵器吸塵。不可用抹布一類東西去擦畫麵,因為這樣,有害塵埃會在擦的過程中侵入畫麵紙張的紋裏,造成長期的損害。

展掛期間,要注意空氣的濕度,若遇陰雨連綿,空氣濕度特別大,可以先把字畫卷收起來。人為改變小空間環境,如加熱取暖,加濕加香,都要倍加注意。冬天取暖,字畫要與暖氣、煙筒保持一定距離,夏日製冷,要與空調的進氣口保持較遠距離。

光是對畫影響最大的自然因素,特別是紫外光,它可使畫麵顏料蛻變、分解,導致紙質變化。紫外光主要來自太陽光,白熾燈泡和熒光燈管發出的光也有少量紫外光。因此,在掛畫時,不能靠近窗戶,避免太陽光直接照射畫麵。所以,在房子布局安排上,應該讓燈泡,日光燈與字畫保持一米以上的距離,並選用低功率燈光源。

(2)卷放得法有張有弛

在掛展一段時間後,除按前麵敘述的方法除塵外。還要觀察表麵有無變化,若有黴點,蟲蛀點,則要送到文物保護技術部門進行科學保護處理。卷字畫時,先鬆後緊,先鬆鬆卷起後,再慢慢旋轉軸頭,把字畫卷緊卷實。然後用畫帶捆紮,捆紮的輕重一定要適度,太鬆使畫卷鬆動,易於被折壓;太緊使畫卷中間留下捆紮的硬痕跡,影響畫麵整體美觀。

掛展字畫使它處於工作狀態,紙張要承受下垂的拉應力和張力,使紙張的強度減弱;卷放則使字畫處於休息的狀態,其應力和張力都大幅度減小。總的說來,掛展的時間都不宜太長。一年可掛展兩次,每次一個月至兩個月。

(3)科學保護永藏光輝

要想使字畫永葆“青春”,對藏置環境有嚴格的要求。首先是防蟲、防黴、防火。其次是控製和調節溫度、濕度。

蠹魚是無翅昆蟲,一般蛀食書畫表麵,特別危害糨糊粘貼處。煙草甲的幼蟲對書畫危害極大,喜歡在書畫中打洞,而自身藏於洞內。一般書畫防蟲多用驅避劑,常用的藥物,如衛生球、樟腦丸、二氯化苯,這種藥品都是白色固體,易於揮發。其中二氯化苯殺蟲能力最強,但人們多受習慣的影響,最常使用的仍然是商品化的衛生球。

對存藏環境來說,要求書畫櫃或書畫箱要密封性好。使保存環境相對穩定。民間常用陽江漆皮箱,由杉木製成,內外都蒙上紙,再塗上黑色的木漆,避光防潮。密封性能較好。現在有條件的地方,都用保險櫃一類密閉性能較好的器物。

無論用哪種箱櫃,都要把字畫懸空放置,即用木條一類東西架空,下麵留出一定空間放置幹燥劑、防蟲劑、防黴劑,再把字畫放置在木條上。為了安全,這些試劑都應當用布或透氣性較好的紙包起來。若要移動和運輸字畫,萬不能直接移動和搬運箱櫃,而應打開箱櫃,取出藥品,再把字畫放入並將字畫固定放置,以使字畫不在箱內東碰西撞。到了新的地方,再重新放入保護藥品,密封保護。

根據大量的實驗證明,字畫最適宜的保存溫度為14度至18度,最合適的相對濕度為百分之五十至百分之六十,這樣的條件,不利於微生物、黴菌的生長和繁殖。控製濕度,主要用幹燥劑變色矽膠或無水氯化鈣。控製溫度,則可用空調調節室內溫度。

以上是對保護字畫提出的一些常規性辦法,而具體的保護措施,則需要藏界的朋友根據長期的收藏經驗。根據字畫實際情況,認真觀察,分析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