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梗子的區別
火柴便有木梗、紙梗、蠟梗之分,還有長短之別,短的不足一寸,長的就像筷子。
(2)藥頭顏色的區別
除常見的黑頭火柴外,還有紅、黃、橙、綠、白、藍、紫等色。
(3)藥性的區別
除了常用的含硫安全火柴外,還有無硫火柴、芳香火柴、防風火柴、防潮火柴、信號火柴、焊接火柴等。
火花收藏
火花的收集
收集是一項需要耐心和細心的活動。火柴各地都有,隻要你平時稍加留意,一盒一盒地積起來,日積月累就會越來越多。如果想取下盒貼,隻要把火柴盒放在清水中浸泡15分鍾左右,待火花慢慢浮起時,就可以用手輕輕揭下,另用清水洗清背麵膠水,把火花正麵貼在幹淨的玻璃上,待大半幹時再夾進書本吸盡水分壓平後才取出收藏。
如果是卡標,隻要在接合處用清水浸泡一會,刮去膠水,自然陰幹壓平就行。如果要去掉磷麵,可以將火柴盒放在溫水中浸泡15分鍾左右,再用溫棉花抹少量肥皂輕輕抹擦。待洗淨後,用於毛巾吸去水分再陰幹壓平即可。對於一些精致的卡標或磷麵未擦劃過的卡標不妨保留磷麵,以免洗不好而損傷了畫麵。
此外,可以請出差的熟人順便捎帶一些外地的火柴盒回來。也可以直接與火柴廠聯係或向一些火花代銷點函購。另一種有效的辦法就是交流。如果你能買到火花,不妨每種多買幾套,除自己留下一兩套外,多餘的可以拿去與別的愛好者交換。各人的火花來源不同,互相交換確實是一個豐富藏品的好辦法。
火花的整理
每次得到新火花後都要及時整理,整理的第一步是編寫藏品目錄,一般目錄可以由收集日期、廠名、火花名稱、全套枚數、資料與備注等欄目組成。每頁目錄可以以一個廠為單位,在火花的排列上,應以收集時間先後為序。有了目錄才能做到心中有數。
寫完目錄後,再把火花欣賞一遍,看看一套中是否有缺少,是否有殘次品。如果沒有什麼問題就可以把貼標裝入透明的護郵袋裏,再加上一張與火花大小相仿的小紙片。上麵寫上全套枚數,然後再用訂書機封上口以免散落。一般情況下一套火花裝一袋。卡標可以用一條小紙條紮一下,並在小紙條上注明全套枚數。接著就可以按類分放了。等到一定數量就可以上貼片了。
火花的保存
火花一袋一袋放在盒子裏隻是過度階段,最終還得給火花找一個適合長期保存的方法。這裏介紹幾種:
(1)凡是貼標都可以放在集郵冊內
這種方法取、放和調整火花都十分方便,美中不足是成本太高,一本集郵冊放不了多少火花,另外,如果要拿去參加展覽也不方便。
(2)用郵展標準貼片來貼火花
在上貼片之前,先把火花一枚一枚裝進護郵袋,有條件的話,還可以封上口,然後試著在貼片上排一下等排到自己滿意了就可以用膠帶紙把它固定在貼片上了。在排版的時候要多動腦筋,要使張張貼片都不重樣,可以多設計一些圖形,比如:矩形、菱形、田字形、蝴蝶形、階梯形等。
總之,要注意均衡和變化,一般最好一套火花貼一張貼片,如果一套火花枚數太少,可以再貼一套同一專題的火花,在空白的地方可以適當添加一些文字或有關這套火花的資料,文字要寫得工整些,字句要精煉些。這樣,一張貼片就算完成了。
這種貼片的左邊有打好的孔,可以用帶子把同專題的貼片串成一冊,為保護貼片,可以再用硬紙做個封麵。有些愛好者幹脆不用帶子串,以免損壞貼片影響美觀。這種活頁式貼片最好單麵貼火花,這樣便於拿去展出。這種方法的缺點是,版麵太小。大形的卡標貼不了幾枚。另外帶有白邊的火花貼在白貼片上效果也不是十分理想。
(3)大多數愛好者喜歡把火花貼在黑卡紙上
通常是用250克以上的黑卡紙,規格以8開或9開為好。用黑卡紙襯托人花,效果很好。隻是要書寫文字比較麻煩,一般可以寫在白紙上,然後再貼到黑卡紙上,隻是這個步驟需要相當小心和細心,弄得不好就會前功盡棄。
貼的方法與上麵說的一樣,就不重複了。由於卡紙中間部位貼上了火花,當一定數量的卡紙疊在一起時,就會出現中間厚兩邊薄的現象,如果在每張卡紙的背麵左右兩邊各貼上一條01米寬的卡紙,上述現象就不會再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