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
分布式能源
分布式能源是指分布在用戶端的能源綜合利用係統。一次能源以氣體燃料為主,可再生能源為輔,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二次能源以分布在用戶端的熱電冷(植)聯產為主,其他中央能源供應係統為輔,實現以直接滿足用戶多種需求的能源梯級利用,並通過中央能源供應係統提供支持和補充;在環境保護上,將部分汙染分散化、資源化,爭取實現適度排放的目標;在管理體係上,依托智能信息化技術實現現場無人職守,通過社會化服務體係提供設計、安裝、運行、維修一體化保障;各係統在低壓電網和冷、熱水管道上進行就近支援,互保能源供應的可靠。分布式能源實現多係統優化,將電力、熱力、製冷與蓄能技術結合,實現多係統能源容錯,將每一係統的冗餘限製在最低狀態,利用效率發揮到最大狀態,以達到節約資金的目的。
分解代謝
分解代謝指機體將來自環境或細胞自己儲存的有機營養物質分子(如糖類、脂類、蛋白質等),通過一步步反應降解成較小的、簡單的終產物(如二氧化碳、乳酸、氨等)的過程,又稱異化作用。分解代謝伴有蘊藏在大分子複雜結構中自由能的釋放。在分解代謝的某些反應中,產生的大部分自由能儲存於ATP中,一些自由能以NADPH形式直接用於某些需能反應。
在物質代謝中將複雜的物質分解為簡單的物質的化學過程,為異化作用。但這並不限於化學上的複雜的定義。分解代謝(catabolism)具有單純的化學意義,而異化作用則有老廢物化的感覺,在名詞使用上常因人而異。一般化學複雜性的增加因與自由能的增大有關,所以為了方便起見,把伴有自由能的損失過程叫異化作用,反之伴有能量吸收的過程則稱為同化作用。
肥煤
肥煤是對煤化度中等、黏結性極強的煙煤的稱謂,是煉焦用煤的一種。肥煤的幹燥無灰基揮發分Vdaf>10%~37%,膠質層最大厚度y>25毫米。肥煤揮發物一般較高;膠質層較厚;黏結性強,加熱時產生大量膠質體,單獨煉焦時生成的焦炭,熔融性好,耐磨性大,故為煉焦煤。用肥煤煉出的焦炭橫裂紋多,氣孔率高,焦根部蜂焦多,易碎,煉焦時必須配入氣煤、瘦煤等以提高焦炭質量。肥煤的黏結力很強,能與黏結力較弱的煤搭配後煉出優質煤稱肥煤,為配焦煤之母。肥煤是煉焦配合煤中的重要組分,配入肥煤可使焦炭熔融良好,從而提高焦炭的耐磨強度,並為配加黏結性差的煤或瘦化劑創造條件。肥煤品種稀少,隻占全國探明煤炭資源的5%,而山西探明肥煤的儲量約占全國的50%,我國產地主要有東北本溪,河北開平、灤縣、井陘等。主要分布在山西霍縣礦區、三交礦區和古交礦區。
沸泉
沸泉指溫度約等於當地地表水沸點的地下水露頭,溫度在80℃以上的泉水。
風能
風能就是空氣的動能。地球上和大氣中,各處接收到的太陽輻射能和放出的長波輻射能是不同的,因此在各處的溫度也不同,這就造成氣壓的差別。大氣便由氣壓高的地方向氣壓低的地方流動。水平方向的大氣流動就是風,所以,風的能量是由太陽輻射能轉化來的。
大風包含著很大的能量。風速9~10米/秒的5級風吹到物體表麵上的力,每平方米麵積上約10千克。風速20米/秒的9級風,則達每平方米50千克。風中含有的能量比人類迄今所能控製的能量高得多。全世界每年燃燒煤得到的能量,還不到風力在同一時間內提供給我們的千分之一。可見,風是地球上重要的能源之一。
風車之國
人們常把荷蘭稱為“風車之國”,荷蘭是歐洲西部一個隻有1 000多萬人口的國家。它的真正國名叫“尼德蘭”。“尼德”是低的意思,“蘭”是土地,合起來稱為“低窪之國”。荷蘭全國1/3的麵積隻高出北海海麵1米,近1/4低於海平麵,真是名符其實的“尼德蘭”。
荷蘭坐落在地球的盛行西風帶,一年四季盛吹西風。同時它瀕臨大西洋,又是典型的海洋性氣候國家,海陸風長年不息。這就給缺乏水力、動力資源的荷蘭,提供了利用風力的優厚補償。
荷蘭的風車,最早從德國引進。開始時,風車僅用於磨粉之類。到了十六七世紀,風車對荷蘭的經濟有著特別重大的意義。當時,荷蘭在世界的商業中,占首要地位的各種原料,從各路水道運往風車加工,其中包括:北歐各國和波羅的海沿岸各國的木材,德國的大麻子和亞麻子,印度和東南亞的肉桂和胡椒。在荷蘭的大港——鹿特丹和阿姆斯特丹的近郊,有很多風車的磨坊、鋸木廠和造紙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