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是怎樣誕生的(1 / 3)

恐龍是怎樣誕生的

恐龍生活在距今一億多年以前的中生代,它們稱霸地球的時間長達兩億年,在它之前,有無數的物種生活過,在它之後,又有無數的物種在不斷地進化著,直到今天。

但恐龍又是怎樣誕生的呢?它總不會像孫悟空一樣,是由石頭變出來的吧。

根據科學家仔細地研究推測,地球上的生命進程大概開始於36億年前,生命的起始形狀像是一大盆水,在生活著無數的單細胞有機物。

由此又過去了數十億年,起源於大海裏的早期脊椎動物從海裏爬上岸,這些動物占據了恐龍時代之前的世界,其中就有異齒蜥,它大概生活在距今27億年前的三疊紀,異齒蜥背部長著長鰭,身長約33米,背上披著鱗甲。

三疊紀末期的環境惡化,造成大部分物種消亡,為了適應當時的環境,生物又開始進化。水龍獸就是在此時由異齒蜥進化而來的幸存者。

科學家們從地層裏發掘出來的恐龍化石得知,恐龍的祖先是槽齒類爬行動物。

發掘於南美洲的兔鱷龍看上去與恐龍非常相似,而兔鱷龍是恐龍時代到來之前出現的動物。這是一種食肉的爬行動物,體長大約有1米,樣子有點像鱷魚,也有點像恐龍,它的後肢長,前肢短,能用後肢行走,牙齒長在齒槽裏,在解剖學上與早期的恐龍相似。

考古學家對兔鱷龍化石進行分析,認為恐龍或許就是從這種動物進化而來。至於兔鱷龍之前還有什麼,在這漫長歲月裏生存過的,拚搏過,頑強生活過的動物群,卻沒有留下任何的遺跡,也許隻是還沒有被人發現,偶爾發現的化石似乎能說明點什麼,但還是遠遠不能說明當時的情形。

早期的恐龍是什麼樣子

恐龍的種類繁多,外貌也各式各樣。我們所熟悉的恐龍,不是高大威武,就是奇形怪狀。

我想,大家都不太清楚,早期的恐龍是什麼樣子吧。其實,那時的恐龍可不像後來出現的那樣體貌各異、五花八門。那時它們分化還不明顯,外形都差不多一樣,非常“醜陋”。

早期的恐龍是指三疊紀的恐龍,那時它們剛從槽齒龍類演化出來不久。由於時代久遠,而且恐龍初露頭角,數量種類都十分有限,所以留下的遺骨也不多。

在歐洲、非洲和南北美洲均發現有早期的恐龍化石,雖然化石較少,但仍可以從它們的遺骸上或多或少地獲得它們當時的模樣。

較有代表性的早期恐龍是發現於阿根廷西北部安第斯山的“始盜龍”,是22億年前(三疊紀晚期)的肉食恐龍。它體長1米,頭骨長12厘米,活著時體重估計大約有11千克。它的後肢很粗壯,前肢較短小,用兩足行走。始盜龍長有堅爪利齒,爪的形狀如同鷹爪,很像一個強盜,所以“始盜龍”才因此而得名。

在安第斯山還采得另一具保存完好的早期肉食恐龍的化石。從化石上得知,它大約生活在23億年前。它站立時高18米,估計活著時大約重110千克,具有粗大的前爪和獨特的、適於捕獵生活的頜骨及帶鋸齒的牙齒,能用後肢直立行走或奔跑。

美國的亞利桑那化石森林公園,多年前也曾出土過一具早期恐龍的相當完整的化石。它身長25米,臀高不到1米,活著時體重約90千克。四肢行走,也能用後肢站立,它的頸和尾都較長,是吃植物的恐龍,估計它可能是後來那些身軀異常龐大的蜥腳類恐龍的祖先類型。生活於22億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