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哀公很納悶地點點頭。

田饒接著說:“我們都熟悉雄雞,但沒有誰會特別留意它。其實,如果仔細地想一想,它身上有很多長處。比如,它外表就長得很威武,紅紅的冠子,走起路來高昂著頭,遇到威脅時,它會不顧一切衝上去,毫不怯懦,是個了不起的勇士。

雄雞不僅勇敢,而且很有紳士風度,每當找到了可口的食物,總是舍不得自己獨自享受,而是喚來母雞和小雞一塊兒來吃,這實在是十分難得的品質。

還有呢,沒有人給它分派什麼任務,它卻總是很自覺地每天淩晨早早地醒來,高聲地啼鳴報曉,人們多半是因為有了雄雞的司晨才沒誤事的。想想看,雄雞帶給人們的好處還少嗎?”

魯哀公仍然不解地問:“那麼,你以雄雞來說明什麼問題呢?”

田饒說:“別忙,很快就說到了,因為人們對雞已經習以為常,無論它對人有多大貢獻,人們還是拿它來任意地宰殺。可當人們看到飛得很高很遠的不常見的鴻雁,就會表現得畢恭畢敬,而任其隨便吃地裏的莊稼,捕食魚塘的魚,何必厚此薄彼呢?”

一隻狐狸撲住一隻兔子,嚴辭厲色地宣言:

“我看見這隻兔子偷吃人家一個蘿卜,生氣得不得了。為世界秩序和安寧起見,決計要除此一大害。你們知道,我這是出於義憤。”

樹上一個白頭翁問:“昨晚你看見老虎吃人家耕牛,你不但不生氣,還滿臉堆笑地對老虎打躬作揖,你的義憤是不是今天早晨剛出世的?”

養貓滅鼠

趙國有一戶人家父慈子孝,兄謙北恭,豐衣足食,過得美滿幸福。可有一天,老漢發現老鼠偷吃了家裏很多糧食,而且還把窩安在糧倉裏。又過了幾天,發現老鼠又咬破了好多件衣服。

老漢愁得不得了,正在這時,一位朋友來家裏做客,他就和這位朋友說了自己的煩惱。那位朋友笑著說:

“這有什麼難的,隻要養一隻貓,什麼問題都解決了。”

過了幾天,那位朋友給他們家送來一隻貓。長得挺漂亮,油亮的皮毛,長長的胡子,爪子很銳利。

貓在這個家裏住下來,它白天常常趴在火爐旁或太陽底下呼呼睡大覺,晚上兩隻眼睛睜得大大的,耳朵十分警覺地豎起來,四處走,四處看。沒有多久,家裏的老鼠真的沒有了,一些被貓抓住吃掉了,一些很可能逃走了。”

老漢很高興,常常捋著胡子,看著那隻貓,心想:“你可立了大功了。”

有一天,兒子對父親說:“父親,你難道沒有注意嗎?自從貓到了我們家,雞已少了好幾隻了,我想肯定是被貓偷吃了。”

父親搖搖頭:“不會的,貓最喜歡吃的是老鼠,怎麼會傷害雞呢,說不定是被黃鼠狼抓去了。”

兒子說服不了父親,就開始留意貓的行蹤。

一天,兒子看到貓在雞窩旁邊轉來轉去,他故意躲在一邊。終於發現貓果然在偷吃雞。兒子急忙去找父親,把親眼看到的告訴了父親,老漢走到雞窩旁,看到貓正在吃一隻雞。兒子以為父親該同意把貓趕走了,想不到父親卻說:“即使這樣也不能把貓趕走,雞沒有了,我們還能吃上飯,穿上衣;如果沒有了貓,老鼠會害得我們受凍挨餓的,你說怎樣更劃得來呢?”

狐狸和兔園

狐狸跑進兔園裏去。實在因為兔兒們太無端地紛紛逃散了,所以狐狸這才兜捕他們,也免不了咬吃了幾個。這樣倒好,園子裏很清淨,而狐狸也已經吃飽。他於是就在園子裏巡遊起來,覺得這地方很不錯,點點頭說:“的確是名副其實的一等縣!山明水秀,物產豐富,民風淳厚。”

但狐狸兜了一兩個圈子以後,忽然又以為景象太慘淡了,歎息著說:“可憐!可憐!一路人煙稀少,田園荒蕪,隻見屍骨狼藉,百姓死無葬身之地!”

狐狸很感不忍,惻隱之心不禁油然而起,就親自把那些兔骨頭扒在一堆,做了一個墳墓,把它們埋了。他覺得做得不錯,又點點頭說:“差堪自慰,總算替老百姓找了一個歸宿地,他們是要歌頌我的!”就再在附近插了一塊牌,寫上三個字,叫做“德政碑”。

臨走時,狐狸想了想說:“唔,一切要做的事情我都做到了,一個父母官的天職,如今是盡了。況且我來時不過為的糊口,現在回去又確實是兩袖清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