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賀車(1 / 1)

傍晚曹清波和房家人一起吃飯,一大桌子上坐著八十歲的房家老頭,房家夫妻倆以及兩個男孩,大的十歲,小的和王翔同歲。

房愛國介紹說這倆是他孫子,爸媽都在廣東打工,這些天下大雪都被堵路上了。

曹清波看向堂裏掛著的幾張全家福,照片裏除了這兩個孫子外還有兩個小女孩。

於是他問:“那這兩個女娃呢?不和你們一起住哦?”

“這倆女媧去掙錢了。”

“這麼小的娃兒怎麼掙錢?”

“哎,你可別小看這倆娃娃,掙的可不比大人少,她們在外頭城裏要飯。”房愛國講的理所當然,好像要飯是一份有前途的正當職業。

“這麼小的娃娃去要飯,書不讀嗎?”

“女娃認識幾個字就行了,要那麼大的學問幹啥,還不如出去要飯見世麵,你說是吧。”

曹清波點頭稱是,以讓他說出更多這裏的情況。

“俄們鄉下人不比你們城裏人,掙點錢不容易,咱這山區土地又少,每戶也就那麼兩三畝地,以前靠著種當歸和黃芪過日子,可這每畝地光是種子、肥料,人工費就要花四五千。”

“曬幹之後收藥材的來收,一畝地也就隻能賺個一千多塊,你算算這賬,一千多塊一家子吃用花銷哪裏夠。”

“是啊。”曹清波表現出同情他們的眼神。

“後來有人開始出去要飯,日子馬上就不一樣了。村長他兒媳婦,帶兩個孩子上上海要飯三個月,回來就花5300買了全村第一輛摩托車,那時候村裏人高興啊,還放炮給他家賀車。在大家夥眼裏他家都是能人,給小劄村找了條發家致富的道。”

“然後全村都學著出去要飯了。”

“不說全村,一大半總歸是有的,要飯比種地來錢快多了,還輕鬆,像俄家這新樓,新電視,還有房頂上的大鍋蓋,都是靠娃娃掙來的。這年頭,娃娃比大人能掙錢。”

讓人難以置信的是,房愛國講的是那麼理所當然,不知羞恥。他一雙刁民的眸子中透出見錢眼開的“狡黠”。

曹清波遞上支煙問:“我以前聽說還有花錢租孩子去要飯的是不是啊?”

“是,一個月三五百塊租個娃娃去要飯,可俄家不幹這事。那些租娃的老板都沒良心的,不給娃吃不給娃睡的,俄都是自家娘帶著自家娃,不會虐待娃娃的。”

“那這裏租娃出去要飯的多還是自家帶娃出去的多?”

“嗯…一半一半吧。”房愛國深吸口煙又緩緩吐出說:“那些個租娃出去的爹媽,從前個就是留守兒童。”

“留守兒童?”曹清波心頭一緊。

“可不是嘛,他們從小就沒父母管教,父母去城裏打工他們就在村裏沒人管,這些個留守兒童就早戀,把女娃兒肚子搞大了就早婚,十五六歲在村裏結婚的太正常了,這些個早戀早婚的留守兒童生下娃娃以後,也不管也不帶,就把娃娃租給老板去城裏要飯,自己在家搞電腦,打遊戲,上網聊天。”

曹清波驚訝於房愛國一個農民能講出這番分析,問道:“你怎麼知道這麼些的?”

“嗨…”房愛國笑笑,一口被煙熏黃的牙齒,“俄一輩子住在這村裏,哪個不知道的?”

曹清波想到了沈飛燕,她就是留守兒童,從小沒感受過父母的愛,被關在家裏到十二歲,而當她生下孩子後,更不知道怎麼給自己的孩子愛,以至於將孩子視為“累贅”,關在家裏活活餓成幹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