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鳥人經常在半夜起身到樹林裏投網,早晨收網,回家時,太陽已經高高地在藍天下放出奪目的光輝。路上,他習慣地東張西望,忽然在花叢中看到兩隻奇大的蜜蜂不停地扇動翅膀將身體停在花蕊上采花粉。捕鳥人深感奇怪,他從來沒見過這樣大的蜜蜂,更沒見過有這樣身體淩空,一動不動地采花粉的蜜蜂。
他擔心鳥鳴將蜜蜂驚飛,於是將捕獲的鳥兒及絲網藏起來,繞到樹後,悄悄走近花叢偷看。走得近了,令他大為吃驚,險些叫出聲,原來他以為的特大蜜蜂卻是小得出奇的鳥兒。他從來沒見過這麼小的鳥兒,不由得驚呆了。他定了定神,決定將這小東西捉住。
捕鳥人回到藏網的地方,拿起鳥網,猛然醒悟到網眼太大,捉這樣的小鳥兒不合適。他急急忙忙趕回家中,將捉到的鳥兒關進籠子,顧不得給鳥兒喂食,自己也忘記吃東西,立即用細絲編織起網來。待網織成了,不知不覺,天色已經黑了下來,他才感覺到肚子餓了。
第二天,捕鳥人起了大早,躲到小鳥兒出現過的花叢附近,耐心守候。第一天,他從日出等到日落,餓了整整一天,也沒見到小鳥的影子。第二天,他仍不灰心。就這樣他一直等了半個月,才終於如願以償地將那兩隻小鳥捕獲。
事前,他已用細竹作骨架,周圍用細紗糊嚴,做了個巨大的籠子。籠子裏還放了許多種花,經驗告訴他,這種小鳥必須在花叢中生活。為了更精心地照顧好這對小鳥兒,他將所有的鳥兒全部賣掉了,還做了一個非常舒適的鳥窩,讓小鳥兒生息、繁衍後代。他精心守護了幾十天,到了小鳥兒產卵季節,不幸的事情突然發生了。羽毛鮮豔的雄鳥病死了,雌鳥不再進食,整天不吃不喝地圍著雄鳥飛來飛去地悲鳴,沒過幾天也死了。
捕鳥人不相信全世界隻有一對這樣的小鳥兒,他決心再到外麵去捕捉這種鳥兒。他知道,以鮮花為食的小鳥兒一定和以昆蟲為食的鳥兒一樣,屬於候鳥,夏季生活在北方,秋冬季節一定飛往溫暖如春的南方。他收拾好東西,開始漫遊各地。
他到了許多地方,向很多人打聽,當他問到誰見過比蜜蜂大不了多少的小鳥兒時,人們都吃驚看著他,認為他是瘋了。盡管這樣,他仍然不灰心。終於有一天,他在林間聽到陣陣小鳥兒似的叫聲。他循著聲音尋去,爬上大樹,才將發出聲音的小東西捉住。這小東西有翅膀,但不是他想要的那種鳥兒。
後來他問到一個當地人,才得知那東西不是鳥而是蟬,捕鳥人失望極了,一腳踩死了蟬,回家去了。
騙人的乞丐
從前,有一個殘疾的乞丐,經常出現在城中最繁華的街道的十字路口,人們同情他的痛苦遭遇,便都拿錢接濟他。
有一個住在城邊的先生,他到城中這條街上來辦事,看到了這位乞丐。乞丐淚眼汪汪地指著自己的雙腿對先生說:
“我本來是給人家做幫工的,有一次,主人家來了賊,為了不使主人家遭到洗劫,我奮力去和幾位賊人搏鬥,結果,主人家的財產保住了,我的雙腿卻被賊人打成了殘廢。”
先生一聽,頓時對這位乞丐肅然起敬,連忙問:
“那麼,主人應該重重地謝你,好好地照顧你的生活,怎麼會讓你流落街頭乞討呢?”
乞丐傷心地搖搖頭:
“別提了,先生,想不到這家主人如此忘恩負義,看我不能幹活了,便把我辭退了,讓我回家。我真想一死了之,可是,家裏上有老母,下有妻兒,一家人要靠我養活,想到一家人還要生活,隻好忍痛到街上來行乞,實屬無奈,求先生不要恥笑。”
先生一聽乞丐這番話,心中很是沉痛,急忙安慰那位乞丐,並給了他很多錢。
乞丐千恩萬謝,感激涕零。
先生辦完事,便回家去了。到家以後,與家人談起此事,家裏人也都十分同情那位乞丐。
過了些日子,這位先生又要到城裏去辦事,為了幫助那位乞丐,他不但帶了些錢,還帶了些衣物準備送給那位乞丐。
快要走到那條街道的十字路口時,先生遇到了一位老朋友。這位老朋友就住在城裏,那位老朋友見先生手裏拎著一包衣物,問及方知是要送給那位乞丐的,便笑了:
“你先不忙過去,我讓你看一場好戲。”說著,對身邊一小童詭秘地嘀咕了幾句,那位小童走到乞丐麵前,故作驚恐地喊:
“你身後起火了!”
那乞丐騰地站起來,飛也似地跑遠了。
先生站在那裏,不禁愕然。
石匠和木匠
從前,在三洞這個地方住著一個石匠和一個木匠,他們都靠自己的技能生活。
一天,木匠對石匠說:“好硬的石頭你都打得爛,你是大哥。但我們木匠的木頭可以燒火,你的石頭卻燒不著!”
石匠沒有講話,隻是笑了笑。
第二天,大雪紛飛。木匠來到工地,遠遠一看,石匠正在烤火,火堆紅通通的,燒得很旺。湊近一看,燒的竟是一些黑石頭。他看自己那邊有一堆木渣,便去引火,引了半天都沒引著,隻是冒煙。木匠很奇怪,問石匠是什麼緣故。
石匠說:“夥計!我燒的是煤石,你燒的是馬桑。石頭有燒得著的,木柴有燒不著的,話不能說絕呀!”
聽了石匠的話,木匠慚愧地低下了頭。
種白菜
金、木、水、火、土是好朋友,他們五個年齡相仿,並且有一個共同的習慣那就是懶惰。
一天,他們去耕地,準備種白菜,但是一個個都懶洋洋的,東挖一下,西挖一下,挖了好幾天,才把白菜種上。他們約好,以後每天輪流去澆水除草。
排在第一天的是金老庚,走到半路上,便停住了腳步,心裏想:算了吧,路又遠,人又累,一天不澆水,有什麼要緊!明天木老庚不是還要去澆的嗎?於是,他把水桶放在水溝裏打濕,就回來了,心裏還暗自稱讚自己聰明哩!
第二天,木老庚去澆水,他邊走邊想:昨天金老庚澆了,明天還有水老庚去澆,一天不澆水,白菜也死不了,便把水捅放在水井裏打濕就回來了。金老庚見了他,忙問:
“白菜長得怎麼樣?”
“很好,一棵也沒有死!”木老庚裝得真像去澆過水的樣子說。
以後,輪到水、火、土三個老庚,他們也是一樣,你依賴我,我依賴你,都懶得去澆水,走到半路,把水桶打濕就回來了。
一天一天過去了。白菜下種以後,他們沒有去澆過一次水,沒去鋤過一次草,每個人都還以為白菜一定長得很好。
到白菜成熟的時候,五老庚高高興興地去地裏收白菜,結果可想而知,他們看到的不是成熟的白菜,而是高高的野草,看來今年他們隻有挨餓了。
懶漢變好漢
很久以前,有一個懶漢。有一天,他父親帶他到林裏摘野果。父親摘了不一會兒,便摘了一大堆果子,提起籃子要走了。轉過頭問兒子:“孩子,你摘了多少果子?”他回答說:“爹,我不會摘,一個也沒摘到。”父親臨走,就告訴他說:“如果你真的不會摘,你就躺著等風把果子吹到你嘴裏吧。你可以吃現成的。”
誰想,這個懶漢待父親走後真的躺在樹下張著嘴。風吹來了,果子就掉下來,但偏偏隻掉在他的兩邊,一個也沒掉到他的嘴裏。他餓極了,就爬起來撿兩旁的果子吃。
以後,他想到不自己動手,光想吃現成的是吃不到的。最後,他從一個什麼都不會做的懶漢,變成了一個遠近聞名的愛勞動的好漢。
船夫取寶
很久以前,有一個海島上藏著許多寶物,但是到這個島上尋寶的人卻都有去無回。
有一個誠實的船夫,在海邊的一條河口擺渡。這天,他忽然看見一個姑娘從密林深處逃跑出來,邊跑邊喊救命。船夫一看有緊急情況,很快讓姑娘上船,再疾速地把篙一撐,船飛快地離開了岸邊,使姑娘脫了險。姑娘到了對岸,十分感謝船夫。原來這姑娘是海龍王的女兒,她上山去遊玩,被妖怪追趕,幸而遇到船夫把她救下。姑娘說:“我沒有謝禮送你,但我可以告訴你去寶島的路,你自己去那裏取寶,就算是我的謝金吧。”
“那我怎麼到大海裏去呢?”船夫說,“我又沒有船。”
姑娘說:“東邊有個從來沒有人去過的偏僻海灣,那裏岸邊有一塊石頭,它會自動地在海麵移動。你站在它上麵,它就會送你到寶島。取到寶後,你再到海邊找它,它還會帶你回來。可是要記住,你每一次隻能用一隻手拿珠寶,另一隻手緊緊地抓住石頭。船夫按照姑娘的吩咐,到寶島去取回了寶物。
船夫得了寶後,闊綽得像富翁一樣,什麼都有了,他漸漸地滋長起貪心。他第二次去取寶時,忘記了姑娘的囑咐,認為冒著生命危險去取寶很不容易,不如多取一些。但兩隻手都拿著寶物,就沒有辦法抓石頭了。突然,一個大浪劈頭打過來,把他衝到海裏了。
其實這並不是一塊石頭,而是一頭鯨。
分家產
很久以前,有一戶人家,這家的老兩口去世後,給他們兩個兒子留下了三份家產。哪三份家產呢?一頭黃牛、一條毯子、一把砍刀。貪心的大哥想獨占這三份家產,於是他出了個自私的主意,假說要與弟弟平分這三樣東西。
大哥采用了這樣的分法:黃牛自己要後半部分,前半部分分給弟弟;毯子晚上自己蓋,白天給弟弟;砍刀白天歸自己支配,晚上再交給弟弟。哥哥分了黃牛的後半部分,可以擠牛奶喝,弟弟得的前半部分——頭和兩條前腿卻沒有用處;哥哥晚上睡覺蓋了毯子很暖和,弟弟白天哪裏能用上毯子呢?還有砍刀,哥哥白天使用夠了,晚上交給弟弟,弟弟也用不著了。
忍無可忍的弟弟就心平氣和地對哥哥說:“如果你在擠牛奶的時候,我朝牛頭上敲一家夥,牛跳起來,不要說你擠不成牛奶,牛也恐怕要死了;那條毯子,要是我出個壞主意,白天朝上邊潑些水,你晚上還能蓋嗎?還有那把砍刀,我晚上摸著黑去用它,砍著石頭就壞了。這樣,我們父母留下的三樣東西,我們不是一個都用不成了嗎?”
哥哥聽了這些話,認真想想,果然有道理,才放棄了那個自私而又愚蠢的主意,和弟弟親密地團結在一起,共同使用那些用具,共同勞動。以後哥倆的生活過得越來越紅火。
幸福
從前,在一座城市裏住著三個弟兄。不知什麼原因,他們無論做什麼事總沒有進展,弟兄幾個從不檢查自己,老是埋怨自己沒有福氣。
一天,幸福悄悄地降臨到他們家來做客,並且想對三個弟兄的事業助一臂之力。
這時,三弟兄中的老大正在種地。他在幸福的幫助下,種下的糧食都獲得了大豐收。老二正在海上捕魚。他在幸福的幫助下,撒下的每一網都捕獲了許多魚。他們的生活也很快就好轉了。開始過起幸福的生活。老三正在賭博。在幸福的幫助下,他贏了很多錢。他用這些錢盡情地享樂,沉醉在花天酒地之中,再不想去勞動了。
不久,幸福做完客又回到自己的處所去了。幸福走了之後,兩個哥哥由於不知疲倦地辛勤勞動,還是繼續過著幸福的生活。而老三呢,卻把所有的家產輸光了。就是這樣,老三還不願意去勞動,反而怪罪於幸福,還消毀幸福。最後,他終於墮落成為一個無家可歸的流浪漢。
可見,要想得到幸福,就要辛勤勞動。
皮休嗄木
皮休嗄木是一位有名的工匠。
皮休嗄木有個兒子,他向父親學習手藝。他剛學到一點手藝就滿足了,覺得自己有了很大的本事,驕傲起來,不想再繼續學下去了。
有一天,皮休嗄木對兒子說:“這樣吧,我們父子兩人,各自做一對飛翼,我們駕著飛翼到天上,看誰升得高,又降得快,好嗎?”
不等父親說完,兒子十分自信地回答:“好,比比看。”
飛翼做好了。父子各駕著自己做的飛翼騰空而起,簡直像兩隻高翔的白鶴一樣。
兒子飛得確實比父親還高,在天上哈哈大笑,十分得意。開始下降了。皮休嗄木把安裝木羽的木釘摘下一個,降落一段;摘下一個,降落一段,……木羽不斷地減少,皮休嗄木慢慢地降落,終於安穩地降到了地麵上。
可是,兒子在天上,轉來轉去,怎麼也降不下來。眼看著父親降到了地麵,他真的著急了,心慌意亂,不知怎麼辦才好,一下子拔掉了雙翼,他像一塊石頭一樣從天上落了下來,結果摔死在地麵上。
所以,門巴族俗語說:“做事不懂要問父親,走路不快要尋駿馬。”
鐵匠和小孩
數九寒天,滴水成冰。鐵匠在熊熊的爐火前甩著大錘。幹了一會,他隻覺得渾身燥熱,便脫去外罩。正在這時,他妻子抱著剛滿周歲的兒子來了。
“嘿!”鐵匠嚷道,“天氣這麼燥熱,還給他穿這麼多?”說著,動手脫去孩子的棉襖。
又幹了一會,鐵匠仍覺得燥熱,但可憐的孩子,已凍得瑟瑟發抖起來。
妻子在一旁哀求道:
“孩子他爸,什麼時候給孩子穿衣服呢?”
“穿衣服?”鐵匠吼道,“你看我滿頭大汗,孩子還要穿衣服嗎?等我打好了鐵,感覺身上冷的時候,就會給孩子穿衣服的!”
害人終害己
很久以前,有個長得十分英俊的年輕盜賊來到一戶農家開始行竊,恰巧這家隻有一個年輕的小媳婦守門。這個媳婦看見強盜長得如此英俊,就拿一把長刀給那個強盜,要他把自己的丈夫殺死。強盜殺死她的丈夫後,她就和強盜結了婚。
一天,她和強盜去趕集,買了一些肉,預備到河邊煮著吃。可是到了河邊後,媳婦看見河裏有魚,就把肉放到岸上,又去河裏捉魚,但魚又沒有捉到,於是又去拿肉。當她去拿肉時,肉又被狗銜跑了。結果,肉也沒吃到,魚也沒捉到。
強盜見了,非常生氣,就說:“你這個三心二意、不專一的人,既然你能讓我把你丈夫殺死,那麼我也難免有個好下場。”說著,強盜舉起長刀結束了小媳婦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