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探秘(2 / 3)

發現隕石裏的生命

1806年,瑞典化學家貝爾采留斯在法國隕落的“阿列”隕石中首次發現有機化合物,進而成為前所未有的碳球粒隕石的收藏創始人。近百年來,許多科學家對碳球粒隕石進行有機化學研究。然而在此期間,對隕石中有機化合物起源問題的爭論也從未停止過。一些科學家認為,隕石中的有機物是非生物起源,即通過有機途徑產生於無機物中。

我們會發現,當今的天文學家能列舉出許多極複雜的有機化合物,它們可能是未來生命的“半成品”。這些有機化合物都是在宇宙中被發現的,它們都是無機起源。還有的科學家認為,隕石中的有機物就是地外生命存在的證據。有關這一問題的爭論迄今尚未停止。

隕石帶來的太空信息

目前,除從月球取回的少量岩石外,隕石是我們可以拿到手的惟一地外固體物質。弄清各類隕石的身份有很重要的科學意義。

隕石是太陽係中最古老、最原始的天體物質,它的年齡與地球相當,約為46億年,而地球上現存最古老的岩石也隻有39億年,因此隕石是研究地球形成及生命起源不可多得的活標本。

例如,我國南京天文台的隕石專家王思潮,在於1983年落到我國陝西寧強縣的隕石中發現了有機物,引起了世界天文界的關注。因為這不僅意味著地球之外存在著生命的痕跡,而且表示著地球生命起源的另一種可能:隕石等外星體把生命有機物從太空帶來,這些生命的“種子”在地球上獲得適宜的環境得以發展演化,從而形成地球上的生命世界。

南極隕石中的生命奧秘

從太空落到地球上的隕石,如果有落入南極的,就會被嚴嚴實實地深埋在冰雪之下。因此,它們不會風化變質,改變它那原始的麵貌,因此也備受科學家的重視。

南極洲的隕石非常豐富,近20年來,科學家已經在那裏發現了五六千塊隕石,大大超過了其他各洲數千年來采集到的隕石數總和。

科學家在對南極隕石的研究中,發現了幾塊高含量的碳質球粒隕石,其中含有兩種氨基酸。一種是地球生物體上存在的氨基酸,另一種是地球自然界中未曾發現過的。於是,有些人對這個重要發現提出懷疑。他們認為,這些氨基酸很可能是受地麵汙染後產生的。

氨基酸是蛋白質的基本構成材料,也是生命存在的最基本因素。

有人很早就提出,如果南極隕石上真含有氨基酸,地球上的生命,或許就是當年這些隕石攜帶進來的有機物質在海洋裏經過億萬年的化學變化過程而誕生的。而地球外有氨基酸存在,說明地球外一定有外星生命和外星人存在。

南極隕石中存在的奧秘或許就是地球生命起源的奧秘吧!

探索南極上空的臭氧層破洞

數年前,有科學家驚奇地發現:在南極大陸上空大氣同溫層中的臭氧層出現了一個神秘的大“窟窿”,這消息震驚了全世界。

大家知道,臭氧層對人類的生存是極其重要的。沒有臭氧層,地球上的一切生靈將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一樣。科學家們設想,如果人類居住地上空同溫層的臭氧層也出現破洞的話,那麼皮膚癌患者的人數將直線上升,人類甚至將會毀滅。

究竟臭氧層破洞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1987年8月,美國太空總署實施“南極飛行實驗”的計劃。飛機先後進入南極臭氧層破洞12次,每次飛行數小時,采集了大量空氣樣本。之後,科學家們對采回的空氣樣本進行了分析研究,結果證明:南極上空臭氧層破洞的麵積正在逐步擴大,氟氯化碳的產生與臭氧層的破壞有非常密切的關係。

臭氧層一旦遭到破壞,將無法修補。由此,科學家們呼籲禁止或盡可能減少氟氯化碳的生產和使用。

修補臭氧洞的辦法

臭氧層被破壞,這就好像天“漏”了一樣,對人類是個極大的威脅。國外的科學家們提出了種種設想。

由於氯原子對臭氧有極大的破壞作用,所以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沃思教授提出:從陸地向高空發射強大的電波,利用電場加速高層空間的微量等離子中的電子運動,靠衝擊電離使電子增殖,增殖的電子可使氯原子通過吸收電子轉變為帶負電荷的氯離子。由於臭氧本身具有較強的正電性,容易變成負離子,因此,二者相互排斥,難以結合,這樣就大大減少了氯原子對臭氧的破壞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