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熱水湖的成因到底是什麼呢,還有待研究。
為何黃河拐九十九道彎
黃河以它誇張的曲折度而聞名於世,因此它有“黃河九十九道彎”之說。
黃河在青藏高原上,就繞著積石山,做了一個180度的大回環。到了甘肅以後,它沒有按照通常的習慣向東流,而是舍近求遠,繼續北上,流到內蒙古鄂爾多斯高原兩側,先向北,後向東,而後向南,又來了個180度大回環,在陝西的潼關拐了一個90度直角,向東奔入大海,形成一個巨大的“幾”字。
黃河河道的走向有兩處令人不解。一處在陝西與甘肅的交界處,這裏,黃河本來可以自西向東流進渭河,卻被一座不高的山嶺——鳥鼠山分隔開來。另一處在內蒙古托克托(即河口鎮)以東到涼城一線,這裏黃河本來可以順直地向東流入永定河上遊的洋河,再流往天津入海,卻偏偏南下,繞了一個很大的彎子。
因此,人們推測,在遙遠的古代,黃河可能是從渭河東流入海的。與此同時,還有另一條河流繞過鄂爾多斯高原,在托克托向東流入岱海盆地,進入永定河上遊的洋河,在天津流入渤海。
人們推測,大約在距今2000多萬年到500萬年的新第三紀時,黃河本來是沿著它的支流洮河上溯,再穿過鳥鼠山,進入渭河的。由於後來鳥鼠山一帶發生地殼抬升,阻斷了古黃河上遊與渭河的聯係,它隻好改道北上,流入當時的另一條河流,也就是今天的黃河。至於托克托黃河彎曲的原因,大概也是地殼運動造成的吧。但所有的一切都隻是推測,沒有一個可以確切的證據,以至直到今天黃河為什麼有九十九道彎也仍是一個謎。
黃河“幾”字形的成因
黃河有一個令人十分注目的特點,就是在流程中形成一個大大的“幾”字形,在世界萬千條河流中,獨樹一幟。黃河為什麼是“幾”字形呢?這要從河流為什麼總是彎彎曲曲的以出發點來解釋。
其實,每一條大的河流都是由一條主流和若幹條支流組成的。河流裏的水,主要來自天上的雨水,此外,還有地麵水和地下水注入河流中。這樣,每一條河流剛開始形成的時候,就不會是筆直的。河水所經之處,左右兩邊的流速也不會完全相等,有的地方河岸坍了一些變寬了,有的地方則被樹木、石頭或其他雜物堵塞,流速都會發生變化。另外,河流兩岸的組成物質也是有差異的,有的堅固,有的不堅固。種種因素,都會導致河床彎曲。
黃河的彎曲也不外乎以上的原因。但黃河能成“幾”字形彎曲,則有它獨特的原因。大約在50萬年以前,黃河流經的地方並沒有大河,隻是一些湖泊和小河,像星星一樣密密分布。大約5萬年之前,陸地大變動,先是秦晉高原的小河和湖泊串通起來,形成南北走向的一條大河,又向北伸展切開了分水嶺,和內蒙古至寧夏的一段東西走向的河流彙合,形成一條“Z”形河流。不久,“Z”形河流不斷壯大,並以更大的聲威向上遊發展,打通了賀蘭山和桌子山之間的一些小河,把寧夏一帶的水係納入黃河。這樣,“幾”字形就基本形成了。後來,又經過漫長的曆史變遷,形成了今天這條從巴顏喀拉山發源而到山東省墾利縣入海的大黃河。這個“幾”字形,卻一直保持著,沒有改變。
瓦塔湖零下70℃為什麼不結冰
瓦塔湖位於南極洲的萊特冰穀裏,雖然湖麵常年冰封,寒氣逼人,可是湖泊深處卻大不一樣。
瓦塔湖表麵冰層下的水溫是0℃左右,隨著深度的增加,水溫逐漸增高。水深15~40米處水溫為7.7℃;40米以下的深處,溫度升得很快,距湖麵60米處,有一層含鹽很大的鹹水層,溫度達到27℃,比表麵冰塊的溫度高47℃。極地考察隊員把瓦塔湖稱作地下“暖水瓶”。
人們認為地下也許有地熱活動。可是,國際南極幹穀鑽探計劃實施以後,人們發現地底下不但沒有地熱活動,而且湖底沉積物的溫度要比湖水溫度低很多,這說明湖底沒有地熱活動。
美國和日本的南極考察者認為,熱源來自太陽。
瓦塔湖冰層很厚,而且湖水潔淨。陽光照射透明的湖水,把湖底的水曬成溫水。由於湖底水含鹽量高,能夠很好地積聚熱能;上層的淡水層像條棉被,蓋在上麵,湖麵的冰層又像密封的保暖床,使溫水得到保暖。
但是,如果真是這樣的話,像瓦塔湖這樣的“暖水瓶”在南極不止一個,而事實並非如此。所以很多人不讚成這種說法。瓦塔湖依然是個難解的謎。
岩石中的生物之謎
1818年,地質學家克拉克博士為尋找化石,挖洞至2英尺深時,在岩壁上發現一批海蠑螈的活化石,它們與當地生存的種群不同。其中有三隻保存得很好。克拉克小心地把它們從岩石上取下來,放在紙上,在陽光下曬,這種蠑螈居然活動起來。其中兩隻很快便死去了,第三隻卻看上去生命力很旺盛,克拉克把它放進水池,這小家夥很快便逃得無影無蹤了。
1851年,法國布盧瓦的一位工人從一塊重14磅的燧石中挖出一隻蟾蜍,人們發現蟾蜍在呼吸,並跳出凹窩想逃走。工人們把它逮住,連同凹窩送往當地的科學團體,被安置在地下室的青苔床上。黑暗中,這小動物躺著,一動不動,一有光亮,它便想跑。如果把它放在燧石的邊緣,它便鑽回到自己的窩裏,把腿放在身體下麵,並特別留神那條初次移開燧石時受過輕傷的腿。
修築聖迪茲——南希線鐵路時,一批法國工人在半亮的燧洞裏劈開一塊巨大的侏羅紀石灰岩,突然岩石中跑出一隻怪物。隻見這怪物伸了伸翅膀,深沉地嘎叫了幾聲,便倒在他們腳前死去。這隻翼長10.7英尺的動物的膜狀翼旁長有四條腿,似蝙蝠。長爪,嘴裏有兩排尖齒,皮似黑膠,厚且多脂。怪物立即被當地的一位學古生物的學生斷定為翼手龍。
岩石中為什麼能有活動物呢?這可是一個難解的謎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