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1 / 1)

後記

後記

這個故事算是我的第一部長篇(還是中篇?)故事。沒有這方麵的經驗,所以若是有什麼錯漏以及寫作上的什麼問題,拜托請指出來,我好學點東西。^_^

關於馮良

寫這個故事的時候,我盡量采用的是鄭三的視角。

我們認識一個人,往往就是從膚淺到深厚,所以盡管設計好了馮良的個性,最初出場時候,還是以商人,書生的身份出現居多。畢竟人在陌生人麵前,肯露出真性情的少見,何況馮良的職業注定他必須油滑世故。直到鄭三那句違背常規的話,才開始激出馮良的真性子。

開始沒有人喜歡馮良的時候,我還是很孤單的。。。

關於感情

至於感情的變化,也都是在不知不覺中進行的。這個也該是符合常理。馮良從最初的憤怒好奇找場子,到覺得這人不錯,原來他是真心,可以考慮,最後決定,也是挺長的過程。其中關鍵已經通過馮良與趙仲儒的對話提到了。如果還不夠清晰,那也就這樣罷。反正我們永遠無法了解別人心中如何想的,隻要是知道他是真心就夠了。

鄭三這人也未必是一往情深的,從最初的隻是**,到覺得這人好玩,基於責任救他,到患得患失,最後終於明白不是自己想要什麼就能得到,明白人不隻是吃飯睡覺過日子的道理,也是一段路程,不過是一直見他走著,便覺得更合情合理一些。

關於背景

這個故事我設定的是五代結束到北宋初期的背景。因為實在沒曆史常識,就沒敢說明了。我已經盡量注意了當時存在的作物和生活習俗,還有經濟發展之類的事情。不過要是還有錯漏的地方,那也沒辦法。^_^

賀謹和趙仲儒呆的地方,設置為北漢和後周的交界處。曆史上有兩次北漢進攻後周,趙匡胤的陳橋兵變確實是以北漢同後周交戰做借口的。至於代州城頃刻翻覆易手,就是我編的了。。。我想亂世中,這樣的事情也許真的存在過,誰又知道呢。

關於感謝

還要說的就是回複,我不是很擅交際的人,每個回複我都認真看過,不過實在不知怎麼招呼。隻想著,既然來回複必然是肯看我文的,也就努力多更一些文來回應。如果冷落的哪位大人,這裏說聲抱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