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牛彈琴(2 / 3)

後來,曹操果然下令退兵。曹操知道楊修又一次猜中了自己的心思,終於下了決心,以擾亂軍心的罪名把他殺了。

楊修的父親楊彪得知楊修被曹操殺了,心中十分悲痛。有一次,曹操見到楊彪,問他為什麼最近瘦得厲害,楊彪回答說:“漢武帝的近臣金日蚩為免後患,殺死了自己的兩個品行不端的兒子,我很慚愧自己沒有金日蚩那樣的先見之明,但我終究還是懷有母牛舔小牛那樣的親子之情,所以才瘦得這麼厲害。”

曹操聽了楊彪的話,心中也產生了一絲愧疚。

妄自菲薄

【釋義】妄:胡亂地。菲薄:小看,輕視。形容過於小看自己。

【出處】三國·蜀漢·諸葛亮《前出師表》。

三國鼎立時期,蜀國丞相諸葛亮幫助劉備打天下,建立蜀漢政權。劉備死後,劉備把劉禪托咐給諸葛亮,諸葛亮決心履行對劉備立下的諾言,輔佐劉禪統一天下,興複漢室。為此,他竭盡全力籌劃北伐曹魏的事宜。

劉禪沒有治國的才能,也胸無大誌。這使即將率軍出征的諸葛亮甚為擔憂。出征前夕,他寫了著名的奏章《前出師表》。在文中有一段的大意是:

“先帝辛辛苦苦創下的事業,還沒有最終完成,先帝就不幸早逝了。如今,魏、蜀、吳三國鼎立,比較起來蜀國的力量最弱,這真可以說是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候。但是,蜀國的文官並沒有在朝廷上混日子,蜀國的武將們也都忠於職守為你拚命。大家之所以自覺地這麼做,是為了報答先帝的恩情,不辜負先帝對大家的囑托。所以,你應該發奮圖強、振奮精神,萬萬不能夠妄自菲薄呀!”

朽木難雕

【釋義】枯朽的木頭難以雕鑿。比喻不堪教育,無法造就。

【出處】春秋·孔丘弟子《論語·公冶長》。

宰予是孔子的學生,他口才極好,說起話來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孔子以為宰予是一個有出息的人,但沒多久,他懶惰的毛病便暴露了出來。

一天,孔子給學生講課。宰予卻在房裏睡大覺!學生們聽說宰予大白天還睡覺,哄堂大笑。孔子歎了一口氣,傷感地說:“腐爛的木頭是雕刻不得的(朽木難雕),糞土似的牆壁是粉刷不得的。宰予是一個言行不一的學生,從他那裏我得了教訓,要改變一下態度,再聽別人的話的時候,我要考察他的實際行為,絕不能再以言取人了。”

孔子明白了宰予是個什麼樣的人,從此以後再也不喜歡他了。

機不可失

【釋義】表示時機難得,不可錯過。

【出處】後晉·劉馪等《舊唐書·李靖傳》:兵貴神速,機不可失。

唐朝初期的軍事家李靖,為李淵建立唐王朝出過力。李淵當皇帝後不久,李靖上書平定長江中遊地區稱帝的蕭銑。李淵采納了他的計策,任命他為領軍總管,並作為李淵的堂侄李孝慕的副手,率軍前去討伐蕭銑。

公元621年八月,唐軍隊伍開抵夔州。蕭銑以為正值秋汛期間,江水上漲,唐軍不敢進入危險的三峽地區,因此不作任何防備。

唐軍將領中,對是否要在此時渡三峽也看法不一。許多將領認為,在水漲時渡江太危險,希望等水位下降後再進兵。但是李靖認為,兵貴神速,現在時機難得,不可錯過。

李孝慕采納他的意見,決定進兵。蕭銑得知後,趕緊派部將文士弘抵禦唐軍。李孝慕打算出擊。但李靖考慮到文士弘是蕭銑的一員猛將,一時很難打垮他,建議等敵軍士氣衰落時再出擊。李孝慕不聽,親自率軍出戰,結果大敗而歸。

李靖冷靜地觀察敵軍的追擊,見敵人邊追邊掠奪大量物資,很不方便,他想如果此時反擊的話一定會反敗為勝,果不其然,李靖獲勝,並逼蕭銑在江陵城被圍時自殺。

權宜之計

【釋義】權:姑且。宜:適宜。指應付某種需要,暫時采取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