誇父逐日
【釋義】表示人們征服自然的強烈願望和堅強決心。也比喻不自量力。
【出處】《山海經·海外北經》。
從前,炎帝的後代中有個叫誇父的,誇父是個敢想敢幹的人,有一天,他忽然產生了一個念頭,要去追趕太陽,和太陽賽跑。
他馬上付諸於他的行動,邁開他的長腿拚命地奔跑起來。在北方的原野上,朝著西方,他竭盡全力地跑著。跑呀跑呀,他眼看就快要追上了,太陽的光芒照著他,太陽的熱氣蒸著他,他感到口渴極了,就不停地喝黃河和渭河裏的水。他實在是太熱太渴了,很快就把黃河和渭河裏的水都喝幹了,而他還是沒有止住口渴。
誇父口渴難忍,但他還是要繼續追趕太陽。於是,他準備跑到北方去喝大澤裏的水。北方大澤在很遠的地方,誇父還沒有跑到目的地,就在途中渴死了。
誇父倒下了,但他手中的拐杖變成了一片枝葉茂密的桃樹林,桃樹上結滿了桃子,給過路的人們解渴。
死灰複燃
【釋義】比喻失勢者重新得勢。
【出處】漢·司馬遷《史記·韓長孺列傳》。
韓安國,字長孺,漢時睢陽人,原在漢景帝之弟梁孝王劉武手下當差,深得梁王器重。後來因事被捕,關押在蒙地監獄中,梁王多方設法,一時未能使他獲釋。
獄吏田甲以為韓安國失勢,經常侮辱他。韓安國怒道:“你把我看成熄了火頭的灰燼,難道死灰就不會複燃?”
田甲嘿嘿一笑,說道:“倘若死灰複燃,我就撒尿澆滅它!”
韓安國氣得說不出話來。
不久,韓安國入獄的事引起太後的關注。原來韓安國曾出力調解過景帝和梁王之間的矛盾,使失和的兄弟重歸於好,太後為此十分看重韓安國,親自下詔要梁王起用韓安國。
韓安國被釋放,得到了梁王的重用。獄吏田甲怕他報複,連夜逃走。韓安國聽說獄吏逃亡,故意揚言說,田甲如不趕快回來,就宰了他一家老小。田甲隻好回來向韓安國請罪。韓安國諷刺他道:“現在死灰複燃,你可以撒尿了。”
田甲嚇得麵無人色,連連磕頭求饒。
韓安國覺得自己一句話就把田甲嚇得如喪家之犬,很是愜意,後來韓安國非常寬容地放過了田甲,田甲感激不盡。
回光返照
【釋義】回光:指日落時由於陽光的反射作用,而使天空出現短時的明亮。比喻人臨死前突然精神振奮。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
賈寶玉把“通靈寶玉”弄丟後,一直魂不守舍。賈母和王夫人為了不讓賈寶玉傷心,決定把薛寶釵迎娶過門,嫁給賈寶玉。
其實,寶玉愛的是黛玉而不是寶釵。為了蒙蔽他,鳳姐出了個主意,對寶玉說娶的是林妹妹,並嚴令全府上下不準走漏風聲。
不料,黛玉從一個名叫傻大姐的丫頭那裏得知寶玉將娶寶姑娘,她難過得很,從此一病不起,鬱鬱寡歡。就在這天夜裏,離黛玉居住的瀟湘館很遠的一處院落中,寶玉在那裏同寶釵拜堂成親。進入洞房後,寶玉按捺不住興奮的心情,上前揭了寶釵的蓋頭,一看是寶釵,以為自己在做夢,第二天,他舊病複發,連飲食也不能進了。
寶玉成親那天,黛玉已經昏厥過去,隻是口中一絲微氣不斷。到了晚間,她又緩了過來,微微睜開眼,似乎是要喝湯水。這時,賈府大奶奶李紈見她略微緩了過來,心裏明白是已到了回光返照的時候,料她還能活半天,便先去料理一些事情。
一會兒,黛玉抓住丫頭紫鵑的手,使著勁說:“我是不中用的人了!你服侍我幾年,我原指望咱們兩個總在一處,不想我……”她說著,又喘了一會兒,閉了眼歇著。半天又說:“妹妹,我這裏並沒有親人,我的身子是幹淨的,你好歹叫他們送我回去!”
說到這裏,又閉上眼不言語了。那手卻漸漸緊了,氣息異常了起來,隻是出氣大,入氣小了。大家趕緊端水來給她擦洗。剛擦著,猛聽黛玉直聲叫道:“寶玉!寶玉!你好……”
她“好”字還沒有說完,便斷氣死了。
剛愎自用
【釋義】愎:固執。形容固執自信,不聽別人的意見。
【出處】春秋·左丘明《左傳·宣公十二年》。
春秋時期,鄭國是中原一個弱小國家,經常受到大國的侵擾。有一年,楚國國君楚莊王又領兵來犯。鄭國不是楚國的對手,隻好乞降議和,楚莊王同意了。就在這時,晉國出兵來救鄭國,領軍統帥是荀林父,副帥是先馲。荀林父見楚鄭已經議和,便決定收兵。
先馲反對荀林父說:“不行!我們晉國就是因為軍隊作戰英勇,才能稱霸諸侯。現在碰上敵人不打就撤回,這是膽小鬼。你們願意逃跑可以,但我絕不幹,那樣做不如死去!”說完,先馲就率領一部分軍隊渡過黃河,攻打楚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