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過年忙(2 / 2)

王氏一走,榮康堂的中饋就無人打理了。雖有蕭南的照拂,但沒個主事的主母終究也不像回事兒。

崔家雖是喪家,但過年時該送的節禮、該回的回禮,以及田莊、鋪麵的賬務等瑣事,都需要主母打理。

而蕭南呢,她手邊也有一大攤子的事兒要處理,如今又加了個積微學院,愈加忙碌,即便有能幹的管事娘子幫忙,她也偶有忙不過來的情況。

再加上榮康堂終歸不是自己的地盤,蕭南也不想牽扯太多,於是在王氏臨行前,委婉的表達了自己的意思:偶爾幫忙可以,但要全麵負責,她分身乏術。

王氏也明白,她之前讓蕭南幫忙,並不是真要蕭南挽袖子幫她管家,不過是用她來壓製大夫人罷了。

如今她和大夫人都要回洛陽,那榮康堂的中饋還真要托付個更穩妥的人才是,要知道,她這一走,可是要走三年。一開始沒選好人,後頭有讓她心煩的呢。

想了想,王氏最後決定把榮康堂交給韋氏。

一來,韋氏與王氏關係不錯,且是榮康堂名正言順的嫡次媳婦;

二來,韋氏人很聰明,且極有自知之明,她清楚自己的崔家的身份,斷不會借著管家的時機安插親信,做些貪汙公中財物的事兒;

三來嘛,王氏與崔彥伯一走,府裏做主的便是崔叔伯,把內務交給崔叔伯的娘子,也在情理之中。

相通了這些關節,王氏先謝了蕭南這段時間的辛苦,重新拿回對牌、賬冊、鑰匙等物,接著她又轉去拜托韋氏,不管是真是假的,妯娌兩個推讓了一番,韋氏半推半就的接下了那些東西。

現在,處理榮康堂庶務的便是崔叔伯兩口子,一個主外,一個主內,夫妻兩個忙得不亦樂乎。

“郎君,永安郡公要舉行昏禮了,如何隨禮,要不要跟隔壁商量一二?”

韋氏算完一天的賬目,脖子都有些酸了,不過現在不是歇息的時候,她手頭上還有一堆請柬要處理呢。

崔家是喪家,不能赴宴,可是親朋故舊家裏有事兒,他們人可以不去,但隨禮必須照舊送去的。

崔叔伯也在外頭忙了一天,眼瞅著要過年了,各處莊子上的莊頭也開始陸續往京裏送一年的盈餘和年禮,過去這些事兒都是崔彥伯倚重的大管家負責,現在那管家跟著崔彥伯夫婦一起去洛陽了,接收銀錢和年禮的,就隻能是崔叔伯這個臨時管家了。

他揉了揉有些酸脹的睛明穴,一時沒反應過來,反口問道:“永安郡公?是哪位?”其實他想知道的是,這位貴人跟崔家有何關係。

韋氏知道夫君是忙壞了,不顧自己的酸痛,忙上前來幫丈夫揉捏肩膀,湊到他耳邊輕聲嘀咕:“郎君真是忙暈了,竟忘了永安郡公?他是魏王的嫡長子,兩個月前剛被聖人封為永安郡公,且給他賜婚蘇氏,這個月初八正式舉行昏禮呢。”

崔叔伯一怔,旋即想了起來,可不是,魏王府的大郎定了太子妃的娘家侄女,定親的時候,老相公尚未離世,他還跟著大兄去魏王府吃過喜酒呢。

隻是,父親臨行前曾反複交代,他們崔家隻忠於聖人,哪怕太子是下一任聖人,崔家也不會貿然相助,更不用說一個被世人寵壞了的魏王了。

偏魏王長子又定了太子妃的侄女,若是送去的賀禮太薄了,又可能得罪蘇家,繼而引得太子不快。

崔家可以不摻合皇子之爭,但也不能隨便得罪皇子呀。

想了想,崔叔伯點頭道:“唔,我想起了……至於賀禮,唔,這樣吧,我晚上去問問八弟。”小八是太子的心腹,太子有什麼計劃,小八最清楚。

被崔叔伯兩口念叨的小八崔幼伯童鞋,此刻也正在跟蕭南忙著年終算賬。

過去,崔幼伯不喜歡弄這些庶務,但自從認識到自己過去犯下的錯,以及長子漸大後,崔幼伯深刻明白到‘錢不是萬能的,但沒錢是萬萬不能的’道理,畢竟收買人、培養心腹眼線什麼的都需要錢呀,他可不想連自家具體有多少家底都不知道。

是以,今年他破天荒的提出要幫蕭南一起整理賬目。

但習慣真心不是一天兩天能改變的,望著堆成小山的賬冊,崔幼伯隻覺得太陽穴突突的跳,腦門上的青筋都要蹦起來了。

饒是如此,他的好娘子還不懷好意的笑道:“郎君,這隻是京城的產業,洛陽、解縣、東海等處的還沒有送過來……”

他心裏的小人不由得哀嚎:唉,丁憂不得安靜,過年也不得清閑呀。

崔幼伯並不知道,相較於外頭那些亂七八糟的事兒,他家裏的這點子賬冊真心不算什麼,不過,他很快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