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尾蛇導彈是受到響尾蛇頰窩構造的啟發製成的嗎?(1 / 3)

響尾蛇導彈是受到響尾蛇頰窩構造的啟發製成的嗎?

“響尾蛇導彈”是模仿響尾蛇頰窩構造而製成的。

響尾蛇的頰窩內有一層僅25微米厚的薄膜,薄膜上分布著神經細胞的神經末梢,像無線電的熱敏元件,對溫熱變化感受的靈敏度非常驚人。它不僅能感受到周圍氣溫0001℃的變化,而且還能判斷發出熱量動物體的位置。

科學家們從響尾蛇頰窩的功能得到啟示,經過多年的研究,模仿蛇類頰窩的構造製造了響尾蛇導彈。這種導彈對熱度極端敏感,有紅外線自動跟蹤製導係統,發射後能尋找追蹤噴氣機尾部噴管及飛機機身輻射的紅外線,直到擊中目標為止。

但由於響尾蛇導彈隻對熱度敏感,所以,當追蹤的目標突然急轉彎時,導彈就會朝著太陽的方向飛去。

[我還想知道]

美國海軍首先裝備了名為“獵鷹”、“毒劑”的具有紅外線自動跟蹤係統的導彈,用於從海麵到5萬米以上高空中,搜索和擊毀敵方高性能的飛機。

蘇聯的“環礁”、德國的“毒蛇”、以色列的“蜻蜓”等都屬於這類利用紅線尋找目標的導彈。

飛魚導彈是受到飛魚

的啟示而發明的嗎?

飛魚導彈是受飛魚的啟示而發明的一種空艦導彈。在熱帶海洋裏,生活著一種會飛的魚。當它被金槍魚等敵害追趕時,會躍出水麵8~10米高,以大約每秒20米的速度滑翔150~200多米距離,甚至有時貼著海麵作長距離的超低空飛行。

現代海戰中,由於艦艇裝備有眾多的觀測雷達,導彈飛行過高很容易被敵方發現。為了達到“隱身”的目的,法國模仿飛魚的飛行,研製了一種超低空飛行的空艦導彈。這種導彈發射後,掠海麵飛行,對方雷達難以發現,如同一條大飛魚,故取名為“飛魚”導彈。

[我還想知道]

在1982年的英阿馬島之戰中,阿根廷飛機采用超低空飛行巧妙地躲過了英國艦艇雷達的觀測,神不知鬼不覺地接近目標,一舉擊沉了被稱為“皇家海軍驕傲”的英現代化驅逐艦“謝菲爾德號”,以及大型運輸船“大西洋征服者號”。

飛魚導彈除了從飛機上發射以外,還可以從艦上、陸地上以及潛艇上發射,但都是用來攻擊軍艦的。

智能導彈也能自己思考嗎?

智能導彈是模擬人的大腦機能製造出來的導彈,用以代替人的某些智能去完成戰鬥任務。它會觀察、能思考、能自動尋的。

這種智能導彈如果是對空導彈,它能識別敵我飛機;如果是反坦克導彈,它也能分清敵我;如果是反艦導彈,它不僅能識別敵我艦隻,還能分辨出所要攻擊的艦隻類型,以自動選準對我威脅較大的目標實施攻擊。

智能導彈之所以能分清敵我,自動選準攻擊目標,是因為導彈體內安裝了仿人腦的人工智能微型電子計算機和圖像處理裝置。它把從導彈視覺傳感器得到的圖像,同貯存在數據庫中的已知的武器圖像進行比較,就能識別出敵我和選定攻擊目標。比如反艦導彈,在進行導彈設計時,將敵國已經服役或將要服役的軍艦形狀及圖像,變成電子信號存在計算機裏。當導彈發射出去後,麵對各型艦艇,彈體內的計算機存貯器能把光傳感器(或視覺傳感器)看到的艦艇圖像檢索出來“對號入座”,於是便能明察秋毫,及時正確地找準打擊目標。

[我還想知道]

非智能導彈發射後還需要操作手製導站進行遠距離指令操作,一旦失去控製後,導彈便要喪失目標和飛行方向,而智能導彈能克服這一缺點自動尋的。

有一種叫“黃蜂”的智能導彈,主要用來“蜇”坦克,是坦克難以招架的新對手。

軍用飛機的設計、裝備和使用

是根據執行的任務而定嗎?

現在全世界有多少軍用飛機?有一個統計材料說,軍用飛機已超過了十萬架,其中美國占了十分之三。

當今世界上的軍用飛機有如下特點:

飛得快。最快的飛行速度已經是音速的三倍,一分鍾60公裏左右;

飛得遠。借助空中加油的辦法,飛機可以不停地飛到地球的任何一個地方;

飛得高。最高的可以飛到35000米的高空;

也能飛得低。低到離地麵隻有三五十米,貼著樹梢呼嘯而過;

轉彎抹角,機動性能好。低空慢速盤旋最小半徑約450米,轉彎角速度最大已經達到30度/秒。

當然不是同一架飛機既能飛得最快又能飛得最遠,還能飛得最高最低。飛機的設計、裝備和使用,是根據執行什麼任務來定的。此外,飛機的維護、更換機件,現在也變得簡便了。重要部件采用單元體結構,發生故障可以按單元調換。就像搭積木一樣,哪一塊不要,就把哪一塊搬掉,換上另一塊。有的軍用飛機更換一台發動機,三個人一小時就可以完成。作戰準備的時間大大縮短了。

[我還想知道]

飛機已經有了近百年的曆史。第一架用發動機驅動的載人飛機,是美國萊特兄弟在1903年研製成功的。1914年,飛機正式用來打仗。

一些保障己方作戰安全的飛機發展起來了,它在空軍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像電子對抗機等,現在就幹脆把它歸入作戰飛機範疇了。

導彈因不同的分類方

式而種類繁多嗎?

發展迅速的導彈種類可按多種方式劃分。

從作戰意圖分,有戰略導彈,戰役導彈,戰術導彈。

從飛行的方式分,有巡航導彈,彈道導彈。

從作戰的方式分,有反坦克導彈,防空導彈,反潛導彈,反彈道導彈,攔截導彈等。

從射程分,1000公裏以內的叫近程導彈,1000公裏以上、3000公裏以內的叫中程導彈,3000公裏以上、8000公裏以內的叫遠程導彈,射程在8000公裏以上的叫洲際導彈。

從發射點和目標關係位置分,有地對地導彈,地對空導彈,岸對艦導彈,艦對地導彈,艦對艦導彈,空對地導彈,空對艦導彈,空對空導彈,等等。

從戰鬥部件裝藥分,有常規導彈,核導彈和化學導彈等。

從使用的推進劑分,有液體燃料導彈,固體燃料導彈和固體、液體混合燃料導彈。

[我還想知道]

導彈從控製導引方式分,有自主式、尋的式、波束式、指令式、圖像匹配式和複合式。

導彈從所用的物理量特性分,有無線電、紅外、激光、電視、雷達和複合製導等方式。

為導彈裝上多彈頭的目的是

避開反導彈武器的攔截嗎?

隨著遠程彈道導彈的出現,專門攔截彈道導彈的反彈道導彈武器也相應發展起來。為了對付這種防禦武器,避開反導彈武器的攔截,人們又為戰略核導彈裝上了威力更大的多彈頭。

多彈頭就是在一個母彈頭(又稱母體或母艙)內裝放一簇(幾個至十多個)小的子彈頭,當母彈頭飛到一定高度後,就將這一簇子彈頭放出,它們便各自奔向預定的不同目標。

使用多彈頭比單彈頭有如下幾個優點:一是由於彈頭多,敵方的反導彈難以同時攔截所有來襲的子彈頭,從而提高了突擊能力;二是在總威力相同的情況下,如果每個子彈頭的落點控製得好,就能使它們有效地殺傷破壞各自的目標,這樣,多彈頭總的殺傷破壞威力要比單彈頭大;三是彈頭多,就可靈活使用,即可集中攻擊一個戰略目標,也可以同時攻擊幾個不同的目標和軍事設施。

[我還想知道]

多彈頭也有其不足之處,這就是它的技術較複雜,可靠性較低,命中率不高。

MX洲際導彈的投擲重量大,可攜帶10個性能先進的分導式高彈頭,而且命中精度高。

雲爆彈因呈雲霧狀發

生爆炸而得名嗎?

雲爆彈裏麵裝的不是普通的固體炸藥,而是一種易燃、易爆而且沸點又很低的環氧乙烷液體。這種液體很容易揮發到空中,與空氣形成一種遇火就發生爆炸的雲霧,實際上是一種液體炸藥。因此,這種炸彈的學名叫做“燃料空氣炸藥炸彈”。又因為它是呈雲霧狀發生爆炸的,所以也稱作“雲爆彈”。

這種能爆炸的雲霧,比重比空氣大,所以,能像水一樣向低處流動。用它來破壞地下工事、導彈發射井、坑道、山洞等敵方的軍事設施是最合適的。

雲爆彈爆炸時,能產生像台風一樣猛烈的衝擊波,比普通炸藥產生的衝擊波大很多,而且作用的時間長,所以它破壞建築物的力量就很大,像掀起一股巨大的氣浪一樣,因此又有人把雲爆彈叫做“氣浪炸彈”。

由於雲爆彈是利用空氣中的氧作氧化劑進行爆炸和燃燒的,因此它爆炸後,在爆炸點周圍地區將會發生長達三四分鍾的暫時性的缺氧現象。這樣,受到襲擊的人由於呼吸不到空氣中的氧氣,感到憋氣難受,往往會抓破喉嚨掙紮,最後窒息而死。它的另一個別名——“窒息彈”就是由此而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