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靈頓見肉搏戰一時未分勝負,便立即派騎兵上山增援,見勢不妙的拿破侖也趕緊投入了兩個騎兵旅。法軍居高臨下,如猛虎下山般撲向英軍,殺得英軍人仰馬翻。
英軍受到連續的猛攻之後,傷亡極其慘重,幾乎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就在這時,布呂歇爾趕來了。麵對仿佛從天而降的英軍,法軍來不及還擊就一排排地倒下了。
忽然,普軍也從側麵對法軍發動進攻。普英兩麵夾擊,法軍陣腳大亂,同時傳來格魯希全軍覆滅的消息,拿破侖徹底絕望了,決定放棄再戰的想法,悄悄向巴黎退去。滑鐵盧一戰,是拿破侖命運的轉折點,他終於被聯軍徹底擊敗了。
[我還想知道]
聯軍指的是俄、英、普、奧等國組織的反法同盟。
戰場上、談判桌上的勝利,使拿破侖成為人民心目中的勝利之神。1802年5月,拿破侖被投票選為終身執政。
約克鎮戰役是美國人民在獨立戰爭
中取得的最輝煌的一次戰役嗎?
美國取得了薩拉托加大捷後,國際形勢向著有利於美國的方向轉變。製別是法國,於1778年2月與美國簽訂了盟約,承認美國獨立,同時約定,一方不經另一方同意,不得與英國講和。
1780年7月,在久經沙場的著名將領羅尚博的統率下,一支6000人的法軍協同艦隊一道駛抵北美。1781年5月,另一支強大的法國艦隊在最負盛名的海軍上將德格拉塞的率領下開到了北美海岸。美國人民的戰鬥力量空前地壯大。
為了得到法軍的大力配合,以便使美國獨立,華盛頓決定按原計劃的第二步行動,選擇弗吉尼亞的約克鎮為決戰的戰場。
但這次行動是在絕對保密的狀態下進行的,絕大多數美軍官兵都不知道此行的目的地到底在哪裏,而華盛頓仍一再揚言要去攻打紐約。
華盛頓的巧妙部署果然收到了奇效,在美法聯軍南進的過程中,英軍始終被蒙在鼓裏。
9月1日,德格拉塞將軍率法國艦隊駛抵切薩皮克灣,封鎖了約克河的出海口。結果打得英軍大敗。這一海戰的勝利使聯軍掌握了約克鎮地區的製海權,為未來的決戰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9月28日清晨,美法聯軍從四麵開始向約克鎮進逼,包圍圈日益縮小。在聯軍的強大壓力下,康沃利斯被迫放棄了城市外圍的陣地,把軍隊全部撤入城內。到10月1日,聯軍已經完成了包圍,對英軍形成了關門打狗之勢。
10月9日下午5點鍾,華盛頓作為總司令被邀請去點燃總攻擊的第一炮。
約克鎮的敵軍陣地完全暴露在聯軍炮火的有效射程之內,康沃利斯已經陷入了絕境。
在16日午夜,康沃利斯開始實施他的撤退計劃。誰想部隊在渡河途中突然遇到了暴風雨,康沃利斯的最後一線希望也破滅了。
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康沃利斯終於在約克鎮地區宣布無條件投降。
約克鎮戰役是美國人民在獨立戰爭中取得的最輝煌的一次勝利。
雖然從戰爭史的角度來說,這次戰役的規模並不算大,但它卻足以使英國相信,用軍事手段是無法征服一個團結起來反抗他們的民族的。
[我還想知道]
在約克鎮戰役中,弗吉尼亞人民表現出了高尚的愛國精神和參戰熱情。他們不僅積極捐錢捐物,參加修築工事,幫助運輸物資裝備,而且還忍受了巨大的物質損失和人員犧牲。
弗吉尼亞州州長納爾遜先生是一位極富獻身精神的愛國者,自這場戰役開始籌劃以來,他派出了大批民兵前來助戰,並號召全州人民為戰爭作奉獻,他本人更是身體力行。
列寧格勒保衛戰的勝利打破了
德軍奪取列寧格勒的美夢嗎?
列寧格勒是蘇聯最重要的海港和重要的工業、文化中心。
1941年7月,希特勒就決定將列寧格勒和莫斯科夷為平地。8月底,西北方麵的德軍進逼列寧格勒。9月8日,德軍完成了對列寧格勒的包圍,並開始收緊夾攻的鐵鉗。
負責駐防此城的蘇軍統帥伏羅希洛夫徹底感到絕望,蘇軍士兵的士氣也極為低落。斯大林不得不重新啟用朱可夫,交給他死守住列寧格勒。
朱可夫上任後立即著手整頓士氣和紀律問題。他頒布命令,凡是失職者都要處決。
經過整頓,部隊的戰鬥力大大提高了,朱可夫精心製定了一個加強城防的計劃。蘇軍在最危險地段和戰略要地集中了大量的高炮、艦船,並調集兵力建立了縱深梯次防禦。
朱可夫的精心防禦有效地阻止了法西斯德軍的進攻步伐,這使希特勒大為惱怒,他下達命令猛攻列寧格勒,即使不能用武力取勝,也要用封鎖的辦法把城裏的人餓死,然後將城市摧毀。
為了加強防禦,朱可夫把全城分為6個防禦地段。每個地段都建立了以營防禦區為基礎的堅強陣地。此外,又組織了所有的婦女在全城修建路障,在城周圍挖防坦克塹壕。
由於固守列寧格勒的蘇軍做了充分的準備,所以盡管蘇軍在城市周圍某些地段發起的反攻未獲成功,但他們得以與進攻的德軍對峙達50天之久,打破了德軍從南北兩個方向夾攻以奪取列寧格勒的計劃。
德軍為了“徹底摧毀”列寧格勒,除了陸地上封鎖外,還進行了係統的炮轟和飛機轟炸。
到9月底,敵人終於相信,列寧格勒的防禦十分堅固,依靠現有兵力是無法摧毀它的。剩下的辦法隻有一個,那就是圍困列寧格勒,企圖使蘇軍喪失戰鬥力,不戰而勝。
可德國的企圖最終還是失敗了。1943年3月初,蘇軍開始全線反攻,終於結束了長達1年多的列寧格勒保衛戰。
列寧格勒保衛戰的勝利,其意義是空前的,它不僅堅定了蘇聯人民必勝的信心,打擊了德軍的氣焰,而且牽製了德軍大量的兵力,對其他方麵戰場形勢的轉變起了重要作用。
[我還想知道]
列寧格勒原叫彼得堡,是彼得大帝在1703年建立的“西方的窗戶”,此後一直作為俄羅斯帝國的首都。
德軍的空襲給守軍造成了極其困難的局麵。特別是糧食的需求狀況更加惡化。9月至10月,居民的麵包定量先後降了5次,10月20日降到最低限量,即高溫車間的工人每人375克,一般工人和技術人員250克,職員和兒童125克。
莫斯科會戰打破了希特勒“閃
電戰”不可戰勝的神話嗎?
1941年10月上旬,德軍知道列寧格勒是攻不下的。於是,集中了100多萬人、1700多輛坦克和1900門大炮,在空軍掩護下,又對莫斯科發動了猛攻。
斯大林又一次將這場關係蘇聯生死存亡大戰的指揮棒交給了朱可夫。
1941年10月30日,德軍發起了對莫斯科的總攻,企圖通過占領蘇聯的心髒而使這個社會主義國家一舉崩潰。
在莫斯科會戰最激烈的日子裏,朱可夫的嚴厲粗暴幾乎達到了無法讓人容忍的程度。
與此同時,莫斯科幾十萬居民不分晝夜地構築保衛首都的防禦工事。他們用雙手挖出了300萬多立方米土壤,建立起了一個頗為壯觀的環形防禦圈。
這種軍民同仇敵汽的團結精神,是蘇軍取得莫斯科保衛戰勝利的鼓舞力量和堅強支柱。
11月上半月,蘇德軍隊雙方都作了新的調整和補充,莫斯科附近一場更大規模的生死決鬥即將開始。
11月15日清晨,德軍從北麵、南麵、西麵對莫斯科發起了猛攻。
德軍人數雖多,可戰線拉得過長(長達1000公裏),兩翼的突擊部隊相距200公裏,兵力分散。而蘇軍則比較集中,可以集中局部地區的優勢兵力打擊敵人。
1941年12月6日早晨,朱可夫的西方方麵軍從莫斯科南、北兩麵開始了反攻,幾乎在同一時期,友鄰方麵軍積極配合,蘇德雙方展開了大規模的戰鬥。經過10天的激烈較量,使已經削弱和極度疲憊的德軍遭受了重大損失,在蘇軍壓力下節節後退。
希特勒得知德軍撤退的消息後大發雷霆,歇斯底裏地禁止前線部隊繼續後退,並答應補充部隊。
然而在蘇軍英勇無畏的進攻下,到12月底,德軍已經山窮水盡、走投無路了。
德軍在莫斯科戰役中的失敗,是德國法西斯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所遭到的第一次大失敗,它打破了希特勒“閃電戰”不可戰勝的神話,大大鼓舞了世界反法西斯主義的鬥爭。
[我還想知道]
莫斯科是蘇聯的首都,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中心。
朱可夫作為拯救莫斯科的英雄,在這場舉世聞名的戰役中名聲大振,被斯大林稱為“勝利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