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勝眼鏡蛇的密絕是咬住蛇頭不放嗎?(3 / 3)

鳥類都有清晨和傍晚鳴叫的習性,每當我們清晨走進公園或山林中,就會聽到悅耳、婉轉的鳥叫聲。它美化了大自然,給人類帶來了幸福和快樂。

[我還想知道]

雄鬆雞在吸引雌鬆雞時,總是炫耀地豎起長長尖尖的尾羽,鼓起位於頸下的氣囊,然後突然排空了氣囊,發出令人難以置信的像鞭子抽打的聲響。

小公雞長大後,在雄性激素的作用下,它的冠子會變得又紅又大。

如果給大公雞做變性手術,摘掉它的睾丸,它的冠子就會逐漸變小,顏色也會慢慢減退。

家鴨經人工馴化培育才失去了飛翔和孵卵能力嗎?

鴨子,有家鴨與野鴨之分。野生的鴨如綠頭鴨,雄性的頭部和頸部的羽毛呈亮綠色,所以人們稱它為“綠頭鴨”。家鴨是由野生的綠頭鴨經過人工長期馴化培育而成的。雄性家鴨的頭部和頸部羽毛雖然留有它祖先“綠頭鴨”的影子,然而,在人工飼養條件下,家鴨的身體變得肥大,體重增加,雙翅漸漸喪失了飛翔的能力。

家鴨一般采用人工孵化繁殖,或由“抱窩”的母雞代為孵卵。天長日久,家鴨喪失了自己營巢孵卵的習性。偶爾發現家鴨將一個個蛋埋入鴨棚的土灰中,但鴨子是不會“抱窩”孵卵的。另外,人們飼養家鴨,是為了吃它的肉和蛋。凡有孵卵能力的家鴨,產蛋就低,人們往往將它淘汰掉。這樣,經過人們的長期選育,家鴨便失去了孵卵的本領。

[我還想知道]

鵲鴨頭部很大,虹膜是金黃色的,它們終日沉默,隻在求愛時,發出溫柔的鳴叫。

長尾鴨是世界上潛水潛得最深的水禽,它可以潛到55米深。

人們用白鵝看家是因為它比狗忠誠嗎?

很早以前,在英國的許多地方,人們都習慣用狗來看家。然而狗也有很多缺點,如又饞又懶、不忠於職守等。後來人們發現白鵝很適宜看家。白鵝每天會像管家一樣保護主人家的東西,如果看到陌生人拿主人家的東西,或有形跡可疑的形象,就會立刻大叫起來,並作好搏鬥的準備,若陌生人仍不放下手中物品,即會飛撲上去,用嘴啄他,直到放下物品為止。

白鵝這種生性忠厚、靈敏過人、不論白天黑夜都一刻不停地守護家園的特點,迎得了人們的信任。所以,很多人都喜歡用忠誠的白鵝看守家園。

[我還想知道]

也許你見過母雞喂小雞的情景:老母雞帶領一群小雞,見到茶葉後就用嘴把茶葉啄碎,然後讓小雞自己啄食。

鴿子喂食與雞大不相同。當雛鴿出殼後,母鴿的第一件事,就是在自己的素囊裏製造供雛鴿吃的鴿乳。這是一種特殊的營養品,顏色微黃。喂食時,母鴿與維鴿口對著口,直到雛鴿吃飽為止。雄鴿的嗉囔也能製造鴿乳。在雛鴿出殼後,母鴿和雄鴿輪流擔任喂乳工作。到第二個星期,鴿子爸媽還會在乳汁中添加一些它們自己吃的、從胃裏吐出來的半消化的食物。兩周以後,幼鴿才改吃其它食物。這就是雛鴿把嘴伸進母鴿嘴巴裏的原因。

稱鴿子為“和平鴿”是源於《聖經》裏的故事嗎?

人們常把鴿子看作是和平的象征,還送其一個美名稱為“和平鴿”。其實,鴿子象征和平本源於《聖經》裏的故事。相傳上帝造出亞當和夏娃之後,地球上人丁興旺,但多惡行。上帝決定降洪水毀滅人類。諾亞是亞當的後代,沒有過失,上帝免其一死,令其乘方舟避難。

諾亞避難時曾三次放出鴿子。第一次鴿子很快返回,這表明洪水未退;第二次鴿子帶回一枚橄欖葉,這表明洪水正退,樹上長出了嫩枝;第三次鴿子再沒回來,諾亞知道四周平安了,災難已經過去。於是,後人就用鴿子和橄欖枝象征和平。

[我還想知道]

鴿子,也叫原鴿、野鴿子。成鳥雄性體長31厘米左右,雌性為29厘米左右,屬食植物性的鳥類。

鴿子的視力與記憶力十分驚人,能由遙遠的地方,甚至幾千裏遠飛回所居的鴿房。古代有家鴿傳書之說。

鳥會飛的最重要的原因是長有羽毛嗎?

鳥類是一種奇怪的動物,因為它們會飛。鳥是從爬行動物進化來的,鱗片變成了羽毛,羽毛不僅可以保溫,而且使鳥身體的外形成為流線型,在空氣中運動時受到的阻力最小,有利於飛翔。羽毛的一部分慢慢變大變長,成為翅膀,鳥上下扇動翅膀,產生了上升力和推進力,就可以在空中到處飛行了。

靠扇動翅膀產生的上升力是有限的,所以鳥類還要盡量使自己的身體變輕。所有的鳥嘴裏都不長牙齒,大多數骨骼中間都是空的,特別輕,整個骨架的結構特別精巧。一隻軍艦鳥重2公斤,全副骨骼隻有110克重,比身上的羽毛還輕。鳥的肺髒上還連有9個薄壁的氣囊,伸展到內髒各器官間和許多骨骼內,也能起到減輕體重的作用。

另外,鳥類的心髒強而有力,構造很適合飛行;鳥的胸骨上都有三角形龍骨突起,胸部肌肉特別發達,長時間扇動翅膀也不疲勞,這些條件配合在一起,鳥才能離開地麵飛上天空。

[我還想知道]

世界上從最小的蜂鳥一直到最大的鳥——鴕鳥,一共有9600種。

鳥類經常整理自己的羽毛,除了有清潔作用之外,也可以弄走寄生蟲。

鳥類利用地球磁場來認路嗎?

北極燕鷗是候鳥中遷飛路程最遠的,每年都要從北極飛到南極過冬,行程超過36萬公裏。像這樣長距離飛行的鳥兒,必須隨時知道自己的位置和方向,不然就會在飛行途中迷路。鳥兒沒有指南針,也沒有地圖,可是很多候鳥卻年年都能返回舊巢繁殖下一代。

有人在遷徙季節把椋鳥放在圓形鳥籠裏,發現當有陽光的時候,椋鳥會對著一個方向不斷地拍翅膀,急著要飛出去。它們要飛出去的方向,和野外椋鳥遷移的方向是相同的。如果是陰天,籠裏的椋鳥就沒辦法辨別方向了,這證明白天過飛的鳥類靠太陽辨別方向。人們還發現,夜晚飛行的鳥類是利用天上的星星來辨別方位的。

在天氣不好,看不到太陽和星星的時候,有人用鴿子做實驗,在鴿子身上綁上電池和線圈以產生人工磁場,發現人工磁場會幹擾鴿子回家的能力,這證明鳥類能感受到地球的磁場,並且利用磁場來認路。

[我還想知道]

鳥類靠積聚在體內的脂肪補充它們飛行中消耗掉的能量。

盡管鳥類在遷徙中具有非凡的識途能力,但總有一些鳥飛到了並非它們所要去的地方。原因可能是惡劣的天氣,比如大風;也可能由於鳥的脂肪過少,維持不了全程的旅途;還可能是航行錯誤。

鳥生蛋是為了適應飛行嗎?

鳥和哺乳動物都是從恐龍這樣的爬行類進化而來的,但是哺乳動物都是胎生,直接生出幼獸,鳥卻都是生蛋。這是為什麼呢?

鳥類為了適應飛行生活,必須盡量減少自身的重量,它們如果像哺乳類一樣在體內孕育幼鳥,到一定大小才生產,就勢必影響飛行。如果那樣,會遭到天敵捕殺,鳥類不是早就滅絕了?所以鳥類隻有選擇生蛋的方法。

不過,鳥類不像兩棲類和爬行類那樣將蛋產下就不管了。鳥類以自己的體溫孵蛋,並且負責給孵出的幼鳥喂食,教會它們生存的本領。為了生蛋,它們還在各種選好的地點築巢。並且為了安全和保溫,很多鳥巢都做得複雜精致。

[我還想知道]

鴕鳥蛋是所有鳥類蛋中最大的,有20厘米長、23千克重,體積相當於24個雞蛋。它的殼盡管隻有15毫米厚,卻可以支撐一個人的重量。

海鳩的蛋各種各樣,有白色、黃色、藍色或藍綠色,蛋殼上有深色的條紋、斑點或疙瘩。海鳩就是根據鳥蛋的各種不同特征找到自己的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