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恐懼的海嘯(1 / 3)

令人恐懼的海嘯

海嘯是由地震、火山爆發或強烈風暴等引起的海水巨大的漲落。其中最常見的是風暴海嘯。海嘯的破壞力很大,它所激起的巨浪最高時可達二三十米,從海岸邊望去,可謂鋪天蓋地,一般的堤壩很難抵擋它那強烈的衝擊。

1890年6月15日,日本海發生的地震海嘯,將1萬多幢房屋夷為平地,有27000多人喪生,海浪最高時竟達305米。

1960年5月22日,在南美智利的沿海地區發生了95級大地震,伴隨著大地震爆發了迄今為止破壞力最強的一次海嘯。這次海嘯在智利沿岸的平均浪高為10米,最大的海浪高達25米。海浪還以每小時700千米左右的速度沿太平洋傳播,當它抵達1萬多千米以外的夏威夷時,浪高達到9米;當它到達日本和俄羅斯沿岸時,浪高仍有81米。這次海嘯給太平洋沿岸的各國造成很大損失,僅日本就有300多人喪生,100多艘船隻被打翻,3000多幢房屋倒塌。

雖然地震是引發海嘯的主要原因,但並不是所有地震都會引發海嘯。地質學家們經研究發現,當地震的震源深度小於40千米,地震的震級在6級以上時,才會引發海嘯。

除了地震以外,海底火山爆發也會引發海嘯。1983年8月27日,印度尼西亞的喀拉喀托火山爆發,30分鍾後,引發了強烈的海嘯,呼嘯的巨浪使數萬人喪生,幾百個村鎮被毀。有一艘軍艦竟被推到陸地上,最後停留在一個距海岸1000多米的地方,足見海嘯威力之巨大。

強台風是最易引發海嘯的一個因素。強台風中心氣壓很低,它所產生的吸引力會使被風力驅動的巨浪更顯威勢。1970年11月12日,印度洋東北部的孟加拉灣出現最高風速達70米/秒的強台風,結果造成該地區少見的強烈海嘯,最大浪高近10米。使30萬人死亡,100萬人無家可歸,大量海水衝進陸地,2萬多平方千米的土地被“水”洗一空。

龍卷風創造的“奇跡”

龍卷風是一種可怕的風暴,其行跡神出鬼沒,來去匆匆。

龍卷風可以分水龍卷、陸龍卷、塵龍卷、火龍卷等多種,其中以水龍卷最為凶惡,但陸龍卷、火龍卷的危害也很大。

世界上水龍卷出現最多的地方是美國墨西哥灣沿岸地區,尤其是在佛羅裏達半島以南的海麵上。有一位飛行員在45分鍾的空中飛行中,在這一帶目睹了一條積雨雲帶上共發生了9個龍卷,還看到其中五六個水龍卷同時並存的空中奇景。

龍卷風外貌奇特,它上部是一塊烏黑或濃灰的積雨雲,下部是下垂著的形如大象鼻子似的漏鬥狀雲柱,具有小、快、猛、短的特點。水龍卷直徑25~100米,陸龍卷直徑100~1000米。其風速到底有多大,科學家沒有直接用儀器測量過,但根據龍卷風在其所經過的區域內做的“功”來推算,風速一般每秒50~100米,有時可達每秒300米,超過音速。它像一個巨大的吸塵器,經過地麵,地麵的一切都要被它卷走;經過水庫、河流,常卷起衝天水柱,有時連水庫、河流的底部都露了出來。同時,龍卷風又是短命的,往往隻經過幾分鍾或幾十分鍾,最多幾小時,移動幾十米到10千米左右,便“壽終正寢”了。

龍卷風是怎樣形成的呢?龍卷風大都發生在大陸沿海一帶和海島上,主要是由於在陽光強烈的照射下,地表受熱不均勻,引起空氣上下強烈對流。如果上升的空氣中含水汽較多,到高空往往發展成強烈的雷雨雲,這種雲的頂部和底層,溫差懸殊,雲底不到10℃,雲頂在-30℃以上。因此,在雷雨雲中,冷空氣急速下降,熱空氣猛烈上升,上下層空氣交替擾動,形成許多小旋渦,逐漸轉動擴大,最後形成一個漏鬥狀的、迅速旋轉的龍卷風。如果地麵上是一個低氣壓區,四周的空氣上升,為龍卷風增添動力,它就變得更加強大了。

龍卷風威力巨大,下麵幾件“奇跡”都是龍卷風的傑作。

在美國的俄克拉何馬州曾發生過這樣一件怪事。兩匹馬拖著一輛大車,車夫坐在車上,由於天氣悶熱,他打起瞌睡來了。一聲巨響把他從昏睡中驚醒過來。他用雙手擦擦眼睛,定睛一看:兩匹馬和一根車轅無影無蹤了。再看看車子的其他部分,卻是安然無恙。如果不是失去了馬和車轅,就好像什麼事也不曾發生過。

在美國的內布拉斯加州也有過類似情況。一個農婦手裏在擠牛奶,心裏在盤算著其他事情。正在這個時候,隨著“轟隆”一聲巨響,奶牛連同牛棚統統不見了。她弄不清楚這是怎麼一回事,仍呆坐在凳子上,不知所措地兩眼盯著放在腳邊的那隻牛奶桶,直到鄰居聞聲趕來才使她清醒過來。

俄克拉何馬州的一對夫婦也遭到了這種厄運。在1950年的一個晴朗的夏日,他們躺在床上休息。一聲刺耳的巨響趕走了睡神。他們倆起來看了一看,以為這聲音是夢中聽到的,於是重新又躺了下來。這時,他們忽然發現自己的床已被弄到荒無人煙的曠野,周圍沒有房子,沒有任何建築物,也沒有牲畜,隻有一隻椅子還留在他們的旁邊,折疊好的衣服仍好端端地擺在上麵。眼前的一切讓他們目瞪口呆!

超音速的龍卷風好像是個魔術師,它的表演更令人吃驚。美國聖路易市在1896年發生過一次龍卷風,使一根鬆樹棍輕易穿透了一塊1厘米左右厚的鋼板。1919年,發生在美國明尼蘇達州的一次龍卷風,使一根細草莖刺穿一塊厚木板,而一片三葉草的葉子竟像模子一樣,被深深嵌入泥牆中。

地球“奇雨”記

下雨是人們常見的一種自然現象。世界各地的降雨量是不均勻的。有的地方下得多,有的地方下得少。世界絕對雨量最多的地方是印度東北部阿薩姆邦的一個村莊——乞拉朋齊。1960年8月到1961年7月,該村降雨量達264612毫米的世界最高紀錄。

有些地方雖然年降雨量不大,卻經常下著雨。智利南部的巴希亞·菲利克斯,平均每年有325天在下雨。1961年更是創下了全年下雨348天的紀錄。

有些地方頻頻下雨,可有些地方卻終年無雨。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馬沙漠,是世界最幹旱的地方,被稱做世界的“旱極”。到1971年為止,它已經有400多年沒下過雨了。

一次下雨量最多的紀錄是印度洋上的留尼汪島塞路斯地區創造的。1952年3月15日,這一地區下起了傾盆大雨,這場大雨整整下了5個晝夜,直到3月19日才停歇,總雨量達4130毫米,是人類有記載的最大的一次降雨。

此外,還有些地方下的雨很奇特,簡直讓人匪夷所思。

1477年7月26日,一場大風雨後,在北京正陽門內東江米巷落下銅錢84枚,當時傳為奇聞,並上報朝廷。舉朝上下都非常驚異,不知是什麼緣故。

1813年3月14日,意大利卡坦紮羅布下了一場“血雨”,化驗後發現雨水中含有鐵、鉻、鈣、矽等化學元素。1608年,法國也下過一場“血雨”。

1897年8月的一天,正當夕陽西下的時候,意大利的曼斯諾達被一片通紅的雲朵遮住了。大約1小時後,從天空降下了大批紫荊樹種子,下了足有3厘米厚。這種樹種隻有中東和亞洲才有。

1904年,颶風襲擊摩洛哥的一座大糧倉,結果糧倉裏的麥子漂洋過海,降落到西班牙的沿海地區。

1940年的夏天,在蘇聯美舍爾村,隨著陣雨落下許多閃亮的銀幣。

1946年,在蘇聯敖德薩省,隨著傾盆大雨,金色的橙子從天而降。

1954年的一個夜晚,美國達文波特市上空,降下一場天藍色的雨。

1971年1月28日,在我國江蘇阜寧、鹽城地區,同時降下黑豆雨。

1977年8月14日,非洲毛裏塔尼亞首都努瓦克肖特下了一場可怕的“沙雨”。

1960年3月1日,法國南部的土倫地區降了一場“蛙雨”。青蛙和雨點從空中一起落下,有的青蛙被摔死,有的卻安然無恙,到處亂爬亂跳,“呱呱”叫個不停。

法國西南部的不勒諾斯鎮,曾下過一場龜雨。10萬隻小烏龜夾雜在暴雨中,落到地上。這些小烏龜一個個把身體縮在硬殼裏,雖然從高空落下,卻安然無恙。

在印度門德拉地區的比焦裏村,下雨時,天上往往會掉下一些五顏六色帶孔的珠子。當地居民把珠子收集起來,穿上繩子,當做念珠,並稱其為“所羅門的念珠”。至於這些珠子從何而來,人們始終沒有弄清楚。

印度尼西亞的土加貢地區每天都要下兩場雨,一次在下午3點左右,一次在下午5點30分左右。當地一些學校就以此為標準,下第一場雨時為上學時間,下第二場雨時為放學時間。當地人稱之為“報時雨”。

1974年2月,澳大利亞北部一地區降下了150多條銀漢魚。

1977年9月,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路易斯·奧比斯堡,隨著一場大雨降下了500多隻死的和半死不活的烏鴉和鴿子。

據分析,以上的“怪雨”,大多數都同龍卷風和台風有關。

火山大爆發

火山是指地殼內部岩漿噴出堆積成的山體。一般分為活火山、死火山和休眠火山。活火山是指經常作周期性噴發的火山;死火山是指史前有過活動,但曆史上無噴發記載的火山;休眠火山是指曆史上有過活動的記載,但後來一直沒有活動的火山。全世界約有2000座死火山,500多座活火山。世界上最高的活火山和死火山都在阿根廷,土蓬加托火山海拔680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活火山;阿空加瓜火山海拔6964米,是世界上最高的死火山。

世界上“脾氣”最火爆的火山是印度尼西亞爪哇島西部的加隆貢火山。這座海拔2168米的火山至今已爆發了300多次,其中大的爆發就達30多次,最近一次爆發是在1982年4月5日。

曆史上最著名的火山爆發是以下10次。

大約6000年前,位於現在的美國俄勒岡州的梅紮馬火山發生了一次特大爆發。3658米高的梅紮馬火山在爆發後,竟形成了一個深579米的火山口湖。此後在漫長的年代裏,由於火山活動的作用,湖心又漸漸升起了一個“神奇島”,至今它仍在不斷長高。

意大利西西裏島上的埃特納火山是歐洲最活躍的火山,埃特納火山附近地區因此頻頻發生地震。最近一次火山爆發是1991年12月在埃特納火山公園的博瓦山穀地段發生的。

公元79年,維蘇威火山的爆發把意大利著名的龐貝城和赫庫蘭尼姆城掩埋地下,使它們曆經千餘載才得以重現人世。這次爆發之所以“名垂青史”,還因為它給人類提供了極為寶貴的科學資料。此後維蘇威火山又爆發過數次,1631年的爆發也造成了重大人員傷亡。目前它仍然很活躍。

1815年4月10—11日印度尼西亞的坦博拉火山爆發,是過去兩個世紀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火山爆發,同時它也是有史以來造成人員傷亡最多的一次。據估計,它直接造成了92萬人喪生,還有8萬人死於由此引發的饑荒。這次火山爆發使北半球大部分地區受到嚴重影響,滿天濃雲密布,粉塵彌漫,並導致1816年農業大幅度減產。

1883年8月27日,印度尼西亞喀拉喀托火山爆發。其威力之大遠在3200多千米外的澳大利亞也為之震撼。此次火山爆發引起的一連串海嘯,波及夏威夷群島和南美海岸。有36000多人因此喪生。它噴出的21立方千米的火山灰使周圍地區陷入黑暗長達兩天之久。

馬提尼島的培雷火山1902年5月8日的爆發,使29萬人喪生,並摧毀了數千米外的港口城市聖皮埃爾。幾乎所有人都死於火成碎屑物流——一種致命的、移動迅速的雲狀物,由熱氣和濃厚的液化火山微粒組成。聖皮埃爾全城隻有兩名居民大難不死。

1943年2月,在墨西哥帕裏庫廷市近郊的一塊玉米地裏突然冒出了一大堆火山灰,從此,地球上又“長”出了一座高山,並且一年之內就“長”了366米。在接下來的19年裏持續不斷的火山噴發終於摧毀了帕裏庫廷市。

美國華盛頓州聖海倫斯火山自1857年開始處於休眠狀態。1980年3月由於一連串的地震,聖海倫斯火山開始噴發蒸汽。幸運的是,由於周密的考察研究和及時的預報,聖海倫斯火山爆發沒有造成大的人員傷亡。不過,還是有60人死於這次爆發。

雖然1985年11月13日哥倫比亞的魯伊斯火山爆發相對來說其勢較小,但由於冰雪融化而導致23萬人死亡,並毀滅了阿爾梅羅城。大多數居民在此前轉移到了地勢較高的地方,因而得以幸免於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