錘煉充滿智慧的文集(2 / 3)

有評論家這樣說道:

他把自己定為局外人,冷眼觀看人生舞台上表演的各種鬧劇,比表演者還更入木三分地看到了事物的本質。所以,他能給出更有智慧,也更令人信服的建議。當然,他在評論與建議時,也會對觀察到的諸多人性中的錯誤做出善意的諷刺。

盡管如此,在埃塞克斯需要時,他仍會向培根征詢意見,培根也會給伯爵恰當的建議和忠告。

1596年的春天,埃塞克斯伯爵等來了一次可以再次證明自己的機會。西班牙人占領了加來港。當時,謠言四起,說西班牙菲利普國王要助愛爾蘭人一臂之力,與英國人抗衡。這時,女王不得不宣布開戰。埃塞克斯伯爵看到自己的機會來了,他咆哮著、懇求著,甚至恐嚇著,他說如果伊麗莎白女王不同意打擊西班牙,並把愛爾蘭的反叛力量徹底打垮的話,他就準備成為一個僧侶。

女王被迫對這令人絕望的局勢發表講話。她任命埃塞克斯和海軍上將霍華德為聯合指揮官,並命令他們不要攻擊加來港,而是直取西班牙的卡迪斯港。

瓦爾特·雷利爵士被任命為副總指揮官。最終,這次遠征獲得了巨大勝利。這主要得益於雷利的海上作戰經驗和準確的判斷力。埃塞克斯也有一些功勞,他率領部隊在自己的旗幟指引下,進行了陸路進攻。他膽大而極具勇氣地完成了任務。

另外,他還命令部下善待俘虜,這為他在自己的部下和戰敗者中贏得了美名。他下令赦免了牧師和教會人士,並要求大家尊重修女,不許劫掠。這一切給埃塞克斯帶來了極高的聲望。

當英國海軍的艦隊開進卡迪斯港口時,旗艦鳴放了禮炮。埃塞克斯在甲板上檢閱了部隊。儀式結束後,埃塞克斯被歡呼勝利的戰士們抬起來拋向了空中,興奮的埃塞克斯把頭上的帽子也拋到大海裏去了。

海軍上將霍華德寫信給國務大臣說:“我可以這樣告訴你,在世界上,我沒有見過比伯爵更勇敢的人了。”伊麗莎白作為女王的驕傲感,無疑從內心深處被激發出來,但也隻是迸發了一小會兒而已。

埃塞克斯伯爵返回英國時,作為凱旋的英雄,他受到了非常熱烈的歡迎。倫敦擺出一副曆史上從未有過的陣勢,士兵們騎著高頭大馬,沿路排開,夾道歡迎。埃塞克斯一路走來,得到了沿途人們熱烈的掌聲和真誠欽佩的目光。

宮廷裏舉行了盛大的慶祝宴會。全國各地的教堂都敲響了勝利的鍾聲,人們像過節一樣穿著盛裝,載歌載舞地慶祝勝利,入夜後又燃放起五顏六色的焰火。63歲的伊麗莎白女王感到無比的光榮和自豪。然而,女王是不允許任何人長久地成為公共舞台的中心的。而且,女王長久以來就為埃塞克斯這位寵臣的執拗和行為難以管束而苦惱不已。

一夜之間,埃塞克斯成了英國人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這時,埃塞克斯的權勢達到了頂峰。他開始留胡須,他的部下將領也以蓄須為美。

培根透過其耀眼的光環,看出了其背後暗伏的種種險象。於是,培根給埃塞克斯寫了一封長信,客觀地分析了當時的形勢,表明了自己的憂慮,給伯爵指出可能出現的危險,以及避免這些危險的方法。

培根勸告埃塞克斯說,要贏得女王,不僅是在開始之時,而且要在整個過程中,這不僅依靠於感情的維係,還應在涵養上與女王的智慧相一致、相適應。

埃塞克斯為人熱情慷慨,爭強好勝,愛出風頭。他不是一個高明的、成熟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作為政治家,他胸無城府,容易意氣用事;作為軍事家,他有勇無謀,缺乏戰略頭腦。

埃塞克斯在讀過培根寫給他的信之後,頗不以為然,依然我行我素。培根實在放心不下,便登門以老朋友的身份勸他說:“在萬事如意的情況下,您應該更加謙虛謹慎。您應該明白,您的命運掌握在女王手裏,您的權勢、榮譽都取決於女王,她可以給予您一切,也可以剝奪您的一切。”

埃塞克斯說:“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女王如果拋開我,誰給她帶兵打仗?”

培根說:“危險也正在這裏。您還感覺不到,女王最怕您擁兵自重、居功自傲。您應該誠懇地向女王表明心跡,表示自己無限忠誠於她,以解除女王的疑慮,讓她對您非常放心。”

埃塞克斯說:“女王正在用人之際,度量還不至於如此狹小。”

培根說:“伯爵閣下,您不要太熱衷於帶兵打仗。女王不希望經常對外用兵,因為這要花許多錢。”

埃塞克斯說:“打仗哪有不花錢的道理?這次打敗了西班牙,我看女王就十分高興。”

培根見埃塞克斯如此固執,聽不進一句勸告,就隻好說:“我可能有些過慮,沒事就好。”說完便告辭了。

培根對埃塞克斯的勸告,就是讓伯爵采取韜光養晦的策略,用比以往更加的恭順博得女王長期的信任和寵愛。

為此,培根還特別囑咐不拘小節的埃塞克斯多注意小事,在言談舉止、服飾、姿態等諸多細節方麵一定要加以小心。然而,伯爵不聽忠告,依然恃寵而驕。埃塞克斯的性格屬於讓人難以駕馭的那一類。

伊麗莎白女王不會讓伯爵的兵權越來越大、在群眾中的威望越來越高。因此,女王對埃塞克斯的態度漸漸趨於冷淡了。埃塞克斯盡管懷著感激的心情,反複思考了培根善意的勸告,但他那急於立功受賞的心情,還是促使他積極地做著第二次遠征西班牙的準備。

1596年年末,埃塞克斯反複向女王陳述了第二次遠征西班牙的必要,他說:“今年夏天我們已消滅了西班牙的海軍主力,他們已經成了驚弓之鳥,隻要我們乘勝追擊,不給他們喘息的時間,消滅西班牙指日可待。”

女王思忖片刻,問道:“我們的戰艦裝備改進得怎麼樣了?”

埃塞克斯回答說:“我們的艦隊從西班牙凱旋後,就不停地加緊製造艦船,現有的艦隻數量已大大超過了西班牙。”

女王又問:“我們的兵員補充如何?”

埃塞克斯說:“自從上次打了大勝仗,全軍將士鬥誌昂揚。回到國內,許多熱血青年爭先恐後地參軍入伍。在很短的時間內,海軍補充了大批新生力量。”

女王又問:“我們的軍費籌集得如何?”

埃塞克斯說:“近些年我們對外貿易開展得很好,籌集到的軍餉比第一次遠征時還要多。”

女王想了想,說:“待我與其他大臣商議一下再定吧!”

女王在埃塞克斯伯爵的反複請求下,又召集財政大臣博萊等人慎重研究,最後勉強同意埃塞克斯任遠征軍統帥,率領整個英國艦隊,傾巢出動去攻打西班牙的亞速爾群島。因為這裏是英國到西非、南美的重要交通樞紐。

這次遠征,天時非常不利,當埃塞克斯向亞速爾群島發起攻擊的時候,東南風大作,波濤洶湧。英國新補充的許多海軍士兵,由於沒有經過海戰的洗禮和訓練,在戰艦上顛簸得站立不住,頭暈目眩,嘔吐不止。再加上飲食不當,很多士兵病倒了。

但是埃塞克斯急於取勝,指揮不當,英國艦隊始終不能靠岸,最後無功而返,白白耗費了大量的軍費。攻擊西班牙失利後,女王對埃塞克斯特別生氣,致使兩個人的關係從此開始疏遠。

1597年春,英國駐北愛爾蘭的總督病逝,蒂龍發動叛亂並控製了北愛爾蘭。埃塞克斯很想親率大軍出征,或命令自己的部下出征北愛爾蘭,以彌補遠征西班牙失敗的過失。

埃塞克斯就此想法向培根征詢意見。培根清楚地看到,蒂龍伯爵足智多謀、驍勇善戰,特別善長打遊擊戰,很不好對付。女王取勝不易,和平很難持續。

而且,培根看到女王這次出征的意圖完全是為了征服和占有,這是會受到非議的。因此,培根勸埃塞克斯不要參與此事,最好留在英國。

女王下定決心遠征愛爾蘭,於是在樞密院裏展開了一場關於誰來統率遠征軍的爭吵。這時誰都知道,誰去統率,誰的聲望就會受到損害,落得身敗名裂的下場。因此,誰都不願意去,都想把事情推給別人。

當時,埃塞克斯懷疑博萊一心想派他去,讓他在鎮壓蒂龍的起義中覆沒。因此,埃塞克斯提名博萊的朋友佐治·卡裏作為統帥的合適人選,而博萊則提名埃塞克斯的叔叔威廉·諾利思。

會上的爭吵越來越激烈,女王對此十分惱怒。而埃塞克斯在會上又傲慢專橫,不斷地盤問、取笑,動怒的女王忍無可忍,喝令他退出會場。

埃塞克斯伯爵居然做出了令人大吃一驚的舉動。女王拒絕了他的提名,他一肚子怒火無處發泄,他突然一轉身,把後背給了女王陛下。

將自己的後背留給統治者,這在任何王室裏都是絕對不允許的,也是犯大忌的。在伊麗莎白看來,這幾乎等於犯了謀反大罪。她一下子說出了一大堆詛咒的話,狠狠地抽了他一個耳光。埃塞克斯伯爵也狂暴地撒起野來,他猛地拔出劍,怒目而視,盯著伊麗莎白女王。他狂叫著說,自己絕對不能忍受她的欺負,甚至她父親的欺侮。

伊麗莎白一下子愣在了那裏,幾乎處於震驚的狀態,她盯了埃塞克斯良久。這時,諾丁漢伯爵瘋狂地從外麵闖了進來,把埃塞克斯的劍奪走了。

這場麵太令人震驚了。整個會場所有人連大氣都不敢出地等著女王的發落。大家暗自思忖,埃塞克斯伯爵的腦袋會不會搬家,與那些叛亂者一起高懸在倫敦橋上?還是僅僅被送到倫敦塔裏囚禁起來?他已經把劍抽出來了,這就是犯了謀反罪,她會做出怎樣的決定呢?

然而,被冒犯的女王的反應令所有人震驚。伊麗莎白女王什麼也沒有做,她隻是淡淡地打理著王室裏的日常工作。她讓埃塞克斯伯爵根據自己的意願,到鄉村住處好好休息。

幾個月過去了,老國務大臣塞西爾為國家的諸多公開與秘密的事情所纏繞,越來越感到力不從心了。此外又有太多在他看來根本沒有辦法解決的問題困擾著他,於是,他病倒了,悄悄地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了。

伊麗莎白為失去這位老臣感到萬分的沮喪。塞西爾為女王效力40多年了,雖說彼此間也有很多意見相左的時候,但他們都能克服困難,一路走來。此時,英國在世界大環境中,處於曆史上最輝煌的時期。盡管伊麗莎白個人生活有很多瑕疵,但在世界上,她自信能使這個島國屹立於藍海之上而受到尊重。

塞西爾一直為女王盡心盡力服務。他在女王的帶領下,和她一起走了這麼遠,當女王陛下坐到老人的床邊,親自喂他肉湯時,自己也禁不住流下了淚水。

目睹女王與埃塞克斯發生衝突的掌璽大臣、大法官伊傑頓,過後曾寫信給埃塞克斯進行規勸,他說:“屈服吧!讓政治、責任、宗教強迫你屈服,服從你的統治者,在她和你之間很難有平行的責任。”

而埃塞克斯則回答說:“在這種狀況下,我必須訴諸塵世的所有審判者,雖然我不能製止我的衰運的降臨,但我卻可以製止我心靈的卑劣。”此後,埃塞克斯與女王伊麗莎白的關係急劇惡化。

最終,女王決定派埃塞克斯率領遠征軍進入愛爾蘭。在埃塞克斯出發前,培根給他寫了封信,鼓勵他說,如果戰役成功的話,他會獲得榮譽及值得希冀的結果,並且指出這是修補他和女王關係的好機會。

培根建議埃塞克斯在整個行動中,要記住貢獻比名聲更有價值;在對待跟女王的關係上,要記住服從比供奉更好。

1599年3月,埃塞克斯率領著16000名步兵、1500名騎兵出發了。在作戰中,埃塞克斯指揮失當,致使英軍節節敗退。戰役在兩個月後結束,此時埃塞克斯手裏的軍隊一共隻剩下4000人了。

1599年9月7日,這一天是女王66歲的誕辰。埃塞克斯伯爵終於率一小部分軍隊與叛軍首領蒂龍會麵了。

蒂龍要求與埃塞克斯單獨會麵,雙方約定騎在馬上,在一個叫作伯拉克林河的河邊見麵。大約有兩個小時的時間,他們坐在各自的馬背上談判。埃塞克斯同意了一些條件,這意味著英國軍隊幾乎等於投降了。

兩人在近旁沒有一個證人的情況下進行這樣的談判,這對伯爵而言,絕對是一個賣國行為。

當最後防線崩潰的消息傳到倫敦時,女王陛下簡直氣壞了。埃塞克斯給女王造成了軍事上的失敗,把她的軍隊、金錢和她最好的親信都給損失掉了。

在倫敦,已經有人指控伯爵篡奪權力,想借助蒂龍的勢力,封自己為國王。甚至有人說他妄圖帶領那幫野蠻的愛爾蘭叛軍入侵英國,推翻女王的政權。

伊麗莎白女王立即給埃塞克斯接連送去兩個急件,要求他複信解釋他的行為,並撤銷過去答應他的在其希望時就可回來的承諾,明令禁止其離開愛爾蘭。埃塞克斯接到命令卻並不理會,9月24日,他在愛爾蘭糾集了一幫部下,把大部隊丟在身後,也把責任放到一邊,率領他們向英國奔來。9月28日,埃塞克斯抵達英國。

當埃塞克斯拖著疲憊的身體,憤怒地從海邊一路奔到倫敦時,女王並不在皇宮裏。她搬到了離皇宮10000米遠的南沙渠行宮。一種挫敗感不禁在心中閃現,埃塞克斯伯爵猶豫了片刻,但很快又重整旗鼓,跨過泰晤士河,朝南沙渠行宮飛奔而去。

到達行宮之後,埃塞克斯已經滿身泥濘、衣衫不整了。他推開把守的衛兵和女侍,衝進宮裏。女王答應稍後召見他。到了晚上,樞密院又來了好幾個人,他們與女王和埃塞克斯伯爵一起來到一間很隱秘的房間商談事情。

埃塞克斯沒有辦法為自己的行為做出圓滿的解釋。準確地說,他回來13個小時後,就被軟禁了。

1599年9月,埃塞克斯剛被拘留時,有一個委員會以“不服從女王命令”的罪名要求起訴埃塞克斯。

培根知道後,盡全力營救埃塞克斯伯爵,並希望女王能原諒他。他提醒女王,陛下以前曾經許諾要努力改變伯爵,而不是毀掉他。“您一定要明察,”培根這樣寫信給女王,“伯爵是想一心一意地為您效忠。他好像生來就是這樣思考的。”

1600年6月,又有一個委員會,打算以“漠視軍事命令,擅自調動軍隊”的罪名控告埃塞克斯。此時,培根又以女王特別法律顧問的名義,在控訴狀提交之前,為埃塞克斯開脫說:“伯爵不服從女王的命令,隻是一個寵臣的任性、狂妄而已,還不能看作對女王的反叛和不忠。”

女王對培根再三地替埃塞克斯求情越來越感到惱怒,她甚至開始冷眼看待培根了。

不過,女王最終還是允許埃塞克斯離開約克大院,回到自己的埃塞克斯莊園繼續被軟禁。他的家人和朋友都被清除出去了,甚至埃塞克斯夫人也不例外。

她在6個月前,剛為伯爵生了個女兒。現在如果她想探視丈夫,也得先征得女王的同意才行。

埃塞克斯被釋放後的第二個月,即1600年7月20日,培根給埃塞克斯寫了一封長信,說他一直感到遺憾,並告誡他說:“閣下,你用蠟翼飛行,應疑懼伊卡魯斯的命運。”伊卡魯斯是希臘神話裏的人物,傳說他用蠟翼高翔空中,飛近太陽時蠟翼融化,墜海而死。

培根規勸埃塞克斯說:“應用自己具有的、已成長了的羽翼。”在信中,培根明確表示了他對女王、國家、伯爵三者關係的態度。

他說:“我首先要讚美,以及我一心要做的就是做女王良好的真正的仆人,其次就是要做一個最誠實的人……我自認為我愛某些東西甚於閣下,如為女王服務;女王的恬靜、知足、榮譽、寵愛以及我的國家的利益等。”

同時,培根也明確表示了他對伯爵的友情,他說:“然而,我很少愛他人勝過於你,這既是感恩的緣故,也是因為你的既不因為偶發事件或他人的壞話而損害了的德行。我這方麵的美好感情,無論在過去和現在,我都準備用任何的幫忙予以證明。”培根在這封信裏表示的態度是真誠的。

為了減輕埃塞克斯的罪責,培根甚至偽造了他哥哥安東尼和埃塞克斯之間的通信作為證據,呈示給伊麗莎白女王,證明埃塞克斯對女王的獻身和忠誠,同時也證明女王對埃塞克斯惱怒的那些公眾輿論都是埃塞克斯在宮廷的敵人有意散布的。

埃塞克斯在後來接受審判時,還曾用這些信來為自己辯護。從培根給伯爵去的信,以及那些需要以培根自身的榮譽來做賭注的“幫助”來看,當時,培根與埃塞克斯之間的關係雖已不像從前那麼親密,但是友情仍在。可以說,培根做了一個朋友和一個報恩者該做的一切。

為了維護國家利益

埃塞克斯伯爵深信他在國內的敵人要置他於死地,同時還認為博萊要讓西班牙公主作為伊麗莎白的繼承人,因伊麗莎白終身未婚。

因此,當埃塞克斯還在愛爾蘭的時候,就已經著手進行外結蘇格蘭、愛爾蘭,內結天主教派謀反的活動。他與蘇格蘭的詹姆士六世開始通信,支持他繼承伊麗莎白的英格蘭王位。他還與天主教聯係,答應予以寬容對待,以爭取天主教派的支持。

1600年9月,埃塞克斯的一項甜酒專利延長期限的申請被女王拒絕了,而此時的埃塞克斯正處於經濟崩潰、身負重債之中,本來就氣憤不已的埃塞克斯此時更是暴怒如狂。他大聲嗬責女王的易變,大罵樞密院成員把他當作敵人圖謀殺害,又罵博萊要讓西班牙公主繼承伊麗莎白的王位。這個事件使其謀反之心更為堅定,同時也加速了策劃活動的進行。

早在8月初,埃塞克斯的追隨者們已在他家舉行過秘密會議,商討了行動的大體計劃:首先是活捉女王,直至由埃塞克斯挑選的政府官員得到任命,女王都將處於被監禁狀態。其次是聯絡倫敦的中心區,煽動支持反叛。

1601年1月7日,樞密院要求埃塞克斯提供在其住宅中舉行集會的解釋,而埃塞克斯則聲稱生病,拒絕前去。當晚,即有300名武裝追隨者集合在埃塞克斯的家裏。

第二天,當掌璽大臣伊傑頓在3個貴族的陪伴下到埃塞克斯家中正式要求他對集會加以解釋時,他們4人即被作為人質拘禁。

埃塞克斯大踏步地邁出大門,朝城中走去,身後跟著三四百個瘋狂的追隨者。此時,王宮早已加強了戒備,調來了軍隊。雙方接火沒多久,叛亂者就開始退卻了。埃塞克斯立即帶領叛亂者轉向倫敦中心區,想發警報爭取市民們的支持,誰知警報器不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