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知識改進社會(1 / 3)

用知識改進社會

人類智慧和知識的形象將在書中永存,它們能免遭時間的磨損,並可永遠得到翻新。——培根

全力從事學術研究

爵位和金錢並不能讓培根感到滿足,失意的培根在給塞西爾的信中說:“看來我的雄心隻能放在筆頭上了。”

在此期間,培根寫了一篇自傳性質的文章《自然解釋的序言》,也表示了這種情緒和意向。

在這篇文章裏,培根寫道:“我們現在掌握的知識連教我們去希求什麼都不夠!”這是典型的文藝複興時期的一心“向上”的“巨人”的精神狀態。在文章中,培根熱情謳歌了科學的發明創造。他認為發明者的成就,與城市的創造者、國家的立法者、消滅了暴君的“人民之父”以及這一類英雄們的功業相比,雖不如他們的輝煌,但比之於他們隻限於狹小地區、隻存在於一個短暫時間來說,是“到處都會被人感覺到,而且垂諸永久的”。

培根還說:“如果一個人能做到的不是做出某種特殊的發明,不管它是如何有用,而是在自然界燃起一線光芒,這一道光將在它上升的過程中,觸及並且照亮一切圍繞著我們現有的知識的邊緣地區,然後在這樣一點一點地向前擴展的過程中,不久就可以把世界上隱秘的東西揭露出來,使人們能看得見。我想,那個人才是人類真正的恩人——是人類對宇宙的統治權的建立者、捍衛自由的戰士、克服困難的英雄。”

培根還在文章中對自己的思維特性進行了分析,認為自己最適於“研究真理”。

培根說:

至於我本人,我發現最適於我的莫過於研究真理,因為我的頭腦敏銳,足以從多方麵覺察事物的相似之處,同時也能細致地分辨出事物之間微妙的區別。

因為我天生有探索的願望、懷疑的耐心、思考的愛好;慎於判斷,勇於重新考慮,在安排和建立秩序時也很小心;同時也因為我是既不羨慕新事物也不愛好舊事物,並且憎恨一切欺騙行為。所以,我想我的天性與真理有一種接近、一種聯係。

培根早就說過,自己之所以要謀求高職,是為了能擁有更大的權力有助於學術研究。而現在求職不順,培根似乎要放棄這條曲折的途徑了。

培根說:“我的一生已經到了一個轉折點,我的不良的健康狀況提醒我不能再延誤了,同時我考慮到把我自己所能做的好事放下不做,而從事沒有別人的幫助和同意也能做的一種工作,這在我實在不能說是履行我肩負的義務。於是我把前麵所說的一切想法都放在一邊,而遵照我的老決心,以全副精神來從事目前這份工作。”

培根在這裏說的“自己所能做的好事”,就是指研究真理、改造哲學;“前邊所說的那一切想法”,就是指通過追求高官顯位以達到為人類謀幸福的目的。

這段文字表明,此時的培根已經改變了人生計劃,要全力以赴從事科學研究和著述活動了。

《自然解釋的序言》是用拉丁文寫的,司佩丁在《培根全集》中把它譯成了英文。這篇序言在培根傳記中具有重要意義,它是培根自己寫作的唯一一篇帶有自傳色彩的文章。

1603年,培根還寫了《論時代勇敢的產兒》。此書實質上也就是培根《偉大的複興》的初稿。作為培根學說的重要命題、重要原理的“偉大的複興”第一次見諸文字,便是在該書的副題“人對宇宙統治權的偉大的複興”裏。而《偉大的複興》一書正式麵世是在1620年。

《論時代勇敢的產兒》一書的體裁有些特別,它是以長者對學生講話的形式寫的,其中對舊哲學的批判部分,則是以法庭審訊的形式撰寫的。全書擬定的題目分為三卷:第一卷寫心智的改進與指導;第二卷寫自然的光亮與解釋的公式;第三卷寫闡明的自然或事物的真實。

而實際上,培根隻完成了兩章,雖然僅此兩章,但其思想卻是完整的,這就是要使人的認識從溝通人與自然的關係、恢複人對自然的統治這一目的出發,對迄今有著重大影響而又錯誤的思想理論予以廓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