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協調教派之爭(2 / 2)

在培根看來,貴族生來就應享有榮華富貴,並且有發號施令之權。因此,他主張對有能力的貴族就該委以重任,這樣既使貴族得到安置,也使國家事務能夠較為順利地發展。

培根對都鐸王朝第一位國王亨利七世排斥、打擊封建貴族的做法是頗為不滿的。實際上,亨利排斥貴族,是為了使英國王權空前地強化,從而使國家在多年內戰後,最終恢複了元氣。亨利七世在英國曆史上是大有建樹的一位國王。

讚成並擁護一個不依附羅馬教會的強大的中央皇權專製,是培根與大多數早期資產階級思想家共同的主張。作為新貴族,在對待王權的態度上,培根保有資產階級的意向,但同時也表現出保守的一麵。

培根堅決反對“極端的絕對的君主專製”,他強調王權應受限製,強調國王應以法治世,強調國王應通曉君王權力的限度與職責。培根借用兩條關於帝王的箴言說:

記住你是個人,因而要約束自己的權力,

記住你是個神,或神的代表,因而要控製自己的意誌。

培根還強調國王應廣開言路、善於納諫。為此,他專門寫了一篇《論諫議》的文章,強調關於進言的信任是人與人之間最大的信任。安全就在忠言之中。即使是最聰明的國王,也不要以為借助了臣下的進言就有損自身的偉大、有傷自身的名譽,相反,“國王的尊嚴與其說參與議論而削減,不如說反而增高了”。

不僅如此,培根還專門論述了該怎樣充分發揮國會和各種議事機構的作用,而不是把它們隻作為一種禦用工具。這裏包括事前把要議論的問題提前公布,以及國王在主持會議時,應當注意不要過早表露自己的意向,防止參與議事的人為取悅國王而不能真正議事,等等。

培根對詹姆士一世國王受命於上帝、權力無限的思想也是不讚成的。他曾寫了《論王權》、《論國家的真正偉大》、《論叛亂》等文章,以極其溫和的態度來勸導詹姆士。這都表明了培根在根本上是站在資產階級這一邊的。

在《論王權》中,培根這樣寫道:

我作為全人類共有的普遍傾向提出來的便是,得其一思其二、死而後已、永不休止的權勢欲。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並不總是人們希望獲得比現在已得到的快樂更大的歡愉,也不是他不滿足於一般的權勢,而是因為他不多求的話就會連現有的權勢以及取得的美好的生活手段也保不住。

因此,權勢至尊的君王便要在國內致力於通過法律,在國外致力於通過戰爭來保持其權勢。而當這一點辦到之後,新的欲望又會隨之而起。有的人是為求得新的疆土之名,有的人是為求得安逸和肉體之樂,還有一些人則是希望在某些藝術或智能方麵出類拔萃,以博得人們的讚揚或阿諛。

在《論國家的真正偉大》中,培根這樣寫道:

無論是生物體或是政治體,沒有鍛煉是不能健康的;對一個國家來說,一場正義和榮譽的戰爭是真正的鍛煉。

不錯,內戰像寒熱病的發熱;可是對外戰爭就像運動的發熱,有維持身體健康之效;因為在懶散的和平環境中,勇氣將要軟化。

在《論叛》一文中,培根這樣寫道:

要統治整個國家的人,必須用心了解全人類,而不是這個或那個個別的人。

但是,在資產階級與王權的鬥爭中,培根也表現出了軟弱、妥協和保守,以至於在不少具體問題上,他又站到了國王那一邊。正是由於培根擁護王權的保守態度,最終導致國會告發培根,通過打擊培根來打擊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