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1年4月29日,培根的信在上院宣讀後,會場上長時間地寂靜無聲。後來查理王子和白金漢公爵表示接受這一懺悔。
但是,從前埃塞克斯案的同謀舒桑頓則提出:“培根是以受賄罪被指控的,但他在認罪書中卻沒有提到受賄和對腐化行為的懺悔。這怎麼可以接受?”
1621年4月30日,當培根知道上院對自己“懺悔信”的反映後,心裏實在是難過極了。他整天茶飯不思,經過一番思想鬥爭後,晚上他又給議會寫信,承認了受賄的罪行。
當培根寫到“曾從未從訴訟的當事人手中接受過金錢”這句話時,握筆的手哆哆嗦嗦得幾乎不能下筆,好不容易寫成字句,又用筆塗抹掉了。就這樣,刪改了幾次才寫完這封“認罪書”。寫完後,他頓感筋疲力盡,長歎了一聲,便癱倒在床上。
5月1日上午,培根迷迷糊糊地從床上爬起來,他兩眼布滿了血絲,眼袋下沉,背駝腰彎,一夜之間,他居然變成了一位老態龍鍾的老人。他臉也沒顧得洗,就用嘶啞的聲音喚來仆人,讓他們把信送到議會。
1621年5月3日,除了白金漢公爵持反對意見外,上院終於通過了對培根的宣判,並正式公報如下:
1聖奧爾本斯子爵、英國大法官須付罰金及贖金40000英鎊。
2聖奧爾本斯子爵必須監禁於倫敦塔以候王命。
3在國家或聯邦中永不被雇用,不得擔任任何官職。
4不得任國會議員,不得進入宮廷範圍以內地區。
這最後一條意味著弗朗西斯·聖奧爾本斯子爵將永遠被隔絕在皇室外麵。也就是說,他將永遠不許再走近倫敦一步。這是相當殘酷的判決。作為受賄罪,這一判決簡直是太離譜了。
對此,英國哲學家羅素後來在評論培根的這段經曆時這樣寫道:
在那個年代,法律界的道德有些廢弛墮落。幾乎每個法官都接受饋贈,而且通常雙方都收。
培根獲罪本是一場黨派爭鬥中的風波,並不是因為他格外有罪。
這個案件對培根的打擊實在是太大了。當培根拿到判決書之後,沒有讀完,他就癱倒在床上,兩天水米未進。家裏人都十分焦急,請來醫生為他診治。
3天後,培根有氣無力地坐起來。他臉色蠟黃,顫顫巍巍地移步到桌前,右手哆嗦著握住筆,斷斷續續地寫了一份遺囑。
培根並沒有馬上被收押進塔樓,直至南安普敦伯爵向上院抱怨,為什麼還不將弗朗西斯關押囚禁到塔樓去?南安普敦伯爵曾一直是培根的朋友,但他一直對埃塞克斯案件中培根所扮演的角色耿耿於懷。
白金漢公爵解釋道,是國王允許延後收押的,因為培根已經有重病在身。其實,白金漢公爵與國王都明白,培根不該受到如此的審判,但政敵們一再堅持立即收押囚禁他。
對於這個判決,培根在給白金漢公爵的信裏說:“我承認這是近200年來國會所做的一次最公正的裁決。為了改革,這是合適的。”同時,培根指出:“我可以說是自尼古拉·培根以來,已更迭5任的最公正的法官。”培根的這番話是含有極大的諷刺意味的,他用這種矛盾的陳述,暗示了當時英國宮廷中賄賂風行的腐敗政治情況。
通過貶黜培根大法官,國會還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打擊王權的目的。培根案後,英王室在政府中的特權受到了衝擊,國會全麵展開了對專利權問題的討論,而在過去詹姆士一世是決不允許這樣做的。同時也樹起了國會對法庭的最高權威,審判無須與國王商議,也不容國王幹涉。
培根被關進了可怕的塔樓囚牢之中。在曆史上,培根的很多親戚都曾被關押於此。但是,4天後,培根出獄了,並被安排到威爾士王儲的一處住所歇息。王室也廢除了對他的罰款判決。法官的頭銜並沒有被剝奪,盡管他不再擔任公職,但是這一頭銜他可以使用一輩子。
後來,聽很多人說,國王經常哀歎,再也聽不到法官的進言了。“唉,要是我那位老法官在身邊就好了,什麼事情很快就能解決了。”國王陛下一有什麼解決不了的難題,就想起培根。
但是,培根仍然不能進入王宮。判決書上規定他必須保持離王宮12000米以外,還規定他不能走近倫敦最豪華的地方。沒辦法,培根隻能再次搬回鄉下的古漢堡家裏。
當培根踏上回家之路時,很多朋友和祝福者們都陪著他一路走去,這些人想以此表示相信培根的清白。當威爾士王儲看到這一場麵時,不禁說道:“這人這樣走了,他是在蔑視我們。”此言不假。
約翰·張伯倫在與卡靈頓從未間斷的通信中寫道:
今天,他走了。我聽說,他回鄉下古漢堡老家去了。但他一點兒也沒有表現出自己是灰溜溜走的,他本應該表現得很沮喪才是。他還是那個樣子,一副閑暇、幽默的樣子,一如他在位時一樣。
1621年6月4日,培根致函國王,感謝國王給了他自由;而且提出,國王在他的麻煩產生之初,曾為他的際遇掉過淚,他希望今後國王仍繼續給予他恩寵之露。他表示,活著就要為國王服務,否則就沒意義了。
同一天,培根也致函白金漢公爵,感激公爵使他獲釋。同時又提出,除非他能繼續為國王、為公爵服務,否則他的身軀雖出獄了,但精神卻仍在牢獄之中。
此時的培根,仍未放棄對政治生涯的追求,他努力謀求著政治職位。
其實,培根不僅是偉大的學者和科學家,在政治、法律活動方麵,他也有傑出的才能。他擔任大法官後,曾迅速解決了大量積存了幾十年的陳案。在西方法學界,作為法律思想家的培根至今仍受到很高的評價。在英國培養律師的葛萊公會裏,至今仍有培根的銅像。
但是,無論培根有多麼傑出的才幹,受賄一案還是終結了他的仕途,培根被逐出了官場。之後,他與妻子愛麗斯的感情也破裂了,這對培根來說是雪上加霜。
還是在受審關押期間,培根對自己一生做過深沉的自省和懺悔。其間他一度身染重病,在死亡線上掙紮。因此他寫過一篇著名的懺悔禱詞,其中有這麼一段自我評價:
仁慈的主,麵對我的無數罪孽,
我在你麵前深沉自省。
我感謝恩賜我以才能。
對這一才能,我既沒有埋沒,
也沒將它們用在可能給我帶來最大利益的場所。
遺憾的是,我經常誤用它們於不適宜的事物上。
我是人的旅途中一個迷途者,
我的靈魂對於我的肉體是陌生的!
在這一懺悔中,培根懊悔不該久久迷戀仕途。同時,他又有一種信念,上帝賦予他的作為一個學者和科學家的才能,他不曾也不會埋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