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米開朗基羅的父親及兄弟們的眼裏,除了那些頌揚基督的藝術還有一點存在的價值外,其他藝術都是對基督的褻瀆,應該丟棄到垃圾堆裏。
在米開朗基羅的父親看來,博納羅蒂家族的人,應該像皮蒂、斯福齊、美迪奇等世家貴族一樣,自己的兒子們都應該經商或者做官,成為一個銀行家,而不是一個什麼窮困的藝術家。
正是因為這個,米開朗基羅被父親及叔叔伯伯們瞧不起,並且常挨他們的毆打,他們把對藝術家這一行當的仇恨,發泄在了米開朗基羅身上,他們以家裏有一個藝術家而感到恥辱。因此,他自幼便懂得了人生的凶險,並嚐到精神上的孤獨。
雖然母親去世後,父親又娶了個繼母,而且繼母對自己也是相當不錯的,但是米開朗基羅卻從來不開心。他感到自己在這個家裏就是多餘的,他認為自己與這個家族有點格格不入。
但是,米開朗基羅從來也沒有恨過這個家,他隻是感覺自己與這個家族裏的其他人不一樣,他甚至非常愛這個家。從這裏可以看到,小米開朗基羅的心理矛盾。
米開朗基羅生性固執,決定了的誌向是不可能改變的,雖然自己在這個家族裏,是第一個喜歡並從事藝術的,雖然麵臨著巨大的阻力,可是他並沒有放棄。
而且由於米開朗基羅從小一直沒有在家生活,在石匠家裏一直受到保護和溺愛,很少有自己得不到的東西,現在雖然是在家裏,有許多嚴厲的長輩,還有哥哥弟弟,可是他並不能一下子改變自己的性格,他不會輕易地對別人屈服的。
父親一看到米開朗基羅拿著畫板,就氣不打一處來,開始還忍住沒有發火,隻勸告米開朗基羅不要再畫畫,因為博納羅蒂家族就沒有幹這個的,可是看看米開朗基羅沒有一點改過的樣子,就生氣了。一次,他狠狠教訓了米開朗基羅一頓,他認為這個孩子真是在石匠家裏被寵壞了,揍他一頓他就再也不敢不聽話了。
可是結果並沒有像父親預料的那樣,米開朗基羅不但沒有改過的表示,而且一邊哭一邊說:“我們家族為什麼就不能畫畫,難道以前沒有人畫畫我就不能畫畫嗎?我就要畫畫,偏要畫畫。”
半夜裏的風越刮越大,不知哪家的窗戶沒關緊,發出“哐啷、哐啷”的聲音,窗台上的一隻野貓瞪著發亮的綠眼睛,對著床上的米開朗基羅叫了一聲。他的身上青一塊、紫一塊的,稍微一動,就像火炙一般的疼痛。
“不,我沒有罪,萬能的上帝知道。”他死死地咬住被子。同睡在一張床上的大弟弟無意中伸腿蹬了他一下,疼得他差點叫起來。
現在的米開朗基羅確實有點恨父親,恨自己的叔叔了,他也恨哥哥隻會畫十字,因為這裏沒有人同情他,甚至連句寬慰話也沒有,小弟弟還對他做鬼臉。
不過還好,米開朗基羅還有一個繼母,父親走後,他拿著燭台上樓來了。繼母用手輕輕摸了摸他滾燙的額頭,歎了口氣,米開朗基羅看見她的眼淚竟然流下來了。然後她又用濕毛巾浸在冷水裏弄濕後,敷在米開朗基羅的頭上。米開朗基羅感覺到了一種母親的溫暖,他感激自己的繼母在沒有人關心自己的時候,給予自己的愛。
不久,米開朗基羅身體複原了。他沒有聽從父親的教導改變誌向,而是從此變得更加大膽,以前還是偷偷地畫,現在不僅沒有一點收斂的意思,而且經常不知道跑到哪裏去寫生了,很晚才回家。見到父親也隻是簡單地問候一下,沒有任何多餘的話。
看著兒子這麼倔強,父親也隻有歎氣了!這可真是父子天性,自己年輕的時候其實不也是這樣嗎,為什麼要苛求自己的兒子呢?兒大不由爹,愛幹什麼幹什麼吧!米開朗基羅就憑著這點意誌,最終戰勝了父親想改變兒子思想的意圖。
隨著時間推移,米開朗基羅的繪畫生涯也有3年了,他已經13歲了。現在學校的素描課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米開朗基羅的需要,他急需一個比較專業的老師進行指導。
可是到哪裏去找這樣一個老師呢?家裏人根本就不支持自己畫畫,拜師學藝可是要花錢的,父親會給錢讓自己找老師嗎?
看來找個好老師隻能在想象中了,米開朗基羅悲觀地想。不過,這個米開朗基羅並沒有消沉,隻要開始畫畫,他的心情一下子就陶醉在其中了,他的整個人都被藝術吸引了。在畫畫的時候,他甚至忘記了饑餓,忘記了睡覺。
由於米開朗基羅經常在外麵進行寫生,也逐漸接觸到一些畫畫的人,其中一個叫哥拉那的人,與他十分要好。
第一次看到米開朗基羅的畫後,哥拉那就問他在哪個畫家的門下學習,當聽說米開朗基羅隻是在學校的素描課上學的畫畫後,感到非常吃驚。他認為米開朗基羅真是個天才,一定要帶他見自己的老師多梅尼科·吉蘭達約。
吉蘭達約的大名米開朗基羅可是早就聽說了,他可是當時一個著名的畫家,他的素描課老師就曾跟吉蘭達約學習過,還曾經不止一次地對自己的學生提到過這個畫家。
1449年,吉蘭達約生於佛羅倫薩金屬花環製造工家庭,小的時候曾隨父親學做金工,後來改行學習了繪畫與雕刻。他的老師是著名雕刻家、著名畫家波拉尤奧羅和委羅基奧。吉蘭達約是一位集各家之長,擁有自己藝術風格的畫家。
吉蘭達約的藝術集15世紀後半期意大利美術成功之大成,因此在畫壇享有盛譽。
吉蘭達約的色彩和色調的新鮮感,在當時的佛羅倫薩是第一流的,他還善於把建築、雕塑和人物融合在統一的繪畫空間裏,他在處理人物形象時重視人物個性的描繪,所以他的繪畫被稱之為 15世紀佛羅倫薩繪畫成就的總結。
這個時候的吉蘭達約正處在自己事業最旺盛的時期,他剛剛接受一項任務,就是創作新聖瑪利亞教堂諾韋拉歌壇上的壁畫,這將成為他一生最偉大的代表作。
當自己的朋友說要把自己引見給著名的畫家吉蘭達約的時候,米開朗基羅高興地跳了起來。不過他又有點擔心,因為這可是第一次見這麼大的畫家,他這個業餘愛好者會不會讓名畫家看不起呢?
哥拉那看米開朗基羅開始非常高興,後來又有些猶豫,一下子就明白了他的心事。他寬慰米開朗基羅說:“吉蘭達約可是個好老師,他非常平易近人,不會看不起你的,你放心吧!”
就這樣,他們約定在下一周,一起去見吉蘭達約。
短暫的學畫生涯
時間很快到了,米開朗基羅順利見到了吉蘭達約。吉蘭達約的確如哥拉那說的那樣,沒有多少架子。
哥拉那首先向自己的老師介紹了一下米開朗基羅,他說:“先生,這是博納羅蒂家的孩子,名叫米開朗基羅。他的畫藝不錯,想得到先生的指點。”
吉蘭達約當時正在畫室畫畫,抬起頭來打量了一下米開朗基羅。隻見麵前的這個年輕人身材細長,麵頰消瘦,濃密的黑發,眼睛特別有神。米開朗基羅也抬頭看了看吉蘭達約,這是一個中年人,身材並不很高大,眼睛有些微的笑意,頭發有些灰白,不過看起來挺有精神。
“哦,米開朗基羅先生,你在哪位畫家門下學過藝呢?”
“先生,我沒有專門學過繪畫,隻是在學校的素描課上學過一些,我們的素描老師經常提到您的大名……”
米開朗基羅一邊說著,一邊雙手遞上了自己帶來的一些畫作。“先生,這是平時的一些寫生,請先生給予指點。”
吉蘭達約接過米開朗基羅遞過來的幾幅畫,隨便翻看了幾張,發現米開朗基羅的寫生筆法雖然有些笨拙,但是卻有一種特別震動人的力量,有一種刀劈斧鑿的感覺。
他微笑著拍了一下米開朗基羅的肩膀,“畫得還不錯,小夥子!你願意來這裏跟我學習嗎?”
聽到吉蘭達約的讚賞,米開朗基羅非常高興,他連忙說:“當然,當然願意。不過……”
米開朗基羅欲言又止,吉蘭達約盯著米開朗基羅的眼睛看了一下,想從中知道他想說什麼。
“你願意來的話,明天就可以來學習。你不想來學習嗎?”吉蘭達約殷切地問。
“不是,可是我交不起學費……”米開朗基羅一邊說一邊紅著臉低下了頭。
“你不是博納羅蒂家的人嗎,你父親還能拿不出這幾個金幣來?”
“我父親是不讓我學繪畫的,他聽說我出來拜師一定不會出錢支持我,所以……”
“嗯……那也沒有關係,隻要你願意學,你明天來吧,我不收你的學費。”就這樣,米開朗基羅成了吉蘭達約的弟子,開始了自己真正的藝術之路。
第二天清晨,米開朗基羅早早地就來到畫室,畫室的天花板很高,中間是一張長條桌子,上麵擺著畫畫的各種雜物,散發出油彩的刺鼻氣味。
這時候畫室裏還沒有人,所以非常安靜。米開朗基羅打量著畫室裏的一切,老師吉蘭達約的桌子在畫室的高台上,整整齊齊地擺著鉛筆、畫筆、速寫本,沿牆掛鉤上掛著其他器具。
正在到處打量的米開朗基羅忽然看到一個東西,那正是吉蘭達約的畫稿,就在他的畫架上,雖然蒙得非常嚴實,但米開朗基羅知道下麵一定有東西。米開朗基羅非常好奇,不知道這位藝術家的畫稿是什麼樣子的。
在好奇心的驅使下,米開朗基羅想打開畫稿看一下,雖然他有點猶豫,但還是小心翼翼地將吉蘭達約的畫卷展開了。畫卷正是吉蘭達約這幾天苦苦思索而創作的壁畫草圖。以後拓畫在聖瑪麗亞諾維拉教堂整個聖壇兩壁上,一組表現聖母生平,一組表現聖約翰生平,這是佛羅倫薩富商托爾納博尼的訂單內容。
米開朗基羅瞪大了眼睛,仔細地看著老師的畫作,並細細地觀察著其中的每一筆線條。畫稿構圖簡潔生動,而且還出現了現實中的婦女形象,從畫稿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吉蘭達約的藝術構思。
突然他有了臨摹的渴望,於是趕快拿起筆和一張紙,在一邊臨摹起來,開始由於緊張,線條畫得非常糟糕,不過畫了幾筆後,米開朗基羅的情緒漸漸平穩了,碳筆下的線條也變得流暢起來。通過臨摹,平時一直捉摸不透的疑團似乎也得到了解釋。
就在米開朗基羅沉浸在繪畫之中時,吉蘭達約威嚴的聲音突然在身後響起了,“你沒有權力偷看。” 米開朗基羅由於擔心責罰,想遮住桌上的畫卷,卻在轉身的時候把手中的碳筆落在地上。
吉蘭達約看了一眼米開朗基羅臨摹的畫,又看了他驚慌的樣子,語氣緩和了一下說:“回你的桌子上吧,很快要上課了,你的同學也要來了。”
畫徒們每天的主要任務就是寫生,在吉蘭達約的指點下,米開朗基羅的畫藝進步得很快。在繪畫的間歇,吉蘭達約也指點他進行一些雕刻。吉蘭達約發現,米開朗基羅的個性風格在雕刻中顯得更加合適,有的作品簡直讓這個做老師的都有點忌妒了。
米開朗基羅在繪畫時,越來越顯示出一種反叛精神。他不太喜歡基督教藝術的清規戒律,更喜歡一種自由的創作,他喜歡表現人體美,而不是基督教的病態美。
當然這也與文藝複興的社會思潮有一定關係,13世紀晚期的佛羅倫薩,已經出現了最早的文藝複興思潮,特別是在但丁、彼特拉克的著作以及喬托的繪作誕生的時代。到米開朗基羅的時代,文藝複興已經得到了更多人的認可。文藝複興特別崇尚古希臘羅馬的藝術作風,大力提倡健康的人體藝術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