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知恥與自尊 ——了解自我,認識自尊(3 / 3)

漫步在無雪的冬季,我想象不出自己該是何種表情。或許吧!我該是無表情的:這個複雜的過分夾雜雜質的塵世,是不允許我有表情的,不為什麼。這個塵世上的事,本來就沒有道理,也不會有太多的人跟你講為什麼,這便是塵世。

塵世光怪陸離,於不覺中,我被流言蜚語所傷害。

我從來都是個乖乖女,這絕不是自命不凡。快樂時,我會神經質地自樂,或是買零食慶祝一番,或是同幾個知己好友談笑風生,或是嚐試握筆時的心隨我動……

或許我應該痛恨上帝的不公。在同學、老師眼裏,我的一切都是不解的。天馬行空的思緒造就了一個如此不幸的我。可我不能這樣,我尊重他們的想法,就像尊重自己一樣。我相信雨過天晴,我必須相信,因為不滅的是太陽。

終於,我還是抽動了鼻子,是的,青草是抵不住春天的誘惑的,所以,我流淚了——我不承認我哭了,因為流淚並不表示傷心,我堅信:給別人機會也是尊重自己。

我想,我應該為尊重買單!不為什麼,因為總要有人買的。

人所受的傷害最大莫過於心靈的傷害,所受的摧殘最大莫過於精神的摧殘,而這一切,你是否知道,都源於我們人格所受到的侮辱。由此可見,人格對於我們的重要性。

我們平時除了不要侮辱別人的人格外,還要懂得自我保護。我們要知道:人格,其實並不是別人想侮辱就可以侮辱得了的,關鍵在於自己的自我保護意識。

你也許看過霍桑那部著名的小說《紅字》,其中的海絲特·白蘭雖因犯罪而被戴上標誌恥辱的紅“A”字示眾,但是由於她具有很好的自我保護意識,而且處處為別人做好事。所以,同樣是那個紅“A”字,幾年後在人們心目中卻成了德行和人格的標誌。

可見,人格並不是那麼容易受到侮辱的,關鍵還是我們自己的承受能力。人格是金,人格的光輝是任何邪惡、任何勢力都無法使其泯滅的。因此,你隻要對自己的人格有足夠的自信,那麼,你就永遠不會受到心靈的傷害,從而保持自己心靈的獨立自尊。

浩然正氣:骨氣是自尊的本質體現

青少年朋友,你一定聽說過“骨氣”二字吧!你對骨氣是怎樣理解的呢?有位教育家曾經說過,一個人心靈的世界是靠自己的骨氣來支撐的,人不怕沒有錢,就怕沒有骨氣。可見,骨氣對於我們來說多麼重要啊!

俗話說得好: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所以,青少年朋友,我們一定要有骨氣。你聽說過一些有關骨氣的故事嗎?讓我們看一個這樣的故事吧。

1995年3月,珠海瑞進電子有限公司,一位中國女員工因連夜加班、過度疲勞,在工作台上打了個盹,正巧被老板看到了。

為懲罰這名“違規”女工的行為,韓國女老板金珍仙突然讓正在生產線上拚命幹活的全體中國員工站隊集合,大發雷霆地要求每個中國工人雙手舉起做投降狀,然後就地跪下,並聲稱若有一人不從就罰其餘人“永遠跪著上班”。

許多工人迫於無奈,猶豫中淌著淚水跪下了……但來自河南南陽的打工者孫天帥就在工友們一個接一個跪下時,卻像青鬆般一動不動地挺立在原地。

“跪下!”女老板向他凶狠地咆哮。“請問,我為什麼要跪下?”孫天帥強壓住心頭的憤怒。

“不跪你就滾蛋!”金珍仙吼道。

“我是中國人,死也不在洋老板麵前跪下!”孫天帥昂首挺胸,甩下每月1300元的飯碗,大步從韓國女老板身邊走過,並且永遠離開了那個恥辱的地方。

在勞動監察大隊投訴金老板踐踏中國工人的尊嚴、侮辱中國工人人格事件時,孫天帥說:“當時我隻有一個念頭,死也不能下跪!因為我是一個有尊嚴,有人格和國格的中國工人!”

孫天帥,這位“不跪的中國人”,這位年輕的小夥子,從此成了千千萬萬打工族傳頌的英雄,被億萬同胞所稱道。這是什麼,這就是“骨氣”。

人沒有骨氣挺不直腰,人沒有尊嚴站不住腳。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被世人所敬仰和愛戴的,都是有骨氣的人。就是寫文章與作書畫,人們也多崇尚骨氣!

稍微瀏覽一下史書,寧為玉碎,不為瓦全,視骨氣如生命的人可以說是比比皆是。西漢時蘇武出使匈奴,身陷大漠19年,卻始終鐵骨錚錚,絲毫不為高官厚祿所動;在冰天雪地中牧羊,渴吞雪,饑吞氈,卻始終沒有改變自己的節操。

然而,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很多人患了軟骨症,盡管補鈣的廣告鋪天蓋地,卻收效甚微。“骨氣”這本來挺好的一個褒義詞,越來越被人們所鄙視。有人將骨氣視為傲氣,將骨氣視為愚蠢,有骨氣的人被視為不合時宜的人。

“弱肉強食”這一句適用於現代生物學的口號,不知不覺地成了現代社會學的口號。什麼骨氣都被我們丟到了腦後,有錢才是硬道理,有權才是真本事。有錢有權有地位,勝於骨氣與尊嚴。為了錢、權,不顧惜身份、臉麵,甚至到了寡廉鮮恥的地步。

2009年5月23日,湖南湘西某地邀請美國體育使者,男子明星籃球隊與立陶宛蘇托瓦職業男子籃球隊在該地體育館舉行對抗賽。賽前,兩支球隊分別到一些學校進行訪問。

然而,在5月22日美國體育使者男子籃球隊到某一所中學訪問時出現了讓人憤怒的一幕:一美國球員在車輛離開校園時,打開車窗向周圍圍觀的中學生撒人民幣,造成現場一度失控,混亂一片,甚至一些學生湧到美國人的車窗前伸手要錢,像叫花子,丟盡了國人的臉。

不過,當時也有一個女生的行為讓人欣慰,因為她撿到錢後當場撕毀,並丟進垃圾桶表示憤慨和抗議,可悲的是她前手扔進去,後麵就有一個學生當場撿了出來,這樣像乞丐一樣搶錢,丟的是國家、學校的尊嚴以及自己的人格,丟掉的是中國人應有的骨氣和尊嚴。

骨氣是我們中華民族強調和傳承的美德之一,它信奉“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氣概。有骨氣是做人的起碼準則。古代就有“餓死不食嗟來之食”的格言,意思就是說雖然饑餓萬分,卻要有骨氣,不能失去人格。

做人要有骨氣,才能保全民族大義。早在殷商就有“不食周粟”而絕食的忠臣。後來有不為“五鬥米折腰”的陶潛,餓死不食美國麵粉的朱自清,等等。

我國5000年的曆史,湧現出的更是無數的錚錚鐵骨:嶽飛的“精忠報國”、文天祥的寧死不降、中國人民抗日保家衛國……如此眾多的事例反映出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精神,它傳承了中華民族的骨氣,保持了自己的基本人格。

我們青少年也要有骨氣,要有自己的基本人格。像上麵的搶錢事件就丟了骨氣,丟了自己的基本人格。我們有些青少年平時強借別人的飯卡消費、強要別人的食品、甚至盜取他人的錢財,還有抄襲練習、考試時像個盜賊似的竊取他人答案,全然不顧他人的排斥與反感等,也是沒有骨氣的表現,當然也毫無尊嚴可言。

我們應該講點骨氣,隻要努力學習、勤學好問,才能學有所獲。有了這種心態,既會提高成績又不失骨氣,保持著自己的尊嚴何樂而不為?

青少年朋友們,傲氣是我們應該排斥的,但是傲骨卻是我們推崇的。讓我們來聽一段骨氣的讚歌吧。

傲骨,是不動聲色,虛懷若穀的自然流露,很難讓人看得見,摸得著,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的真實寫照;傲氣,是嘩眾取寵,盛氣淩人的表演,舉手投足,惟妙惟肖,是“不可一世,趾高氣揚”的最好注釋。

有傲骨的人,隻會使人感到親近,感到和藹,感到一種力量和尊嚴;有傲氣的人,卻會使人疏遠,難以接受。或敬而遠之,或躲而避之,使人感到壓抑和難堪。

傲骨是一種氣質,一種風度,一種人格,一種素養,一種知識和道德綜合後的存在,是人性中高檔次的境界;傲氣,是一種淺薄,一種庸俗,一種偏狹,一種土財主式的夜郎自大的心態,一種歪門邪道和一知半解結合後的反映,是人性中應該摒棄的。

傲骨,是登高遠望,天寬地廣的襟懷,是能包容一切又能雅俗共賞,不負清高而又能從善如流的大家風範;傲氣,是井底之蛙的仰望,是“天地就那麼大”的肚量,是隻有自我,難容他人的故作高深,附庸風雅,卻終於雅不起來的小家子氣。

傲骨,從不貶低他人來抬高自己,隻不過是以自己的高風亮節而自成氣候,以自己的謹言慎行而“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台”;傲氣,從不客觀地看待別人,隻不過目空一切,既可能損人,又不一定能夠利己。

傲骨,是一種任重而道遠的追求,也許一個人終其一生才能獲其真諦;傲氣,是一種順手牽羊,摘花帶葉的以身相許,一個人往往深陷其中,不但不知自拔還不亦樂乎。

傲骨,終生保護你的正直、善良、自信、寬容、大度;傲氣,隨時損害你個人的形象、聲譽和身心。

所以,讓我們挺起胸膛,用傲骨築就成功之路。

我們要從小培養自己堅定的信念,做到在受到外界的壓力或誘惑時,毫不動搖,時刻彰顯自己的骨氣。人活著就要努力維護自己的尊嚴,講點骨氣,這樣我們才有靈魂。

如果沒有了骨氣和尊嚴,我們就變成了行屍走肉,終日用一雙“無所謂”的眼睛看世界,心中沒有榮辱廉恥,這樣的話,我們與動物又有何區別?因此,朋友們,讓我們活得有骨氣一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