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以設立諾貝爾獎留名後世的艾爾佛雷德·諾貝爾,也是相貌醜陋,身體不好,但他從青年時期產生了彌補缺陷的心理,反而使他決心把終身獻給人類。臨終之前,諾貝爾用大約900萬美元的基金設立了諾貝爾獎。眾所周知,它現在已成為世界上最有權威的獎勵。
還有海倫·凱勒,幼年便失去聽力,對於一個人來說,這也許是最大的不幸,但她卻因為擁有求知的渴望而堅持不懈,終於考上了知名大學,成為了眾所周知的作家,鐫刻了不朽的人生。
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達爾文、林肯、莫紮特等,就連大名鼎鼎的美國總統羅斯福,也是坐在輪椅上領導美國人民取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一個又一個勝利的。
人長什麼樣並不是我們自己能決定的,殘缺是無法改變的事實。但是我們卻可以用行動和成績來填補殘缺。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隻要擁有信念和一顆上進的心,即使殘缺,也能開拓出屬於自己的人生舞台。
對於缺陷,雖然我們會覺得心裏很不舒服,但是,我們要明白,既然已經存在,那麼埋怨和痛恨,都是無效的。有效的辦法,便是理智地去正視缺陷。
比如一個人左眼斜,怕人看見,便戴上墨鏡,摘下墨鏡又想捂住左眼,捂不住了又說自己最近正害眼病,總也不好。其實,倘若大大方方地往人群中一站,別人問,就坦坦然然地說:我是與眾不同的。自己輕鬆,別人也會因此而輕鬆。
五官四肢水平都一般,或多少有點毛病,那就用心去開發自己腦功能。左腦右腦有140億個腦細胞,那裏麵是一個宏大的世界,東方不亮西方亮,有極廣闊的發展餘地。
青少年朋友們,讓我們一起舉起自信的火把,朝著自己的理想出擊。化自卑為力量,把我們的足跡留在人生的舞台上,創造出屬於我們的天地,讓嘲笑我們的人看看,即使殘缺,我們也同樣可以創造出輝煌!
拒絕自卑:別讓自卑妨礙你
自卑的意思是低估我們自己的能力,覺得我們自己各方麵都不如人。自卑,可以說是一種性格上的缺陷。表現為對自己的能力、品質評價過低,同時可伴有一些特殊的情緒體現,諸如害羞、不安、內疚、憂鬱、失望,等等。
自卑的前提是自尊,當我們的自尊需要得不到滿足,又不能恰如其分、實事求是地分析自己時,就容易產生自卑心理。
一旦我們形成自卑心理,往往從懷疑自己的能力到不能表現自己的能力,從怯於與人交往到孤獨地自我封閉。本來經過努力可以達到的目標,也會認為“我不行”而放棄追求。我們看不到人生的光華和希望,領略不到生活的樂趣,也不敢去憧憬那美好的明天。
青少年朋友們,讓我們一起看一個轉學女孩朱春花自卑的故事吧。
自從轉學來到這所學校,朱春花覺得所有的地方都不對勁了。
首先是名字。在以前的學校裏,不管是老師還是同學喊她的名字,她總是很快樂地答應著,從來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妥,就像春天開花,秋天結果一樣自然。可是轉學以後,她最怕別人叫她的名字,因為班裏那個長得很帥的單眼皮男生羅曉,總會很及時地從哪個角落裏跑出來,補上一句:春花,上酸菜。然後大家一起笑,笑得朱春花鼻尖上冒出虛汗,臉蛋紅得像一隻秋天裏的柿子,心慌慌地跳,恨不能找個地方藏起來。
其次是說話。在以前的學校裏,大家都是一樣的口音,一樣的方言,誰也不會笑話誰。可是轉學以後,新同學都說著純正標準的普通話,比她原來學校裏的老師說得還好,夾在一群糯米一樣柔軟的聲音裏,她總是俺呀俺的,顯得是那樣格格不入。最要命的是英語課,老師一叫她朗讀課文,大家就會在底下抿著嘴偷偷地樂。
最後是衣著。平常大家都穿校服,所以朱春花並沒有覺得特別地失落,可是一旦可以不用穿校服,她就傻了眼。那些同學一個比一個漂亮,牛仔褲,鏤空衫,公主裙,韓版的雪紡裙,簡直可以開時裝發布會了。
唯有她還穿著以前買的那些色調單一、款式陳舊的衣服,像一隻灰蒙蒙的小老鼠,人多的地方不敢去,大家在談論周傑倫的新歌、韓寒的新書時,她就低著頭拚命做事,收拾別人丟下的垃圾,替大家拿東西,收集礦泉水瓶子。
朱春花前所未有的失落,自卑像被搖晃過的可樂,稍一觸動就會四處流溢。她拚命地收斂自己,盡量不與人交往,盡量不去人多的地方,盡量不與人交流,像一隻謹小慎微的小老鼠,一個人獨來獨往。
朱春花是一個農村的小姑娘,來到城市學校以後,明顯有些格格不入,這讓她非常自卑,更帶來了很大的心靈痛苦。
自卑是一種心理障礙,對人會有很多的危害。自卑能降低自信,降低自信就會降低能力。因為能力與自信是相關聯的,有自信就能有意識地培養和提高自己的能力;沒自信就沒能力;提高自信,就能提高能力,降低自信就降低能力;有多大的自信就有多大的能力,自信下降到零,能力也就下降到零,自信提高到無限,能力也就提高到無限;沒有自信,終生一事無成,信心百倍,就能創造意想不到的奇跡。
自卑感能讓人降低能力,喪失鬥誌,逃避現實。逃避的目的本是為了消除自卑,但由於方法的錯誤,越逃避越自卑,越自卑越逃避,越來越消極頹廢,悲觀失望,絕望孤獨,連自理生活的能力都沒有,甚至連吃飯、穿衣、起床的能力都沒有。對生活沒有一點興趣,活著簡直就是在受罪,最終選擇自殺,來個徹底的逃避。
自卑感能產生壓抑、抑鬱、情緒低落、悲觀厭世的情緒,這些情緒會以情感的方式表現出來,讓人產生極度的痛苦。一般人都不太能意識到情感因素的痛苦,覺得情感因素什麼也沒有,能有多痛苦,其實情感的痛苦是最痛苦的,過度自卑,情誌壓抑的人最後都能自殺。
自卑也能傷害身體。自卑可使人的反應性下降,導致內分泌失調,產生各種心身疾病。
自卑是一種性格上的缺陷,是因為過多地自我否定而產生的自慚形穢的情緒體驗。其核心內容就是認為自己不如別人,無法趕上別人。形成自卑的原因很多,但它們都是通過自卑者本人的消極自我暗示所產生的。
清楚了自卑的危害,就要想辦法克服自卑。具體來說,我們可以從下麵幾方麵著手。
一是正確地評價自己。自卑者往往有很強的自尊心和抱負,自我評價過高,當在學習生活中,由於自己方法不當,或缺乏處世能力而陷入困境時,自尊心受到損害,優越感嚴重失落,於是從一個自尊自信者走向另一個極端,變成一個完全失去自信的人。
常言道:“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弱點,也有自己的優點,我們應該坦然地接受自己的優點,但也不忌諱自己的弱點。這樣就能正確地與人比較,在看到自己不如人之處時,也能看到自己如人之處或過人之處。
其實,最重要的比較是自己跟自己比。每個人應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能力、特點等來確立自己的事業和人生道路,為此發奮努力,不斷進步,最後實現人生的價值。這樣的人生才是積極的、有意義的人生。
二是正確地表現自己。自卑感往往是在表現自己的過程中,由於受到挫折,對自己的能力發生懷疑而造成的。有此心理的青少年,不妨多做一些力所能及、把握較大的事情,一舉成功後便會有一份喜悅,每一次成功都是對自信心的強化。
而自信心的恢複是克服自卑的關鍵。但要注意的是,自信心的恢複需要有一個過程,切不可著急。應從一連串小小的成功開始,通過不斷的成功來表現自己和確立自信,來消除對自己能力的懷疑。表現自己時,期望值不要過高,不要操之過急,要循序漸進地鍛煉自己的能力,逐步用自信心取代自卑感。
三是正確地補償自己。正確地補償自己即通過努力奮鬥,以某方麵的成就來補償自身的缺陷。生理上的補償現象,如盲人尤明、聾者尤聰,這是人們常見的。另外,人還有心理上、才能上的補償能力。勤能補拙、揚長補短,可以起到心理上、才能上的補償作用。
華羅庚說:“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記住:隻要功夫深,一定能趕上他人。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要學會揚長補短。亞曆山大、拿破侖、納爾遜,他們生來身材矮小,這是他們的短處,但他們並不因此而自卑,而能看到自己的長處並立誌在軍事上取得成就,經過不斷努力,最終他們都成功了。
所以說,人的某些缺陷和不足,不是絕對不能改變的,而要看自己願不願意改變。隻要找到正確的補償方式,就能克服自身的缺陷或者從另一方麵得到補償。
四是心理分析法。心理分析法,即有自卑感的人主動求助於心理谘詢專家,進行心理谘詢和心理治療。其要點是在專家的幫助下,通過自由聯想和對早期經曆的回憶,經分析找出導致自卑的深層原因。經過心理分析,讓求助者領悟到,一個人之所以有自卑感,並不是自己的實際情況很糟,而是潛藏於意識深處的症結使然。
以上是克服自卑心理的主要方法,各人情況不同,采用的調適方法也應各有側重。要真正克服自卑,不僅要懂得方法,更重要的是要積極行動,隻要勇敢地邁出第一步,就能步步向前,最終達到預定的目的地。
青少年朋友,我們應是生活的強者,對於一時的挫折可以當作是對自己的考驗。發憤努力、拚搏進取、克服困難,最終克服自卑心理、樹立強者的形象是不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