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揭開EQ的麵紗1(1 / 3)

第四章 揭開EQ的麵紗

我們每個人都有情緒,高情商者善於控製自己的情緒,低情商者則多無法駕馭情緒,多表現為消極與悲觀。如果我們想要自己的情商變高,就要先駕馭好自己的情緒。

探秘情商:人人都有七情六欲

大家應該都聽過“EQ”,“EQ”所指代的就是“情商”。一個人的成功與否,不僅取決於智商,在很大程度上,情商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什麼是情商

所謂情商,就是指個人把握和控製自己的情緒和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情商”這一概念是美國耶魯大學心理學家彼得·塞拉維和新罕布什爾大學的約翰·梅耶於1990年首次提出的。

1960年,著名的心理學家瓦特·米歇爾在斯坦福大學的幼兒園做了一個軟糖實驗:他在一群四五歲的小孩麵前各放了一顆糖,並告訴他們,老師出去一會兒,你們不要吃麵前的軟糖,如果誰能控製自己不去吃,老師就再獎勵他一顆;如果誰控製不住吃了它,就沒有這個獎勵了。實驗結果發現,有的孩子吃了,有的孩子沒吃。

後來經跟蹤調查發現,這些孩子長大以後,那些能控製自己不去吃糖的孩子的成就比那些沒控製住吃糖的孩子要大。

這項實驗告訴我們,決定一個人命運的關鍵因素不隻是智商,也包括非智力的情緒商數。這就是情商的由來。

正如智商被用來反映傳統意義上的智力一樣,情商也被用來衡量一個人調控情緒的能力的高低。

情商是一種生存智能,是一種人為修養,是一種性格力量,它使一個人可以駕馭自己的情緒,協調人際關係,推動自己走上成功之路。

情緒人人有,但能夠調整和控製自己的情緒卻並非人人能夠辦到。一個人能夠駕馭和管控自己的情緒,就可以在人際關係中左右逢源,借勢成功。

很多人之所以失敗,就是因為不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不能謙讓容忍,方圓處事,結果處處碰壁,一事無成。可見,情商涵蓋了人的自製力、熱情、毅力、自我驅動力等,它可以幫助人們開發潛能,是成功人生必備的素質。

情商的核心

情商最核心的東西是情緒和情感。情緒占據了人類精神世界的核心地位,情緒的產生,是腦皮層和皮層下組織協同活動的結果,是心靈、感覺、感情或騷動,泛指任何激越或興奮的心理狀態。

人的情緒有幾百種之多,傳統的七情六欲說法中的“七情”是指喜、怒、哀、懼、愛、惡、欲。

我國的著名心理學家林傳鼎先生把情緒分為18類:安靜、喜悅、憤怒、哀憐、悲痛、憂愁、憤激、煩悶、恐懼、驚駭、恭敬、撫愛、憎惡、貪欲、嫉妒、傲慢、慚愧、恥辱。西方有的學者認為人有7種基本情緒:憤怒、恐懼、快樂、喜愛、驚奇、厭惡、羞恥。現代心理學一般把情緒分為快樂、憤怒、悲哀和恐懼四種基本形式,並分為心境、激情和應激三種狀態。這些就是情商控製的範圍。

情商能力

情商水平的高低,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麵的能力,這些能力綜合起來,就可以作為情商高低判定的標準。

第一,認識自身情緒的能力,也叫情緒覺知。它是一種直覺自知力,就是在情緒方麵有自知之明,主要是一個人對自己情緒的認知能力,或者叫作自我意識。它是確定情商水平的首要基礎。

所謂自我意識,就是指注意力不因外界或自身情緒的幹擾而迷失、誇大或產生過度反應,反而在情緒紛擾中保持良好的心態和自省的能力。自我意識表示個體對自己身心狀態的認知、體察和監控。而身心狀態中,最重要的就是情緒。

我們看一下這個例子,你就會發現,情緒自知力是怎樣的了。

某人在早晨上班的路上,有人從樓上潑了一盆水到他頭上,他抬頭沒有發現人,但他心裏很生氣。到了公司,辦公室主任對他說:“今天9點鍾有個會,你去開。”

沒有等辦公室主任說完,他就打斷辦公室主任的話:“開會,開會,你們就知道通知我開會,中央文件早就說了,要去掉文山會海,你們就是不聽。”

主任見他生氣的樣子,感到很奇怪,今天這人是怎麼啦?

後來,總經理助理對他說:“今天10點有一個人要見你……”

沒等總經理助理說完,他又打斷人家的話:“見什麼人,見什麼人,你們老是打斷我的正常工作,你們真是的。”

總經理助理也感到奇怪,今天這人怎麼啦?

過了幾天,辦公室主任和總經理助理說起這件事:“你那天怎麼回事兒?”這人自己並沒有察覺自己的情緒有異樣,實際上是因為他在路上被不知道是誰的人潑了水,因此生了氣,把氣憤的情緒帶到工作中來了。

古人講的“吾日三省吾身”、“反躬自省”,就是講的自我認知,包括自我認知心情、情緒、情感。高情商的人,會認知自己的異常情緒,重新評估這件事,決定是否拋棄這件不愉快的事,換上輕鬆的心情。

第二,妥善管理情緒的能力。管理情緒的能力也叫情緒控製力,它是控製情緒衝動、情緒波動、情緒化的能力,控製消極激情的能力。管理情緒的能力,是情商的核心。

急躁似乎同快節奏的現代生活相聯係,其實這完全是兩碼事。急躁使人心緒不寧,頭腦容易發熱,情緒控製不住,其結果經常把本來十分簡單易辦的事情,人為地變得複雜和難以處理。

說到急躁,使人不由得想起一則民間故事:

一位性子急躁的胖大嫂,深更半夜聽說母親病得嚴重,連忙抱小孩回娘家看望。慌忙之中,竟錯把枕頭當作娃娃。

一路急急忙忙趕路,路過瓜棚底下,被瓜藤絆倒了,摔了一大跤,把抱來的枕頭摔得老遠。

在黑暗中亂摸一陣,摸到了一個冬瓜,不由分辨,立馬抱起冬瓜就走。等天亮趕到娘家時,方知懷裏抱的不是小孩而是冬瓜!

故事中所說性急的胖大嫂的所作所為,有些誇大,其真實與否,我們不必細究,但它的確向人們述說了一個道理:急躁對於人們有害無益。

第三,自我激勵的能力是情商的推動力。人要激勵自己積極向上,而不是消沉。情商高的人是不會消沉的,他們會不斷地進行自我激勵。

善於運用自我激勵方法激發自己的興趣、熱情、幹勁和信心,擺脫消極影響,對於一個人獲得成功至關重要。

第四,認識他人情緒的能力。盡管人難知,還是要知。認識他人的情緒,在知人中體現自己的情商,用自己的情商更好地知人,要揣摩、察覺他人的情緒。

當一個生人直麵向自己走過來,並向你靠得很近時,人們一般會本能地退一下,因為不了解他。當一個很熟悉的人直麵向自己走過來,並很近地靠過來,這時人會本能地靠攏過去,伸出手去緊握,還可能緊緊地與他擁抱。所以,認識他人的情緒至關重要。

第五,人際關係的處理能力。人際關係的處理能力主要是溝通協調能力。要不時地傳遞和捕捉他人的情緒和感情信號,洞察別人的內心感情,將心比心。有研究表明,溝通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就是要處好人際關係,情商高的人會把人際關係處理得很好。

除了這五大能力以外,情商能力還體現在:應變能力、合作能力、協調能力、溝通能力、適應能力、樂觀自信力等方麵。這諸多的能力就形成了一個情商能力體係。

以上這些就是我們應該了解的情商,通過對這些內容的了解,我們可以更加認清和管理自己的情緒。

成功手冊:智商誠貴,情商更高

智商是取勝的法寶,這很容易讓人認為,隻要智商高,事業就一定能成功,就一定能取勝。其實,這是一個誤區。智商雖然是成功的極為重要的因素,但影響一個人一生的,更多的是性格、世界觀、價值觀以及耐心、信心、毅力、情緒、情感等品質。

智商誠可貴,情商價更高。如果你沒有一個聰明的頭腦,但是擁有較高的情商,也是可以取得較大的成功的。

有“智”者,事竟成,但僅有智商還不能完全取勝,要想持續地獲得成功,還必須有情商的強大支持。隻有有“情”者,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