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掌握命運之船2(2 / 3)

完美與夢想不同,因為它太不真實;完美與美酒不同,因為它太無味;完美不像下棋,因為它不能重新來過;完美不像謎,因為它太通俗易懂了;完美不等於完美。時間不會有完美,而我們能做到的就是在無法悔過的時候去努力,在無法成功的時候去拚搏,在無法忘記的時候去遺忘!

完美,總是讓人們那麼期待,而這個期待卻是沒有盡頭的,沒有結果的,因為世界上根本就沒有完美,如果有,也不過是虛幻之中的假設。追求完美的人,注定不堪一擊,因為他們從來都沒有想過完美是怎樣的一種定義。

世間沒有完美,任何事物都不例外。認識自我,是不以己之長,比人所短;也不妄自菲薄,顧影自慚。要知道,這世間沒有完美,所以,每個人都要快樂地做好不完美的自己。過於刻意地追求完美,隻會白白給自己增加更多的傷痛。

人的一生,不可能事事皆盡人意,也不可能事事完美。追求完美固然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但如果過分追求完美,而又達不到完美,這個人就一定會變得浮躁。過分追求完美反而會適得其反,變得沒有一點完美可言。

“完美”,是一個頗具誘惑力的口號,卻也是一個漂亮的陷阱,將我們陷進裏麵的泥塘卻誤以為是席夢思軟床。很多人就是這樣一步步跌進“完美”的誤區裏,隻不過這種誤區出現時,常常以美麗的麵貌向人們招手,以良好的狀態開始作為引導,然後被逞強、虛榮所代替,心理上漸漸地磨出了老繭,而自己卻還深陷其中,渾然不知。

人人都希望完美,但這隻能追求而不能指望。最完美的人在悼詞裏,最完美的愛情在小說裏,最完美的人生在夢想裏。

一位七旬老人,一生孤獨地流浪。

路人問他:“為何不娶妻成家?”

老人答道:“我在尋找完美的女人。”

路人反問:“那麼,你流浪這麼多年,就沒有遇見一個完美的女人?”

老人悲傷地回答:“我曾經遇到一個。”

“那你為什麼不娶她?”

老人無奈地說:“因為她也在尋找一個完美的男人。”

這個小故事講出了一個道理:不管是誰,假使一定要尋找完美,那麼,一輩子也尋找不到。世上沒有完美的東西,“完美”隻是虛構,凡事盡力就好,不要強迫別人或自己做做不到的事。要求越高,失望越大。

世界上根本就沒有完美的東西,完美了反而是一種缺陷,有缺陷的東西才真正完美。人生更是如此,沒有遺憾的人,並不曾真正快樂。所以追求完美,其實應該是一種去接近完美的心態。

埃及的獅身人麵像,由於拿破侖進軍時被炸掉了一塊鼻子,每當人們看見它的時候,總會抱著猜想的態度:它的鼻子是什麼樣子的呢?或許正是因為殘缺的鼻子獅身人麵像,才會吸引大批的遊客。

美神維納斯,也是因為殘缺的雙臂而聞名於世,不知道有多少著名的雕塑家想修補她,可是他們無論做出怎樣的手臂,維納斯看起來都不如沒有手臂的時候順眼,這就說明了殘缺有時也是一種美。

被人們公認的音樂天才貝多芬,年輕時就雙耳失聰,上帝似乎也嫉妒這個年輕人,給予了他不公平的待遇,但是貝多芬沒有被困難嚇倒,雙耳失聰反而激勵了他,使他創作出了絕世音樂。麵對殘缺貝多芬沒有退縮,反而勇敢地麵對殘缺,也正是這殘缺創造了一個音樂的天才。因此,殘缺有時也是美的。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事物,更沒有完美的人。可是人似乎生來就有一種追求完美的欲望,從呱呱墜地,在淚水中誕生,我們就發誓要把這哭聲轉化為獲得完美時的歡樂。

看看周圍的人們,天天都為了追求完美而不斷努力,可是沒有一個人覺得夠完美了!這種追求就像中了大獎再去買彩票似的,周而複始!然而,人們卻沒有靜下心來認真想一想,什麼事都會像人想的那樣美好嗎?有好多人在追求完美的同時就已經失去了很多完美所不可缺少的元素。所以,不要刻意地去追求完美。

告別虛榮:別讓魔鏡毀掉理智

很多人小時候都讀過《白雪公主》的童話故事,白雪公主的繼母有一麵神奇的魔鏡,可以知道世界上誰是最美的女人。當這個惡毒的繼母知道自己不是最美的女人,而白雪公主最美的時候,她對白雪公主進行了殘忍的報複。這就是虛榮心在作祟。

虛榮心是一種表麵上追求榮耀、光彩的心理。虛榮心重的人,常常將名利作為支配自己行動的內在動力,總是在乎他人對自己的評價。一旦他人有一點否定自己的意思,便認為自己失去了所謂的自尊而感到受不了。

虛榮心是對榮譽的一種過分追求,是道德責任感在個人心理上的一種畸形反映,是一種不良的心理品質,其本質是利己主義的情感反映。

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點愛慕虛榮,每個人都不喜歡自己在任何方麵低人一等,一定限度的在道德與法律範圍之內的虛榮心是可以理解的,可是一個人過分虛榮,往往會從某種個人動機出發,追求一種暫時的、表麵的、虛假的效果,甚至弄虛作假,欺詐行騙,完全失去了從行為的社會價值來評價自己行為的能力,其行為目的僅僅在於取得榮譽和引起普遍注意,得到周圍人的讚賞和羨慕。

一隻雄孔雀的長尾閃耀著金黃和青翠的顏色,任何畫家都難以描繪。它生性忌妒,看見其他羽毛華美的鳥就追逐它們。孔雀很愛惜自己的尾巴,在山野棲息的時候,總要先選擇擱置尾巴的地方才安身。

一天下雨,雨水打濕了它的尾巴,捕鳥人就要到來,可是它還是珍惜地回顧自己美麗的長尾,不肯飛走,最終被捉住了。

這個故事巧妙地比喻了一些人為了沒有意義的虛榮不惜犧牲了自己的生命和自由。

當今一種普遍存在的虛榮是對名的變態追求,它會使社會形成不務實的浮誇之風,使個人喪失生活的基礎,從而陷入鉤心鬥角之中,因為一個人的虛榮心和另一個人的虛榮心是不能共存的,隻有互相傷害。這樣的故事古今中外舉不勝舉。

虛榮貌似看重榮譽,但實際上是對道德榮譽的一種反動。虛榮的人為了表揚才去做好事,對表揚和成功沾沾自喜,甚至不惜弄虛作假。他們對自己的不足想方設法遮掩,不喜歡也不善於取長補短。

虛榮心重的人外強中幹,他們不敢向他人袒露自己的心扉,給自己帶來沉重的心理負擔。虛榮在現實中隻能滿足一時,長期的虛榮會導致不健康因素的滋生。

實際上虛榮心很強的人的深層心理是心虛。表麵的虛榮與內心深處的心虛總是在鬥爭著。因此,有虛榮心的人至少受到來自兩個方麵的心靈折磨,一是沒有達到目的之前,為自己的不盡如人意的現狀所折磨,二是達到目的之後,被唯恐自己的真相露餡的恐懼所折磨。因此,他們的心靈總是痛苦的,是沒有幸福可言的。

有虛榮心的人為了誇大自己實際的能力水平,往往采取誇張、隱匿、欺騙、攀比、嫉妒,甚至違法的手段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其危害於人於己於社會都很大,我們極有必要克服虛榮心。

虛榮心是可以通過自我調適來克服的:

第一,正確理解權力、地位、榮譽的內涵和人格自尊的真正意義,端正自己的價值觀與人生觀,努力追求真、善、美。

第二,要本著清醒的頭腦,麵對現實,實事求是,從自己的實際出發處理問題,擺脫從眾的心理困境,克服盲目攀比心理。

第三,過分追求榮譽,顯示自己,會使自己的人格扭曲。崇尚高尚的人格可以使虛榮心沒有機會抬頭。同時,還要正確看待失敗與挫折,必須從失敗中總結經驗,從挫折中悟出真諦,樹立正確的榮辱觀,塑造健康的人格。

第四,學習良好的社會榜樣。從名人傳記、名人名言中,從現實生活中,以那些腳踏實地、不圖虛名、努力進取的革命領袖、英雄人物、社會名流、學術專家為榜樣,努力完善自己的人格,做一個實事求是、不自以為是的人。

第五,對不良的虛榮行為進行自我心理糾偏。

如果一個人已出現自誇、說謊、嫉妒等病態行為,可以采用心理訓練的方法進行自我糾偏,這種方法源於條件反射的負強化原理。就是當病態行為已出現或即將出現時,給自己施以一定的自我懲罰,如用套在手腕上的皮筋彈自己,以起到警示與幹預作用。久而久之,虛榮行為就會逐漸消退,但這種方法需要個人有超人的毅力與堅定的信念才能收到效果。

杜絕嫉妒:妒火是心靈的煉獄

嫉妒心是一種不良的心理,一位名人曾說過,“嫉妒是諸惡德裏麵最大的惡德”。嫉妒心是青少年學習與生活中的蛀蟲,是破壞青少年間友誼與團結的腐蝕劑,其危害性非常大。

首先,它不利於我們學習進步,對人對己都是不利的。本來在學校中刻苦學習、勇於冒尖、敢當先進,這都是青少年學生的一種優良心理品質,但由於那些嫉賢妒能的人視他們為眼中釘、肉中刺,百般挑剔、極力貶低,使得一些同學不敢在集體中冒尖。

其次,它破壞人際關係,影響團結,削弱集體的凝聚力。一個人深切地嫉妒他人時,可能會不擇手段地散布流言、惡語傷人、挑撥離間、打擊報複、互相傾軋,從而惡化整個集體的人際關係環境。

再次,它增添了嫉妒者內心的痛苦。嫉妒者比任何不幸的人更為痛苦,因為別人的幸福和他自己的不幸,都將使他痛苦萬分。嫉妒者由於不能正確對待別人的進步與成績,錯誤地認為別人的進步就是對自己的貶低,於是,在心理上自然產生一種痛苦的體驗。

這種消極的情緒反應長久下來將對人的身心健康十分不利,能引起多種心理問題與疾病。此外,嫉妒心不僅給嫉妒者造成痛苦與心理失重,同時也給被嫉妒者造成一定的打擊。由此可見,嫉妒心是一種極其有害的心理,我們不可等閑視之。

有一個人,非常嫉妒他的鄰居。他的鄰居越是高興,他越是不高興;他鄰居的生活過得越好,他越是不痛快。他每天都盼望他的鄰居倒黴,或盼望鄰居家著火,或盼望鄰居得什麼不治之症,或盼望下雨天雷能劈死鄰居家一兩個人,或盼望鄰居的兒子夭折……

然而每次他看到鄰居時,鄰居總是活得好好的,並且微笑著和他打招呼,這時他的心裏就更加不痛快,恨不得往鄰居的院裏扔包炸藥,把鄰居炸死……

就這樣,他每天折磨自己,身體日漸消瘦,胸中就像堵了一塊石頭,吃不下也睡不著。

終於有一天,他決定給他的鄰居製造點晦氣,這天晚上他在花圈店裏買了一個花圈,偷偷地給鄰居家送去。

當他走到鄰居家門口時,聽到裏麵有人在哭,此時鄰居正好從屋裏走出來,看到他送來一個花圈,忙說:“這麼快就過來了,謝謝!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