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在日本的企業界流傳著三句話:“智力比知識重要,素質比智力重要,覺悟比智力更重要。”事實證明,一個人若有了進取、奉獻的覺悟,就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識、經驗和發揮自己的聰明、才能。經理與企業其他領導人員應像和煦的春風和雨滴露水沐浴滋潤禾苗那樣,誠摯熱情、耐心細致地做思想教育工作,不斷地提高職工的思想覺悟。
一、循循善誘,疏而導之
《論語·子罕》中說;“夫子循循然善誘人。”意思是老師善於一步一步地誘導人。對職工中的思想問題、認識問題,應當疏導,而不能堵塞、壓製。思想政治教育應采取疏導的方針。如同古代傳說中的大禹治水那樣,他鑿開龍門,疏通九河,變害為利,灌溉農田。他采用的就是疏通和引導的辦法。所謂疏通,就是創造條件讓大家暢所欲言,把各種意見和心裏話都講出來。實踐告訴我們,有時真理並不一定在多數人或領導者手中。因此,精明的領導者能歡迎、支持來自群眾中的意見和批評,即使是錯誤的意見,也不要壓製。這樣才能真正集中群眾的智慧,達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和改進工作的目的。所謂引導,就是循循善誘,說服教育,並在廣開言路的基礎上,把職工群眾的思想引導到正確的積極的健康的方向上來,提高他們的思想覺悟,幫助他們實事求是地認識和分析問題,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勞動、學習、工作。“疏”與“導”是相輔相成的,疏通是為了正確的引導,引導是疏通的目的,應在疏通中引導,在引導中疏通,兩者不能割裂開來。
人的任何行為都是受其思想支配的。要克服人們的某種不良行為,首先要實事求是地找出其思想根源,然後才能對症下藥。采取疏導方針是符合人們思想發展規律的,它有利於在本單位造成“一個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紀律又有自由,又有統一意誌、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的精神環境。
如何疏導,上海紡織係統總結了以下十條:(1)啟發覺悟,不就事論事;(2)細水長流,不搞立竿見影;(3)以誠相待,不以教育者自居;(4)和風細雨,不搞我壓你服;(5)因人而異,不搞千篇一律;(6)表揚為主,不動輒處罰;(7)防微杜漸,不使問題堆積成患;(8)形式多樣,不搞空洞說教;(9)關心疾苦,不能對職工的困難漠然置之;(10)言傳身教,不能言行不一。
華琪同誌借助“治水”的疏導方法,提出以下三點:
1.分而導之。治水泄洪,多在主河道兩側,采取各種分洪措施,即將洪水分散成小股下泄。人的思想問題的形成,往往是各種矛盾的結合體,輕重緩急熔一爐,主觀客觀彙一體。在錯綜複雜、縱橫交織的各種矛盾麵前,領導者不能茫然無緒,經過分析之後,既牽“牛鼻子”,又要“彈鋼琴”,紅花綠葉緊相扶,內因外因分而治,化急為緩,變重為輕,最終求得分而導之的目的。
2.浚而導之。大河奔流,泥沙俱下,年久淤積,釀成水患。疏浚挖掘,清理河道,可使大水下泄暢通。做思想工作,也是一種“清淤”工作。清淤之日,便是疏通之時,思想上的“淤積”,有來自各種剝削階級思想的滲入和侵襲,也有千百年來各種舊風俗、舊習慣的影響和阻力。一個人思想落後,大抵都是長期積累的“慢性病”,“抗菌”和“耐藥”性頗強,常常久治不愈,久感不化,這就更需清其淤積,治其根本,才能使思想渠水暢通,源頭清澈如許,贏得“金石”為開,浪子回頭。
3.因勢導之。治水必須依據地形之高低,水勢之曲直,流量之大小,“順水性所宜”,“縱水流之勢”,采取有效工程措施,使之安瀾歸漕。做人的思想工作,也要講究因勢利導。領導者要善於挖掘和發揮被領導者自身的積極因素,用他們自己的力量克服消極因素。曆史上有許多人物,在青少年時某種缺點相當嚴重,他們的老師和父母,能從其短處中發現“亮點”,因勢利導,使之發揚光大而成大器。
二、思想教育要注重實效
思想教育工作,如何收到實效,筆者綜合了以下11條:
1.察之以實。要確實弄清實際情況,以便實事求是、有的放矢地做思想教育工作。
2.動之以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於情”,“情到理方至,情阻理難通”。領導者要有愛人之心,要有真誠之意,不要冷漠沒有熱情。隻要感動了被教育者,思想教育的效果就自然會好。
3.啟之以思。應把思考的鑰匙交給受教育者,不能硬要牽著人家的鼻子走。要啟人之明智,教人以巧慧。解決思想問題不能急於求成,要給受教育者以思考的餘地。
4.曉之以理。思想教育不能隻靠說大話、空話去唬人,而要求教育者調動自己全部的才學和心智,憑借語言的魅力,遵循藝術的規律,融理智的真意、道德的熏陶和美的感染為一體,方能化真理為春雨,澆開璀璨的思想之花,育出累累的精神碩果。
5.激之以義。“人是萬物之靈,而理想是人生之靈。”沒有理想,無異於沒有靈魂。有效的領導者能注重對下級人員進行理想、事業心的教育,使他們為實現美好的理想而發奮工作。
6.約之以規。即充分運用各種規範,如法律、政策、條例、製度、守則、公約和通過建立各種正常的工作秩序,把職工的思想和行為引導到正確的軌道上來。
7.示之以知。通過政治、文化、科學、業務技術等內容的培訓,提高他們改造主觀世界的自覺性,提高他們的認識能力和思想水平。
8.喻之以標。要向職工明確具體可行的奮鬥目標,激發他們的責任感、使命感,並善於運用榜樣的力量激發先進者更先進,後進趕先進。
9.明之以害。運用反麵典型,組織職工查根源、找危害,懲前毖後,治病救人,防微杜漸,以儆效尤。
10.幫之以需。有效的領導者能體貼職工,能盡一切努力,解決職工在勞動、生活、學習等方麵的實際困難,從而發揮他們在勞動中的積極性。
11.導之以行。領導者要以身作則,為人表率,率先垂範,以模範行動引導職工群眾艱苦奮鬥,辛勤勞動。
為了提高思想教育的效果,符慶隆同誌提出“十戒”,摘要如下:一戒隔靴搔癢。思想政治工作要克服盲目性,要有針對性地解決人們在實際生活中所關心的問題,以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二戒兩相脫節。思想政治工作與各項業務不能脫節,與職工的實際工作、生活,實際願望、需求不能脫節。政治工作要緊緊圍繞本單位的實際任務來做。三戒閉目塞聽。思想政治工作要增強公開性、透明度,必須克服決定問題少數人說了算的做法和工作上的神秘化;否則就為個別領導者以權謀私開了“後門”。四戒漠然置之。領導者要理解人、關心人、尊重人、愛護人,要真心實意地幫助他們,為他們排難解憂,在工作上給他們以熱情激勵,使他們振奮起來。五戒單向灌輸。要屏除那種居高臨下,耳提麵命,我命你從,我打你通的封建家長式領導作風。應提倡雙向交流,雙向疏導,民主對話,這才能提高思想工作的效果。六戒遷就迎合。領導者對各種錯誤行為不能一味遷就而任其自流,必須嚴肅黨紀、政紀、法紀,應當理直氣壯地進行批評教育,同受教育者一起分清榮恥善惡,引導犯錯者迅速糾正。七戒拔苗助長。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圖省事,不能違背人們的心理發展規律,不要求全責備,要循循善誘。要選準解決問題的突破口,捕捉瞬間的“閃光點”,引導人們提高認識,發自內心地不斷進取。八戒己邪正人。“己不正焉能正人?理不公安能服人?”領導者要做出表率,榜樣是無聲的命令,具有巨大的推動力量。九戒封官許願。在遇到調資、晉級、評定職稱、獎勵、分房、提拔等問題時,領導者不能輕易許願,如果兌現不了,就可能由許願時的高興轉化為抱怨。十戒“放馬後炮”。領導者要有預見性,注意把人們的思想問題解決在萌芽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