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思想教育領先及時化瘀解惑1(3 / 3)

人們的態度,有的改變較快,有的則難以改變(如吸煙),有人由此提出有三個要素(環節)製約著態度的改變:一是信息發出者(如領導者、教育者)的威信、說服能力;二是信息的內容是否真實、可靠、具體、生動、引人;三是信息接受者(如被領導者、受教育者)的素養、原有態度的強度以及受其所屬團體約束情況。

根據上述三個要素,領導者應著重采取以下有效方法對組織成員進行引導,使之改變原有的態度,並符合組織要求的態度。

1.通過各種教育、培訓形式,提高組織成員素質。一個素質高的人就能比較全麵、客觀地分析、處理問題,其思想、態度與組織的正當要求就容易接近和一致。

2.創造條件,盡力滿足組織成員在物質、精神上的合理需要。他們心情舒暢,就有助於進行思想教育,改變他們原來不符合組織正當要求的態度。

3.吸收職工參與管理。企業的規章製度的製定、計劃方案的編製、各級領導人員的任免,都應真心實意地聽取職工群眾的意見。他們受到尊重,就有助於改變原來的某種消極或偏離組織要求的思想、行為。

4.提高領導者自身素質。領導者在群眾中的形象高大,影響力強,又善於進行說服教育工作,就容易轉變某些人的偏頗態度。

5.利用群體影響。如把一個紀律鬆散、勞動態度不好的青年編到一個團結互助、戰鬥力強的先進組織,這個青年在集體的感召、幫助、約束下,就會逐漸扭轉以往的勞動態度。

6.加強交往、接觸。兩個人或兩個群體對某個問題持不同的意見,抱有不同的態度,通過相互接觸使雙方加深了解,有助於態度的改變。態度改變的程度與速度,取決於接觸時間的長短以及雙方誠意的程度。

7.有時通過變換角色,體會某種情境中的感受,而逐漸改變原來的態度。如讓護士扮演病人的角色,躺在病床上,體驗病人的處境和要求。企業裏讓管錢的財會科長與用錢的供應科長互相換位,體會各自的難處,就可能改變原來管錢的限製過死、用錢的不知節約的思想作風。

四、挫折及其消除的方法

俗話說:“人生逆境十之八九”。人們在生活、工作中,很難事事如意,總會遇到各種障礙,受到各種挫折。企業領導者應及時發現職工中出現的挫折,熱情幫助他們消除挫折。

(一)挫折及其產生的原因

在心理學上,挫折指個體在從事有目的的活動過程中遇到障礙或幹擾,致使個人動機不能實現、需要不能滿足的情緒狀態。企業職工受到挫折的原因有以下兩個基本方麵:

客觀方麵的原因有:(1)自然物理環境因素,如很強的噪聲、低的照明、空氣汙染、溫度和濕度不適於正常的勞動條件等;(2)社會因素,如人際關係緊張、工作安排不當、領導作風不良、領導方式不妥,以及競爭與合作的衝突等。

主觀方麵的原因,如由於個人身體條件的限製,健康狀況不佳或生理上有缺陷,不能勝任某項工作;或由於知識、經驗不足,在工作中出現差錯。

一個人是否受到挫折與他自己對成功所定的標準(即抱負水平)也有關係。例如,一個工人規定自己一年生產1000件產品,另一個工人則規定900件產品。結果到了年終,兩個工人都生產了950件產品。後一個工人感到很滿意,因為超額完成了任務;前一個工人則會感到是一種挫折,因沒有實現自己的規定標準。

人們對挫折的感受程度與個人的容忍力不同而有差異。有的人能忍受嚴重的挫折,毫不灰心喪氣;有的人遇到輕微的挫折就會意誌消沉;有的人能忍受來自工作上的嚴重挫折,但卻不能容忍自尊心受到傷害;有的人能忍受別人的侮辱,但麵對物質環境的障礙卻顯得焦慮不安。人對挫折的容忍力受到人的生理條件、過去挫折的經驗以及個人對挫折的主觀判斷的影響。生活中經曆風霜、艱辛的人比一帆風順的人更能忍受挫折。

(二)受挫折的表現

1.攻擊。一個人受到挫折後,引起憤怒的情緒,對構成挫折的人或物進行直接攻擊。如一個人受到別人無故的譴責,他可能“以牙還牙”,怒目相視,反唇相譏。

2.不安。受到挫折或失敗,會產生情緒不穩定、憂慮焦急的現象,同時在生理上也會出現頭昏、冒冷汗、心悸、胸部緊縮、臉色蒼白等反應。

3.冷漠。有些人在受到挫折的初期,表現憤怒,當失去信心陷於絕望時,表現冷淡、無動於衷的態度,也沒有了喜怒哀樂的表情。

4.倒退。也稱“退化”。當一個人受挫折時,會表現出一種與自己的年齡、身分很不相稱的幼稚行為。如一個領導人因受到某種挫折而無故對下級發脾氣,或為一件小事而暴跳如雷。有的人受到挫折不能控製自己的情緒,像小孩子一樣大哭大鬧。

5.固執。一個人受到挫折,不是隨機應變,而是表現固執的態度,如發生火災時,有的人拚命推拉上了鎖的大門,越重複這種動作,就越喪失逃避的時機。

6.妥協防衛。人在受挫時,情緒處於緊張狀態,時間長了就會引起各種疾病,如血壓升高、脈搏加快、呼吸急促、汗腺分泌增加、胃液分泌減少,甚至胃潰瘍、偏頭痛和結腸炎等。為了緩解這種狀態,人們常常自覺或不自覺地采取以下妥協防衛的措施:(1)合理化,如一個人趕不上別人幹的好,未得獎金,他卻說:“我根本不在乎那幾十塊錢。”(2)推諉,當受挫時,把自己的責任推諉於人,想以此減輕自己的不安、焦慮、內疚,如項羽兵敗垓下時,自己說:“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3)替代,某一個目標受阻,尋找另一個目標。“升華”是替代的一種表現形式。(4)表同,如把自己與某項工作獲得成功的人物聯係在一起,借此減輕挫折的影響。(5)投射,如某人本是以權謀私者,卻往往大談別人以權謀私。(6)反向,如訂的貪汙分子平日卻給人以節儉、廉潔的印象;營私舞弊者可能表現出一副正人君子的樣子來。(7)否認,這是一種無意識的防衛機製,如麵對那種令人痛苦的事實,認為根本不存在,企圖避免心理上的不安與痛苦。(8)逃避,如為逃避某種工作挫折而熱衷於與此工作無關的娛樂或愛好。

7.壓抑。當一個人受挫後,用意誌力量壓抑憤怒、焦慮情緒,表現若無其事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