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向優秀生看齊——學習好習慣(3 / 3)

書香青春:將閱讀進行到底

青少年朋友們,知道每年的4月23日是什麼日子嗎?這一天是“世界讀書日”,它的主旨宣言是:“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們,無論是年老還是年輕,無論你是貧窮還是富有,無論你是患病還是健康,都能享受閱讀的樂趣,都能尊重和感謝為人類文明作出巨大貢獻的文學、文化、科學思想大師們,都能保護知識產權。”

對於我們青少年來說,現在正處於一生中讀書機會最多的時期,此時如能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將讓我們受益終生。那麼,怎樣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快樂地閱讀呢?其實,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很簡單,隻要我們能做到下麵這些,就能“博覽群書”了!

1.每天閱讀

對於我們青少年來說,時間似乎總不夠用,每天要學習,要寫作業,還要參加一些興趣班等,似乎沒有時間去閱讀了。這確實是阻礙我們青少年閱讀的一大障礙。不過,善於安排時間的學生還是可以找到時間閱讀的,比如中午或晚上抽出一些時間閱讀,抓住學校安排的閱讀時間,或者將自己的一些運動時間、看電視或上網的時間壓縮一下。

我們還可以在晚飯後,用一個小時專門讀書,不妨讓家人也參與進來,一起讀書,這非常有意思。總之,我們每天至少要拿出30到60分鍾去閱讀,並堅持下去。養成習慣後,對閱讀的需求就會像要吃飯睡覺一樣離不開我們了!

2.讀書動筆

讀書有多種功能,比如娛樂、放鬆心情、積累詞彙、增長知識、獲取信息、提高思想認識水平、接受美的熏陶、幫助寫作……

讀書不動筆,效果常常隻在娛樂的層麵上。凡是需要費工夫認真閱讀的文字,都要動筆讀。動筆就是做讀書筆記,摘抄美句、名段等。記筆記還有利於促進我們思考,從而真正地學到東西。

3.借書閱讀

有一句話叫“書非借不能讀也”,想必大家也有所體會。所以,有些書籍我們可以不必自己買回來,而是去圖書館或者跟同學借閱。這樣一來節省金錢,二來能督促我們閱讀,何樂而不為呢?

4.與別人交流

讀完一本書後,自己有什麼感想,不妨分享給同學、老師或者家人,和大家相互交流。這樣的交流往往能有效地提高我們閱讀的興趣。

5.讀好書

一本好書,一種好的閱讀方式,一個好的閱讀習慣,會影響到我們的成長,甚至會影響到我們的一生。況且,對於我們青少年來說,閱讀的時間極其有限,那我們更要有選擇地去讀書。如何選擇呢?具體要讀哪些書呢?我們大致可以把握這樣幾個原則。

一要值而不費。讀書是為了進步,為了提高自己,所以要讀那些對自己有幫助的書,這樣才值得,才有效。偶爾讀一些消遣有趣的書沒關係,但不能忘了讀書的初衷。

二要易而不難。要選擇那些語言通俗、內容較淺顯的讀物。

三要好而不劣。所謂好書,就是書的思想內容好、知識多、文筆好。劣書則是指那些內容不健康、文筆差、錯誤多的書。對於黃色書刊要堅決抵製。

四要全而不偏。你在讀課外書時,是不是偏愛看小說、漫畫,不愛看提高修養的讀物呢?如果是這樣,你就要有意識地改變一下,應該讀各方麵的書,以求全麵發展,提高各個方麵的素質。

其實,很多時候,讀多少書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重要的是要讀好書。青少年朋友們,讓我們讀書吧!我們的青春將因為讀書而更加美麗,我們的人生將因為讀書而更加精彩!

主動學習:我的學習我做主

青少年朋友們,有沒有發現,現實生活中,有些同學總喜歡在父母、老師的督促下才去學習,作業拖拉,上課不積極?這樣的話往往學習成績也並不理想。為什麼呢?就是因為學習缺乏主動性。

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是成是敗在很大程度上就取決於你是否有學習的主動性。據研究,主動學習的效率是被動學習的五倍。那麼,我們要如何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呢?

1.定下目標

我們很多青少年覺得學習很煩很累,考試“很恐怖”。在他們的眼裏,上學是為了父母,為了完成任務。

如果我們抱著這種“被學習”的心態,在學習上必然缺乏內在的動力,處於被動、消極的狀態,成績當然好不了。而那些學習好的同學卻不是這樣的。他們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對學習始終保持著高度的熱情。

所以,給自己定下一個學習目標很重要。這個目標可以是短期的,也可以是長期的,如要考進××高中或××大學,下次數學考試要進年級前三名等。定下目標後,自然就會有一種動力。

2.自我鼓勵

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還可以通過小成就產生成就感和自信心。例如我們每獲得一點感悟,每讀完一小部分書,每完成一個小目標,就在心裏告訴自己:真棒啊!然後自得其樂。樂了,自然就會更帶勁兒地去學了。

另外,還可以在取得一個小的成功後,獎賞一下自己。有小進步、實現小目標則獲得小獎賞,如去玩一次自己想玩的東西;有中等進步、實現中等目標則獲得中等獎賞,如買一本自己喜歡的書或一個樂器等;有大進步、實現大目標則獲得大獎勵,如周末旅遊等。這樣通過漸次獎勵來提高自己的行為動力,有助於產生自我成就感,不知不覺就會建立起學習興趣。這樣,當然就不會存在厭學怕學的問題了。

3.培養樂學精神

如果學習本身不能給你帶來樂趣,那就學會在學習過程中找“快樂”吧!有位數學家曾經說過:“數學好玩”。他總是能從數學中找到快樂,所以學得下去。

我們也可以這樣做,比如可以用周傑倫的歌唱風格來演繹一下讓我們感覺枯燥的文字。可以用周立波的“海派清口”把我們感覺很煩的知識調侃一下,這樣會很有意思。還可以把相關的知識場景化,甚至加一點可能的猜想,這在無形中既鍛煉了我們的想象力,又幫我們找到了學習的樂趣。然後我們就能輕鬆地去學習了。

如果我們不善於“找樂子”,不是幽默的人,那我們不妨把不願意學但不得不學的內容當作對自己的挑戰。挑戰的過程和挑戰成功後的樂趣,都能激發學習興趣。

4.找到興趣

真正的主動學習來自興趣。有一句名言是:“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找到學習的興趣,才是主動學習的根本。怎樣使自己產生對學習的興趣呢?可從以下幾方麵入手。

一是學以致用。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確立穩定的興趣。用學得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不但能鞏固知識,修正知識,還能帶來獲得成功的喜悅情緒。這種喜悅情緒正是建立穩定持久的興趣所必需的。

二是學會心理暗示。就是對自己所要學習的學科充滿信心,相信該學科是非常有趣的,這樣自己就會對這門學科產生信心。這其實是一種想象的“興趣”,卻能真真切切地推動我們認真學習,從而使我們對此學科真正產生興趣。

我們可以想象學習成功後的情景,從而激發學習興趣。例如可以想象自己考試成績優秀,順利地進入大學。也可以想象自己考試成績優秀,得到老師和家長們的讚揚,得到同學們的羨慕等,從而激發自己的學習興趣。

三是共同學習。可以找一個同學和你一起做作業,一起複習,背課文,兩人比賽學習更能提高興趣。

總之,興趣不僅可以優化學習的過程,也可以完善學習的結果。興趣最終能讓我們更主動地去學習。正如日本一位教育家所說:“天才,就是靠強烈的興趣和頑強的入迷。”隻要我們迷上了學習,那麼我們也是天才。

5.“好為人師”

我國有這樣一句名言:“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意思就是如果學習中缺乏同學之間的交流切磋,就必然會導致知識狹隘,見識短淺。反之,在學習中,如果我們能夠與別人切磋、交流,那麼對一個問題理解得就更加透徹了。

這裏的交流切磋實際上就是一個“好為人師”的過程。當我們把自己知道的東西、學習方法告訴別人,是幫助了其他的同學。在“為人師”的過程中,我們自己也是受益者。因為通過對別人進行知識傳播,我們不但檢驗了自己掌握知識的情況,還能學到許多的知識,並能不斷督促自己去主動學習。這可是“一箭三雕”的美事啊!

當我們學會了主動學習,把學習當作生命的一部分去對待的時候,這樣的學習、這樣的人生又怎會沒有新的色彩呢?

自我測試:你的學習動機強嗎

作為學生,我們都希望自己能取得好成績,然而在學習上,特別是在學習欲望上,我們往往存在一些不正確的認識,或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擾。隻有正確認識自己的學習動機,才能提升學習效率。

想知道自己的學習動機如何嗎?做一做下麵的測試吧,它會告訴我們接下來要怎麼做。要注意,一定要選擇自己認為最符合實際情況的答案,當難以決定時,就選擇與自己的情況較接近的答案。

1.你是否想在學習上成為班級第一名?

A.不想 B.有時想 C.經常想

2.你考試獲得好成績時,是否想得到老師的表揚?

A.經常想 B.有時想 C.不想

3.你是否認為,學習上碰到不懂的地方,隻要努力鑽研,一定會弄明白的?

A.不認為 B.有時認為 C.經常認為

4.你是否想在和同學的學習競賽中獲勝?

A.經常想 B.有時想 C.不想

5.你是否認為,隻要用功成績就會有所提高?

A.不認為 B.有時認為 C.認為

6.你是否認為,隻要努力學習,即使對於不喜歡的功課,也會變得有興趣?

A.經常認為 B.有時認為 C.不認為

7.你在專心學習的時候,是否對周圍發生的事不在意?

A.不在意 B.有時在意 C.經常在意

8.你是否認為,平時好好學習,考試時就會得到好成績?

A.經常認為 B.有時認為 C.不認為

9.你是否認為,在測驗和考試期間,可以不參加運動和遊戲?

A.不認為 B.有時認為 C.經常認為

10.你是否認為,學習緊張的時候,可以和同學玩?

A.經常認為 B.有時認為 C.不認為

11.你是否在疲勞的時候,還想再查看一遍已經做的功課?

A.不想 B.有時想 C.經常想

12.你是否想在平時就複習好功課,以便能隨時回答老師的提問?

A.經常想 B.有時想 C.不想

計分方法:

單序號題目:A.1分;B.2分;C.3分。

雙序號題目:A.3分;B.2分;C.1分。

將各題得分相加得測驗總分。

解析:

12分~21分:學習動機較弱。

你的學習動機較弱,這對你是很不利的,容易使你喪失上進心,無所事事。

22分~27分:學習動機中等。

你的學習動機屬於中等,這種學習動機最有利於我們的學習,也最有利於我們的心理健康,注意保持。

28分~36分:學習動機較強。

你的學習動機過強,這會使你經常處於緊張狀態,產生過度焦慮,反而會降低學習效率。你需要好好調整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