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做事就要做出色 ——行為好習慣
行為習慣就像我們身上攜帶的指南針,指引著我們每一個人的行動方向。要出色做事,就需要我們有條有理,迅速果斷,有始有終,腳踏實地,細心認真地去做。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我們將會贏得幸福美好的人生!
惜時如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在我們幼小的時候,常常會感覺到“時間停下來就不走了!”因為每一個暑假或某一個假期總是過得那麼慢。如今回憶起來,我們會覺得“小學的一天就像現在的一星期那麼漫長;高三的生活就像蝸牛爬樹一樣慢騰騰的,使人覺得好像永遠也到不了畢業的那一天”。
但有時,我們會覺得無論怎麼擠,時間總是不夠用。它總是不停地走著、走著,當它流逝之後,也就永遠離開了我們。
在擁擠的候診室中,一位老人突然站起身來走向值班的護士,彬彬有禮地說:“小姐,我預約的時間是三點,可現在已經是四點了,我不能再等下去了,請給我重新預約明天的下午三點!”
旁邊的兩個年輕女士低聲說:“像他這樣年紀的人,還能有什麼重要的事呀?”
老人的耳朵好像還很好使,他轉向她們說:“我今年已經87歲了,正因為我到了這把年紀,才不能浪費一分一秒的時間!你們還年輕,對時間的感悟還不夠深刻,一旦到了我這把年紀,你們就會明白時間是多麼重要了。”
老人說完,徑直向候診室的出口走去。
兩位女士似懂非懂地看著老人離去的背影,沒有說話。
青少年朋友們,聽懂老人的話了嗎?時間不待人啊!珍惜時間就是珍惜生命。正如富蘭克林的那句名言:“你熱愛生命嗎?那麼,別浪費時間,因為時間是組成生命的材料。”
時間與生命是息息相關的。善於利用時間的人分秒必爭,惜時如金,也隻有這樣他們才會讓自己過得更加充實,更有價值。
青少年朋友們,不要等到來不及時才認識到時間的價值。對於我們青少年來說,時間的三大殺手為拖延、猶豫不決和目標不明確,究其原因就是沒有認識到時間的價值。
如果你已經認識到時間的價值,認識到人生中什麼是最重要的,那麼,相信你已經離成功不遠了。相反,如果你做事總是拖拖拉拉、遲遲做不了決定等,那隻能說明你沒有充分認識到時間的重要性,那你與成功也很可能背道而馳。
有位作家曾經說過:“放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會放棄他……”有位科學家在《給青少年們的一封信》中談到:“一個人即使是有兩次生命,這對於我們青少年而言也是不夠的。”
時間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是十分珍貴的。對於青少年來說,時間價值就是努力學習,成就一番事業。所以,我們應該把時間精力都投入到學習之中,因為時間對我們來說,一秒鍾就是一個概念,一分鍾就是一頁書,一刻鍾就是一道題,一小時就是一張考卷。
青少年朋友們,請珍惜時間吧!不要讓時間從點擊鼠標,輕敲鍵盤的手指間溜走,不要讓時間從放縱的談笑打鬧中溜走,不要讓時間從發呆的眼前、瞌睡的後背上溜走……
趕快行動:告別拖拉時代
在學習和生活中,我們常常會有這樣的想法:“來得及,先玩一會兒再做吧!”可是,往往玩一會兒就過了頭,然後又後悔不已。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下麵這個同學的困惑:
我是一名中學生,平時比較懶散,放學之後通常把書本放到一邊,就去打球、玩遊戲。我總想著隻玩一兩個小時再去做作業,複習也來得及,可老是控製不住自己,一玩就到很晚,就沒時間寫作業了。
一到周末我就更不想做作業了,隻想玩,沒法控製,經常是星期天晚上才匆忙地趕作業。
開學後我就要升初三了,學習更緊張了,我很想改變現在這樣的狀態。請問我怎樣才能克服做事拖拉的毛病呢?
其實,很多同學都會表現出不同程度的拖拉,即往往將任務放在最後時刻才來完成。偶爾推遲一個任務沒什麼大礙,因為每個人都會拖延,隻是程度不同罷了。然而,如果拖延成了一種生活方式,那問題就真的嚴重了。
為什麼呢?因為從某種意義上講,做事拖拉就是浪費生命,就是慢性自殺。
拖拉會消磨人的意誌,使人變得更慵懶。拖拉會使你的計劃成為泡影,導致現狀更糟糕。比如,一個在學習中總是拖延的人,造成的直接後果就是:浪費學習時間,學習效率低下,成績不盡如人意,經常受到老師、家長的批評,自信心下降。
一旦對學習失去了興趣和信心,就會表現出學習沒有積極性、惰性強甚至厭學等特點,這樣,一個人的各種學習計劃很可能就不複存在,這是非常令人擔心的事情。可見,拖拉的習慣不僅影響身心健康,還會影響我們的學習。所以,我們必須戰勝拖拉的壞習慣。
那麼,青少年朋友們,知道自己究竟應該怎麼去克服惰性嗎?知道如何改正遇事拖拉的毛病嗎?建議大家采用下麵的一些方法,相信這會對大家有所幫助的。
1.立刻去做
從現在開始做起,不論明天是一個多麼“規整”的日子,無論你今天多累,有多少理由,要是你真的想提升自己,就馬上行動起來,列個事情明細單,定個時間,強迫自己做下去。重要的是,要體會完成事情後的輕鬆狀況:不做事,心裏不踏實,是休息不好的。
假使對於某一件事,你發覺自己有拖延的傾向,應該跳起來,不管事情處於什麼樣的困難中,立刻動手去做,不要畏難,不要偷安。這樣久而久之,你就能改正拖延的毛病。
事實上,擱著今天的事不做而想留等明天做,在這個拖延中所耗去的時間、精力,實際上完全夠將那件事做好了。而做以前堆積下來的事,你隻會覺得更厭煩!
2.製訂計劃
馬上製訂一個能夠執行的學習計劃。在第一天的學習之餘,還要製訂一個近期學習計劃。計劃要能執行,時間需要較寬鬆些,符合自己的作息習慣。需要注意的是,計劃要能為自己帶來信心和愉悅感。
在執行計劃的時候,把做完的內容從計劃表中一一去掉,這樣就會有一種“我做完了”的成就感。
3.不要逃避
有時候我們習慣拖延,往往是認為這件事不重要,或者看不到完成這件事的好處。如果這件事真的不重要,就把它取消好了,而不要拖延然後又後悔。
或者從我們的目標與理想的角度分析某個任務。如果我們有重大目標,那就比較容易拿出幹勁去完成有助於我們達到目標的任務。
還有的時候我們是因為覺得完成某件事很難,或者受到逼迫而拖延。這個時候,不要逃避,不要怕做難做的事情。不管喜歡與否,也不管心情好壞,先行動起來再說,一旦真正行動起來,我們會發現事情往往比原來料想的要容易對付得多。
4.請人監督或改變環境
把自己的計劃告訴別人,讓自己產生壓力,自覺去完成任務。還可以請父母監督自己。比如,在做作業或做某件事時,請你的爸爸或媽媽監督你,而且必須嚴格,一旦發現你有拖延的跡象或行為,就提醒你。
還可以改變一下環境,選擇可以使自己更易覺察自己正在做什麼的環境,以促使自己立即去做。
5.獎懲監督
每當高效地完成一件事情,或者連續地做完作業時,你就可以在日記本中給自己畫一個笑臉,並在旁邊寫上“你真棒”,隨著日記本上的“笑臉”的增多,你拖延的次數也逐漸減少。
還可以給自己一些物質上的獎勵,諸如吃一個蘋果、品一塊巧克力等。不管是吃的、用的、玩的,還是別的什麼東西,因為堅持學習了,而給自己一些喜愛的東西作為獎勵,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反之,如果你沒有按照計劃做事,比如沒有按時寫作業而受到老師的批評,此時,就可以用不買新的運動鞋,今天要承擔全部家務,今天不能看電視,今晚要晚睡半個小時改正做錯的題等方式來給自己一點懲罰,以此加深記憶。此後每拖拉一次,就想辦法懲罰自己一次,這樣對於糾正壞毛病應該有一定的效果。
6.不給拖延找借口
有的青少年朋友不願意立即完成作業,他們的理由是:“作業明天還可以做,但那集電視今天不看,明天就不會再放了”,“我答應好朋友放學後去踢球的,作業等一會兒再做”,“我們同學都是邊看電視邊做作業的”,“老師要下個禮拜再交,所以不用急著做”……
無論你為自己不願意立即做作業找到什麼借口,在心裏都要強迫自己不要相信自己的“謊話”,學習、作業、讀書在你心中永遠都要放在第一位。除學習以外的絕大多數事情,都不是你拖延學習的借口,請牢記這一點。
拖延是一種人性的弱點,我們不能總是為自己製造各種借口,要看到學習中的“拖延”的形成是由我們自己造成的。
“趕快行動!還等什麼!”拖拉的人要經常對自己這樣說。不要給自己理由和餘地。這些理由真的可以把自己的計劃延後嗎?大多數不能。我們要對自己嚴厲地說:“非做不可!而且是現在就開始。”然後想象一下在最後期限前麵對一大堆事的痛苦,借此來警醒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