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朋友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在我們身邊有許多人都存在著做事有始無終、朝三暮四的問題。比如練字,剛開始的時候表現得很不錯,每天都認認真真地練習,但是時間一長,就沒有那麼專心了,開始懶惰起來,為自己找各種理由與借口,敷衍了事,再後來,就越發不耐煩起來,最後幹脆就放棄了,擱置在一邊,再也不會提起。
也許有人會說:“我也知道做事要有始有終,可就是做不到,怎麼辦呢?”其實,做到有始有終並不難,隻要做到下麵幾點就夠了。
1.找到病因
對於我們青少年來說,做事有始無終是有一定的原因的。一般來說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主要有三點:一是害怕困難。碰到棘手的問題就沒有耐心堅持下去了。二是見異思遷。遇到更有意思的事,興趣便轉移了。三是缺乏毅力。沒有使自己堅持下去的動力。找到了病因,我們就可以對症下藥了。
2.邁出第一步
我們每個人都有目標和計劃,然而有的人隻要開始了就會堅持下去,而有的人卻是沒有開始就“胎死腹中”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實際上,這往往就是因為我們沒有勇氣邁出第一步。我們常說萬事開頭難,邁出第一步便是行動的開始。眼是懶漢,手是好漢,一些看似很難的事,真正做起來就不那麼難了,因此,邁出第一步很重要。
3.立即行動
許多人有一種惰性,做什麼事情都缺乏隻爭朝夕的精神,結果是“明日複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為了克服這種惰性,我們在做事情時應該雷厲風行,隻要看準了的事情就立即行動。
4.雷打不動
人的行動容易受到客觀因素的幹擾,因此人們或中斷、或放棄,造成前功盡棄。要使目標得以實現,必須確保始終堅持自己的行動,天天如此,而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培養自己的自製力、責任心和毅力。
為什麼要有自製力呢?因為一個有自製力的人才能夠控製自己和規範自己的行動。我們的年齡還小,有時候注意力不是很集中,自控能力比較差,做事容易有頭無尾。
因此,我們應從自己的生活習慣入手,先做一些簡單的事,並用心地去做好。隨著完成的事情越來越多,我們就會漸漸學會控製和約束自己的行為了。
另外,我們還要有責任心。一般來說,我們青少年做什麼事往往都是依自己的興趣而定的。對自己喜歡的事情就能很好地完成,而對於自己不喜歡做的事情就常常會半途而廢或者幹脆不做。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就是增強自己的責任感,告訴自己這是應負的責任。比如老師、父母或者朋友等拜托我們某件事,我們就要守諾,通過自己的努力將事情做好,這樣在不知不覺中便養成做事有始有終的好習慣了。
當然,我們說做事要有始有終,也是要根據具體情況來決定的。否則,就可能束縛了自己的手腳,把許多精力消耗到沒有多少意義的事情上麵。
青少年朋友們,養成做事有始有終的習慣,等到你們回過頭來想整個過程的時候,便會驚訝地發現:自己幹了一件如此成功而完美的事。長期堅持下去,你們就能切身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和收獲的快樂了。
當斷則斷:勇敢決定不猶豫
世間最可憐的人,就是那些遇事舉棋不定,猶豫不決,經常在岔路上彷徨,不知所措的人。這些人自己沒有主意,不敢抉擇,總是依賴別人。他們主意不定,自信不足,不能得到別人的信任。他們優柔寡斷,總是擔心這、擔心那,抓不住成功的機會。
習慣猶豫的人,即使有高強的本領,有高尚的品德,也很難有大的成就。反之,意誌堅強的人則能做到“說幹就幹”,遇事很快就會拿定主意,並有很強的自信心。
如果你遇見這種人,一定會覺得他全身都充滿了活力,他處事是如此勇敢果斷,隻要自己認定是對的,就大聲地說出,遇到應該去做的事,就努力去做。
你想做哪一種人呢?你是哪一種人呢?如果你有做事優柔寡斷的毛病,那麼請立即奮起去戰勝這個“惡魔”,否則它足以將你生命中的各種機會吞沒,讓你失去成長的機會。
果斷地做決定,這個道理誰都懂,關鍵是如何將這個行為變成一種習慣,如何才能果斷地做出決定。下麵將告訴你們一些有效的方法。
1.不要怕做錯決定
有些時候,不管是大事還是小事,我們總是難以做出決定,因為害怕自己做錯了決定。比如,在選報大學、填報誌願時,要做出選擇。有時,你很可能不知所措,即使做了決定,也還會擔心自己的選擇可能是錯的。
這時,建議你改變一下思維方法:“所謂最好最合適的大學,是不存在的。每一所大學都有其優劣勢,我的選擇談不上對錯。”
因此,如果要想改掉優柔寡斷的習慣,就不能用利弊、對錯、好壞的標準來衡量各種可能的結果。每一種可選方案,隻是它們各自有所不同而已。關鍵在於,你要根據情況,看重其中的某些方麵。
如果采用是非標準,你就會認識到,每當自己做出一項決定時,多半隻會選擇其中的一種結果。倘若後來你後悔了,而又沒有認識到後悔是在浪費時間,那麼,你就會推翻先前的決定,而做出與之相異的另一決定。這樣,就會強化你優柔寡斷的習慣。
你或許會認為,錯誤的思想是不好的,甚至根本不值得提出來,應當鼓勵正確的思想。可問題恰恰出在這裏,因為每個人都無法肯定地回答什麼是“對錯”、什麼叫“是非”。問題並不在於能否做出正確的選擇,而在於做出選擇的時候,你能否自我控製。真正的成大事者,總能在關鍵的時刻當機立斷,敢作敢為。
2.決定後迅速行動
生活中,總有一些人做事遲疑不決,即使有了決定或什麼想法也總是遲遲拿不出行動,就像下麵這個故事中的藝術家一樣。
有一個藝術家,他早就對朋友們說,準備畫一幅畫像,但一直沒有動手去畫。
他把一切應畫的姿勢、配色等都藏到腦子裏,不停地構思,一會兒說這樣不妥,一會兒說那樣不行。為了準備這張畫,他幾乎什麼事情都放下不幹了。但是直到他臨死時,這張理想的“名畫”還是沒有出現。
可見,問題麵前,敏捷、堅毅地做出決斷並立即行動才是最重要的。即使錯了也沒有關係,因為有決定總比沒有決定要好。因為不做決定,你就會失去向失敗挑戰的勇氣和決心。
你不妨問問自己:“這到底對我有什麼好處?”“我能從其中學到什麼?”往往這樣的“失敗”可能是一個你預想不到的祝福,使你在未來得以做出更好的決定。你可別隻是消極地看待一時的挫折,而應從中學習如何節省時間、金錢,少走冤枉路,讓自己擁有在未來獲得成功的能力。這才是在錯誤中成長。
因此,一旦問題出現,需要你做出決定時,就應當在今天決定,不要等待明天。一經決定之後,就應當讓那個決定成為最後的決定,不應再有所反悔,也不要反複考慮。
3.多做決定
我們要盡量多做出一些決定。我們做的決定越多,就越能做出好的決定來。例如在生活中,自己選擇合適的帽子;自己決定要買什麼款式的衣服、鞋子;出去吃飯時,自己決定吃什麼;想參加某項活動或業餘愛好小組,也要自己做決定;和誰交朋友,也是自己的事。做事不要刻意追求完美,也不要考慮得太多。
青少年朋友們,要記住一句話:“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自我檢測:你的決斷力怎麼樣
什麼是決斷力呢?所謂決斷力就是一個人所具備的拿主意、做決定的能力和水平。它是人們洞悉時勢、把握機遇、充分運用自己才智的綜合體現。一個具備決斷力的人,往往更能抓住機遇,獲得成功。
那麼,你的決斷能力如何呢?回答下麵這個問題,你的答案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你的決斷力。
問題:假設你過生日的時候,你的父母給了你1000元讓你自己去支配。你想去買一件自己很需要的大衣,但是錢不夠;如果去買一雙不急需的運動鞋,則又多了數百元。此時,你會怎麼辦?
A.自己再添些錢把大衣買回來
B.買運動鞋後再去買些其他的小東西
C.什麼都不買先存起來
解析:
A——一般:你的決斷力一般,有時會三心二意、猶豫徘徊。但在緊要關頭你總是能迅速做出決定,比起普通人來說你已經算是傑出的了。
B——較差:你是標準的拿不定主意的人,很少自己做判斷。你做事沒有主見,處處要求別人給你意見。在個性上你可能有些自卑,總是否定自己。所以,你就老是有不如人的感覺。
C——超強:你是決斷力超強的人,不客氣地說,你甚至有點莽撞。就是因為你具有衝動率直的個性,反而考慮得不夠周詳。你常常因為匆匆做出決定,忽略了其他事情而後悔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