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信息就是財富主意就是金錢1(2 / 3)

如何給信息下定義,人們還沒有一個統一的認識,通俗地說,信息是指人們看到、聽到幫感受到的各種事物,以及得到的各種情報、消息、資料、知識等。經濟信息學家黃學忠下了如下定義:“信息是客觀世界中各種事物的變化和特征的最新反映,是客觀事物之間聯係的表征,也是客觀事物狀態經過傳遞後的再現。”他進一步闡述說,信息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大致宇宙空間星群,小至微觀世界基本粒子,天空中的風雨雷電,市場中各種商品供求的動態變化,企業的產品和報表、圖紙資料,社會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和變化,等等,都是通過各種各樣的信息反映出來的。例如,“山雨欲來風滿樓”,“風滿樓”作為“山雨欲來”的信息,正是“山雨欲來”的表征。這一信息揭示了“風”和“雨”這兩種自然現象之間的相互關係。又如,某一企業生產出一種新產品,經過電視、廣播或報刊廣告宣傳,人們就獲得了這一新產品的信息。

信息有以下特征:(1)普遍性,它在宇宙中是普遍存在的。(2)真實性,信息是客觀存在的,它是不以人們的主觀意誌為轉移的,但可以被人們所感知和識別。(3)傳遞性,信息非常活躍而不受約束。信息借助於一定的物質載體,經過傳遞可為人們所感受、接收。(4)時效性,客觀事物是不斷變化的,因此信息具有很強的時效性。事物變化越快,信息的時效性就越強。(5)共享性,信息的發出者和接收者,都可以享有同一信息。例如,A把一個想法或消息告訴了B,這兩人就共有了這種想法或消息;但如果A把一支筆送給B,則A就沒這支筆了。(6)可擴充性,一個消息經過廣播、電視、報刊宣傳,全世界均能知道。(7)可壓縮性,信息可以歸納、綜合、精煉、濃縮,如可把大量數據歸納為一個方程式。(8)可存貯性,如人的大腦記憶,錄音帶、錄像帶貯存資料、數據等。(9)可替代性,它可以取代勞動者的勞動和物質資源,如機器人和自動化程序在工廠、辦公室和家庭可以代替人的勞動。

經理在管理企業中,諸如決策與計劃、組織與指揮、溝通與協調、檢查和控製等,都是離不開信息的。和企業經營管理有關的經濟信息有以下特點:(1)目的性,信息的發出、傳遞、接收、加工、貯存、提供等,都是工作人員有目的的活動,都是為經營管理服務的。(2)有效性,經濟信息的價值在於它能對經濟活動產生某種效用、效益,它為企業經營管理的需要而產生和存在。有用的經濟信息,是企業的一種“特殊資源”。經濟信息還有很強的時效性,過了時的信息,就毫無作用。(3)載錄性,經濟信息與信息載體是不可分割的,兩者構成一個整體。信息必須借助於聲波、文字、數字、光波、圖象、電傳機等手段,才能進行傳遞。(4)係統性,企業的運營、市場的供求情況是不斷變化的,因此,經濟信息的產生和流通不能中斷,而形成信息流。同時,對信息的收集、加工、傳遞、存貯、檢索、應用,也是一個有組織的連續不斷的過程。

三、奮速捕捉信息

(一)信息收集的態度要積極

我們看看日本收集信息的速度:5~60秒鍾,可獲得世界各地金融的行情。1~3分鍾,可查詢日本與世界各地進出口貿易商品品種、規格的資料。隨時可獲得當天全國各地汽車銷售和生鮮食品批發銷售市場產、銷、存及價格的變動情況。今天在東京大百貨商店可買到前天或昨天在巴黎時裝表演會上展出的新式服裝,法國人莫明其妙,究竟是誰偷了誰的設計樣式。世界各國無論用哪種文字出版科技或管理方麵的新書,隻要日本人認為有用,幾天後就可買到該書的日文翻譯本。無論哪個國家有什麼新的發明、專利出現,日本人很快便可獲得信息,並千方百計把這種新技術弄到手,進行消化吸收,加以完善,並很快加以應有和或技術轉讓。

下麵是一個真實的故事:70年代末的一天,西歐A國一家世界名牌啤酒廠門前發生了一起車禍。啤酒廠老板的小轎車把一位外國遊客的腿碾斷了。啤酒廠老板派秘書去醫院探視受傷者,並問他有什麼要求。受傷者可憐巴巴地說,自己是一位B國人,來A國旅遊,沒想到會遭此橫禍,如今成了殘疾人,回國後無法生活,他懇求啤酒廠給他一個工作,以度殘年。老板聽了彙報以後,動了惻隱之心,便讓這個人當了啤酒廠的看門人。一年之後,殘疾人突然不辭而別。原來此人是個啤酒商,一心想要竊取A國名牌啤酒的釀製秘密,便想出了這個“苦肉計”,終於摸到了世界名牌啤酒的釀製秘方。他回國後即推出一種新產品,迅速打進國際市場。殘疾人轉眼間成了百萬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