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產品銷售分析及其優化組合
通過對產品的銷售狀況分析,然後采取不同組合的方法。
三、單一產品經營策略
單一產品經營一般適於以下三種情況:某種市場需求量大的消費品、名牌產品、重點產品或某種原料的加工產品;用戶對象比較固定;企業具有充足的專用設備和精良的技術。單一產品經營可使企業集中人力、物力、財力、技術,不斷提高質量,降低成本,可以大批量生產、銷售,提高勞動效率,減少資金占用,加速資金周轉。但因企業經營品種單一,無回旋餘地,承擔風險較大,所以,單一產品經營要在市場中占居一定的優勢,保持一定的競爭力。在進行單一產品經營決策時,對以下六點要充分考慮:一是有無技術優勢;二是能否不斷提高產品質量,能否創出名牌、保持名牌;三是產品的花色、規格、式樣能否在較長時間適應市場需要;四是產品價格是否與消費者的消費水平相適應,能否做到物美價廉、薄利多銷;五是產品售後服務是否得到消費者滿意;六是產品在市場上的信譽如何。
企業對現有的各種產品,應根據市場發展趨勢、銷售狀況和獲利能力大小,逐個進行分析,分別選擇以下策略:
1.發展。適於市場容量大、銷售增長快、競爭力強和收益大的產品。
2.改進。適於市場容量大、獲利潛力大,但競爭力弱、市場占有率低的產品,如提高質量,增加花色、品種,降低成本等。
3.維持。適於市場容量趨於飽和、銷售量下降,但還能獲取微利的產品。
4.保留。目前暫時處於困難階段,但從長遠看有發展前途的產品,可以保存實力,不可輕易放棄。
5.逐步撤退或立即淘汰。對於那些進入衰退期、競爭力弱、獲利小甚至虧損的產品,可以分別采取減產、停產的辦法。
對單一產品經營決策,還可采用“盈虧分析法”。這種方法是通過產品單位售價、單位變動成本和固定費用來分析產品的盈虧情況,以決定其對策。
四、多種產品經營策略
多種產品經營一般有三種組合方式:(1)多係列產品發展。企業能否使用同種原料或用同種設備,發展不同性質和用途的產品。(2)相關係列產品的發展。其中,第一種是生產係列相關性發展,如汽車製造廠可利用自己的條件生產鏟車、拖拉機、摩托車等;第二種是市場相關性發展,如生產奶粉的同時,可生產一些代乳粉、糕幹粉、麥乳精等;第三種是原材料相關性發展,(如塑料樹脂和溶劑可同時生產塑料鞋、塑料管、塑料膜等。(3)擴大產品經營。指擴大一種產品的花色、品種或延伸產品使用價值的效能等。
建立合理的產品結構應考慮如下因素:(1)市場需求發展趨勢;(2)企業的資源條件和有利因素;(3)技術發展方向和國家有關的技術政策;(4)企業資金籌措能力;(5)競爭對手的實力。在綜合考慮上述因素的前提下,建立具有企業特色的、不同檔次的、區別於競爭對手的、適宜的產品結構。
為了對獲利能力不同的產品,采取有針對性的對策,可采用獲利能力評價法進行分析。
這種方法是根據各種產品的銷售利潤率和資金周轉率的數據,對其進行評價和決策的方法。由於這兩項指標相乘的乘積為資金利潤率,而資金利潤率能綜合反映企業的經濟效益,故把這種分析方法稱為獲利能力評價法。
五、聯合經營策略
產品的聯合經營指企業間的原料、生產、技術、資金、銷售等某一方麵或全部的協調生產和銷售,其目的是充分發揮各企業的特長,提高競爭力,提高經營的經濟效果。聯合經營分以下幾種:
1.與資源優勢的地區或企業聯合,如加工企業與原料產地的聯合。
2.與生產優勢的單位聯合,如生產緊俏商品的企業與其他有空閑廠房、設備、資金、技術力量的企業聯合。
3.與技術優勢的單位聯合,如生產企業與科研部門、高等院校的技術優勢聯合;與行業、企業間的技術協作;利用其他企業的科研成果和技術專利等。
4.與銷售優勢的企業聯合,如生產企業與商業企業的聯合。
在聯合經營方案選擇過程中,應認真測算聯合後的產品的產量、質量和勞動生產率提高的程度,成本降低程度,以及市場競爭能力增強的程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