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

學藝之道無它,鍛煉意誌第一。——徐悲鴻

經典故事

名字的由來

據說,徐悲鴻原名徐壽康。有一次,他到一位親戚家吃喜酒,許多人都穿著綢衣,唯徐悲鴻卻穿著布大褂,很多人看不起他,對他十分冷落。

後來,他想進洋學堂學習,為將來謀生立足,可是他父親拿不出錢,他向別人借錢,誰也不借給他。

徐悲鴻深感世態炎涼,悲從中來,猶如鴻雁哀鳴,遂改名為“悲鴻”。此後決心發憤繪畫,終於成為一代藝術大師。

勇於為國爭光

徐悲鴻是我國傑出的畫家。1919年至1927年,他在歐洲一些國家留學。當時的中國軍閥混戰,貧窮落後,在世界上沒有地位,在外國的中國留學生常受到一些人的歧視。

有一次,許多留學生在一起聚會,一個滿身散發著酒氣的外國學生站起來,惡毒地說:“中國人又蠢又笨,就是把他們送到天堂裏去深造,也成不了才!”

坐在一旁的徐悲鴻被激怒了,他走到這個洋學生麵前,大聲說:“先生,你不是說中國人不行嗎?那麼,我代表我的祖國,你代表你的國家,我們比一比,等學習結業時,看看到底誰是人才,誰是蠢材!”

從此,徐悲鴻學習更勤奮了。他到巴黎各大博物館去臨摹世界名畫的時候,常常是帶上一塊麵包、一壺水,一去就是一整天,不到閉館的時間不出來。

法國畫家達仰非常喜歡徐悲鴻,他從這個中國青年身上,看到了中國人民的堅強毅力。他主動邀請徐悲鴻到家做客,在他畫室裏畫畫,並親自給徐悲鴻指導。

有誌者,事竟成。徐悲鴻進入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校後在幾次競賽和考試中都獲得了第一名。

1924年,他的油畫在巴黎展出時,轟動了巴黎美術界。這時,那個在大家麵前大罵中國人無能的洋學生,不得不承認自己不是中國人的對手。

一張換一張

徐悲鴻一生崇拜任伯年,自說是任伯年“後身”,因任伯年死的那天,正是徐悲鴻出生之日。想不到,任伯年58歲去世,徐悲鴻也隻活了58歲。

徐悲鴻注意收藏任伯年作品,但由於徐悲鴻不願賣畫,生活拮據,見到任伯年畫,隻能拿自己的畫和別人交換。最初,徐畫三四張才換任畫一張,後來逐漸減少,到20世紀40年代,一張徐畫就能換任畫一張。

徐悲鴻為任伯年編寫了年譜。他在其中評價道,任伯年繪畫最精彩處,在對象嘴和腳的描繪,挺拔而有力。

虛心向別人學習

1929年9月,徐悲鴻由蔡元培引薦,就任北平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徐悲鴻轉而聘齊白石為教授。

當時的北平畫壇,死氣沉沉,以模仿古人為能事,保守勢力相當頑固。木匠出身的齊白石大膽創新,變革畫法,可惜,卻得不到多少響應,北平畫壇對他一片冷嘲熱諷。

當徐悲鴻乘坐四輪馬車來到齊家時,齊白石為其誠心而感動:“我一個星塘老屋拿斧子的木匠,怎敢到高等學府當教授呢?”

“你豈止能教授我徐悲鴻的學生,也能教我徐悲鴻本人啊!”徐悲鴻說,“齊先生,我徐某正要借重您這把斧子,來砍砍北平畫壇上的枯枝朽木!”

徐悲鴻買畫

一次徐悲鴻在一家畫店發現一張很有名的畫,便想把它買下。他問店主此畫賣多少錢,店主回答說300元大洋。徐悲鴻認為貴了些,戀戀不舍地離開了畫店。

回去後,徐悲鴻越想越覺得此畫畫得好,實在想把它買下,便又去畫店問此畫能否便宜些,店主不同意。徐悲鴻很失望地回家後,認為此畫實屬珍品,便又第三次去畫店,最終以300元現大洋將此畫買下,心中十分高興。

這天,張大千到徐悲鴻家做客,徐悲鴻興奮地對張大千說買了一張珍品畫,邊說邊取出這張畫讓張大千欣賞,張大千將此畫反複觀看後,對徐悲鴻說此畫是仿製。

徐悲鴻聽後很是不快,張大千即用水將畫的右下角浸濕輕輕撕開,上麵就顯露出大千仿製字樣。徐悲鴻不禁驚呆了,張大千執畫哈哈大笑,遂用300元現大洋將畫買回。

徐悲鴻不僅是一個畫家,還是一個收藏家,他經常收藏名家作品。

20世紀50年代初,徐悲鴻在北京參加一個畫展,一幅《梅妃寫真圖》雜於諸多畫像之中供展覽之用,許多人並不知道這幅畫的來曆,徐悲鴻卻一眼看出,這是我國明代畫家仇英的傑作。

此時,一個外國駐華大使正與主人議價,要買這幅圖。徐悲鴻不願這幅畫流於國外,立刻插上前去,對主人說:“我買了,不還價。”

這位大使與徐悲鴻有私交,已商議過邀請他到自己國家辦畫展,此時見到徐悲鴻從中作梗,奪他所愛,一氣之下,再也不提邀請他辦畫展的事。

被譽為“神筆”

1934年春天,徐悲鴻到莫斯科國立博物館舉辦畫展,並為觀眾現場作畫。

那天,觀眾把展覽廳擠得水泄不通。徐悲鴻從容地磨墨、鋪紙,轉眼之間,一匹活生生的駿馬便出現在紙上了。

觀眾被徐悲鴻的高超技藝征服了,大廳裏響起雷鳴般的掌聲。

這時候,一位身材魁梧的元帥撥開人群,走到徐悲鴻麵前,彬彬有禮地說:“徐先生,我能要這幅畫嗎?不然,我會發瘋的!”

徐悲鴻被這位元帥的誠意感動了,他點頭微笑,揮筆題上字,把這幅畫送給了元帥。

元帥高興得像打了勝仗似的,和徐悲鴻熱烈擁抱,大聲稱讚道:“徐先生,你不但是東方的一支神筆,而且是世界的一支神筆。你筆下的馬,比我騎過的那些戰馬更壯美!”

虛心認錯

徐悲鴻有一次開畫展,來賓如潮。正當他對眾人介紹畫作時,忽然從人群中走出一鄉下土老倌。

土老倌走到畫前問他:“此畫,是先生你畫的?”

徐悲鴻回答:“是。”

土老倌對他說:“先生,你這幅畫裏的鴨子畫錯了,你畫的是麻鴨,麻鴨尾巴哪有恁(這樣)長的?”

眾人仔細一看,此畫原來是徐悲鴻“寫東坡春江水暖詩意”,畫中有麻鴨,尾羽卷曲如環。

怎麼錯了呢?

原來麻鴨隻有雄鴨羽毛鮮豔,尾巴卷曲;雌麻鴨卻是羽毛麻褐色且尾巴極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