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神奇的數字142857(2 / 3)

不愧是久經沙場的慣盜,此刻梅姑雖然被槍逼著,卻顯得若無其事。她乖乖地從衣服口袋裏掏出紅寶石,裝著遞給警部的樣子,卻突然扔進了身旁的大魚缸中。魚缸裏養著數尾金黃色帶黑斑點的熱帶魚,每條有十五六厘米那麼長。

“喂,梅姑,你想幹什麼?趕快把寶石從魚缸裏給我撿出來!”

“如果想要,那你就自己去撈好了。”梅姑冷笑著。

“好吧,你老實站著別動。動一動我就開槍。”江戶警部毫不鬆懈地用槍對準梅姑,左手伸進魚缸去撈寶石,連袖口被水浸濕了也顧不上了。

可就在這一刹那,意外的事情發生了。

“警部,我告辭了,拜拜。”梅姑說著,從警部身邊擦過,趕快溜走了。

請問:為什麼警部不開槍呢?

[答案:江戶警部左手剛伸進魚缸,數尾凶猛的鋸脂鯉魚便咬住警部的手指,疼得警部叫著,竟連右手拿的槍也丟掉了。趁此機會,梅姑迅速地逃掉了。

鋸脂鯉魚是野生在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的食肉型凶猛魚種,專門襲擊渡河的大群牛羊,轉眼間就會將牛羊吃得隻剩下骨頭和皮。]

有多少人戴紅帽子

一群人頭上分別戴著紅藍兩色帽子。現在的問題是,每個人都能看到其他的人但不能看到自己帽子的顏色;當大家看清別人頭上戴的是什麼帽子後,關燈。認為自己戴的是紅帽子,就拍耳光一下。

結果第一次,沒有行動。再開燈,關燈後仍然沒有聲音。第三次關燈,多次打耳光的聲音響起。

請問:有多少人戴著紅帽子?

[答案:3個人

設有a個紅帽子。

a=1,則戴紅帽子的第一次就看到其他人都是藍帽子,那麼自己就肯定是紅帽子。所以該打耳光。但第一次沒有聲音,說明至少有2個紅帽子。

a=2,第一次關燈後沒人打,說明紅帽不止一個,所以第二次如果有人隻看到別人隻有一頂紅帽子的話,就能判斷自己頭上是紅帽子,就該打耳光,但沒人打,說明至少有3個紅帽。

a=3,由於前麵的兩次沒人打耳光,所以至少3頂紅帽。再一次開燈後,有人打耳光,說明打耳光的人看到其他人隻有2頂紅帽,所以能判斷自己頭上是紅帽。]

捕鳥師

一天下午,有個捕鳥師悄悄地張開羅網,撒下食餌,躲進蘆葦叢中。一會兒,成群的大雁和各種鳥雀都飛來搶食。捕鳥師一拉繩,所有的鳥都被網扣住了,捕鳥師正要上前捉鳥,忽然,整個羅網撲騰騰地朝前跳動起來。捕鳥師緊追幾步,羅網竟然騰空而起。原來,其中兩隻大鳥張開翅膀向上飛去,其餘的鳥雀也跟著奮力騰飛,連網一起上了天空。

捕鳥師抬頭望著羅網,緊緊追趕,越過田野,跨過村鎮。行人見了,嘲笑地說:“真是個大傻瓜,鳥在天上飛,憑你兩條腿,怎能追得上?”

捕鳥師毫不理睬,仍全力往前追。

請問:捕鳥師能追上鳥嗎?

[答案:捕鳥師最後能追上鳥。

太陽落坡,夜幕降臨,這些鳥兒都要各自回巢。有的想飛回樹林,有的想翔歸山崖,有的往東飛,有的向西飛,方向一亂,鬧成一團,一個個精疲力竭,整個鳥網就掉落下來。捕鳥師撲上去,連網帶鳥全都抓住了。]

搶劫大鑽石

某市一個大型珠寶展覽會的大廳裏,人山人海,熱鬧非凡。一個男子走到裝有一粒價值連城的鑽石的玻璃櫃旁,掄起錘子向櫃子一敲,玻璃“嘩啦”一聲破裂開來,男子搶出鑽石,乘亂逃去。

警察趕到現場,珠寶商哭訴道:“櫃子是用防盜公司製造的特別防盜玻璃製成的,別說錘子,就是子彈打上去也不會破裂呀!”

展覽大廳裏安裝了一台監視儀,專門監視這粒巨大的鑽石。但屏幕上隻顯示了偷盜者的手,卻看不清他的臉。

經過調查,認定那些碎玻璃的確是防盜玻璃。

警方百思不得其解,於是向名探哈萊金請教。哈萊金略一思考,便根據防盜玻璃的特性指出了誰是罪犯。

請問:你知道罪犯是誰嗎?

[答案:防盜玻璃體是難以毀壞的,但如果玻璃上有個小小的缺陷,用錘在那裏一擊,便會破碎。而知道這個破綻的,隻能是製造防盜玻璃櫃的人。]

各走1000米

有勘探隊從某一個地點開始出發,依次向南、向東、向北各走了1000米,結果又回到了原點。

請問:這是為什麼?

[答案:因為考察隊員位於北極點上。]

改懶為勤

從前,有一位老漢,他一生勤勤懇懇,吃苦耐勞,可是他的兩個兒子卻遊手好閑,好吃懶做。

開始,老漢家的日子過得還算富裕,慢慢地,老漢老了,手腳遲緩了,日子越過越艱難。可兩個兒子,還懶得拿鋤動钁,不思勞作。

後來,老漢病倒了,老伴愁得暗暗地掉眼淚。她對老漢說:“養了這麼兩個不成器的兒子,往後的日子可怎麼過啊?”

老漢躺在床上,心裏掛念著家裏今後的日子。

他可憐跟了他一輩子的老伴。於是,他苦苦思索著,怎樣才能讓不爭氣的兒子,變成勤勤懇懇過日子的人。後來,他想了一個辦法,使他的兩個兒子變得勤勞起來了。

請問:他想了一個什麼辦法呢?

[答案:老漢臨死前,把兩個兒子叫到跟前,對他們說:“孩子,我不行了。我為你倆攢了10兩黃金,埋在村西地裏。”說完,就沒氣了。

弟兄兩個,含著眼淚埋葬了父親,就到村西那塊地裏去找黃金了。

地裏一片荒蕪。弟兄倆咬緊牙關,一連刨了5天,手上起了一串血泡,地翻了二三尺深,連堅硬的田邊地角都翻了個遍,也不見金子在哪裏。弟兄倆慢慢泄氣了。

哥哥說:“眼下正是播種季節,倒不如順便先撒下麥種,等明年再說吧。”

弟弟同意。兩人把麥種撒在鬆軟、濕潤的地裏。

六七天過去了。麥苗鑽出地麵,挑著晶瑩的露珠,很是可愛。轉眼過年,麥苗長得綠油油的,經風一吹,掀起層層波浪。

這畢竟是自己出力流汗種出來的,兄弟倆見到這樣喜人的莊稼,打心底高興,也就格外愛惜,用心鋤草、上糞。

入夏,弟兄倆把金黃的麥子收割下來。]

不是塔

1959年暑假,北京一位姓王的同學,考取了蘇州大學中文係,在從蘇州火車站乘公共汽車到觀前街的途中,發現前方左側高高地聳立著一座塔。這時,在他右邊的座位上有兩位蘇州大嫂正在輕聲交談,他便用普通話問道:“同誌,請問那是什麼塔?”

她們異口同聲地回答:“不是塔”。這可把他弄懵了:明明是座塔,怎麼“不是塔”?恐怕是有意捉弄我這個外來客吧?

後來,他到學校報到、上課,閑暇時與蘇州同學談及此事,才弄明白了明明是塔卻“不是塔”的原因。

請問:你知道這是什麼原因嗎?

[答案:那座塔叫“北寺塔”,蘇州話聽起來像“不是塔”。原來他錯怪了那兩位大嫂。由此他想到,推廣普通話是何等的重要。]

他們的性別與職業

在A、B、C這3人中,A是色盲,B患過小兒麻痹,C有口吃的毛病。雖然他們身有缺陷,但是通過刻苦學習,長大後3人分別當了畫家、翻譯和籃球隊員。他們各自有自己的家庭之後,還是相處得非常和睦。

當畫家外出工作的時候,就把自己的孩子放在孩子的姑媽家,與姑媽家的孩子一起玩,每當電視上轉播籃球比賽,兩個孩子高興地指著屏幕大叫,一個孩子說:“那是舅舅。”

另一個孩子卻說:“那是伯伯。”

請問:A、B、C三個人的性別與職業是什麼?

[答案:因為A是色盲;B患過小兒麻痹;C有口吃的毛病。因此A不會是畫家,B不會是籃球隊員,C不會是翻譯,從小孩看籃球隊說的話來講,A是籃球隊員,且男性,而且B和C一個男的一個女的。

又因為畫家把孩子放在姑媽家,所以畫家是男性,而翻譯是女性。C口吃,隻能是畫家,所以就可以知道:A是男性,籃球隊員;B是女性,翻譯;C是男性,畫家。]

猴子背香蕉

有隻猴子在樹林采了100根香蕉堆成一堆,猴子家離香蕉堆50米,猴子打算把香蕉背回家,每次最多能背50根,可是猴子嘴饞,每走1米要吃1根香蕉,問猴子最多能背回家幾根香蕉?

[答案:先背50根到25米處,這時,吃了25根,還有25根,放下。回頭再背剩下的50根,走到25米處時,又吃了25根,還有25根。再拿起地上的25根,一共50根,繼續往家走,一共25米,要吃25根,還剩25根到家。]

誰是罪犯

某倉庫被竊。經過偵破,查明作案的人是甲、乙、丙、丁四個人中的一個人。審訊中,四個人的口供如下:

甲:“倉庫被竊的那一天,我在別的城市,因此我是不可能作案的。”

乙:“丁就是罪犯。”

丙:“乙是盜竊倉庫的罪犯,因為我親眼看見他那一天進過倉庫。”

丁:“乙是有意陷害我。”

問題一:現假定這四個人的口供中,隻有一個人講的是真話。那麼()

A甲是盜竊倉庫的罪犯。

B乙是盜竊倉庫的罪犯。

C丙是盜竊倉庫的罪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