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大敗遼軍(2 / 2)

三月十五日深夜,遼軍先頭部隊抵達“石嶺關”前的大澗河,耶律沙見河對岸無燈無火,料定宋軍沒有發現自己,便在河岸集結,並且下令大軍不得生火、點燈,以免讓對岸的宋軍查覺。

又過一刻,耶律敵烈率領主力大軍,來到大澗河口與耶律沙會合。

耶律沙說道:“冀王,此刻我軍無聲無息的來在大澗河口,你看我們下一步該如何處置?”這個被稱為冀王的便是耶律敵烈。耶律敵烈也是遼軍猛將,但卻與耶律斜軫不合,所以這次耶律沙便讓耶律斜軫鎮守後部,以免發生內訌。耶律敵烈說道:“都統大人,此時我軍乘夜來到河口,對岸宋軍定然不曾發覺,不如乘著夜色率大軍渡河,打他一個措手不及。” 耶律沙聽他如此一說也是點頭示意,並準備下令大軍渡河。

就在這時,信使從後部送來一封加急信函,交於耶律沙。這封信函便是由耶律斜軫所寫,耶律敵烈見耶律斜軫有密涵交於耶律沙,卻不知有何急事,取律沙看完信函之後說道:“冀王,南院大王勸我們在岸邊按營紮寨,不要輕易渡河,以免有詐。” 耶律敵烈聽後亦是氣憤不已,厲聲說道:“這個南院大王隻會危言聳聽,我大軍悄無聲息的來到河口,未讓宋軍發現,正是渡河良機。如果等到天亮,日光一出,我大軍便會現於宋軍眼中,到時在渡河,定是難上加難。”

耶律沙聽他這樣說道,也是認可他的說法,但耶律斜軫乃遼國第一名將,久經殺場,經驗豐富,閱戰無數,他這樣說自然有他的道理。一時間,心中顧慮,盡拿不下主意。耶律敵烈見他如此,知他心思,便說道:“都統大人,此事非同小可,不可再拖,我願親率先鋒,先行渡河。”耶律沙,聽他怎麼一說,便下定主意,同意渡河,說道:“冀王,漢人狡詐無比,情形不對立刻回頭。” 耶律敵烈點了點頭,便退出帳中,準備渡河。

三月十六日淩晨,耶律敵烈率三萬大軍乘數千支小船,悄然渡河,無聲無息。就在大軍駛至大河中部的時候,天空之中火光一閃,喊殺聲四起,一時間,河對岸亮起點點火把,火光衝天。原來趙匡政和郭進早已打探到遼軍已經抵達河岸,便排好陣式,待他渡河。耶律敵烈大驚,知道中了埋伏,立刻下令船支掉轉方向。趙匡政卻又如何能讓他逃脫,下令弓箭手將早已準備好的火箭萬箭齊發,隻見天空之中,火箭尤如流星一般飛入河中央的遼軍船支之上,遼軍亦是死傷無數。耶律敵烈見自己的大軍混作一團,已經無法指揮,又見自己的船支沾了火箭,已經著起火來,無法控製,大驚之下,便跳入河中,向對岸逃去。

趙匡政則親率二萬軍隊,乘著輕筏乘勢渡河。耶律沙見中了埋伏也是大驚,後悔未聽耶律斜軫的勸告,下令岸上部隊排好陣勢,嚴陣以待,等趙匡政的輕筏靠岸,與他決戰一場。趙匡政見遼軍雖然在大河之上敗了一陣,但絲毫沒有影響到河岸的大軍,心裏佩服遼軍治軍有方。

就在這時,耶律沙突然聽到左右兩側喊殺聲四起,宋軍尤如天兵天將一般,衝入遼軍。原來郭進早已率領大軍,先行渡河埋伏在河岸兩側,隻待趙匡政大軍一起,自己便可左右呼應。耶律沙未想自己的河岸之處竟然也有宋軍埋伏,這下遼軍大亂,首尾不接,本想下令退兵,但郭進哪裏容得他來指揮大軍,快馬衝向耶律沙,上去就是一刀,耶律沙雖是側身躲過,背部卻也中了一刀,鮮血直流,大驚之下,哪裏還顧得上指揮大軍,慌忙起身,低頭逃走。

此時,趙匡政乘著輕筏也已經登上河岸,殺了幾個遼兵,四下張望,隻見耶律敵烈抱頭鼠竄,想要逃跑,趙匡政衝上前去,手起劍落,將耶律敵烈斬殺。這一戰殺的遼軍魂飛魄散,震驚天下,五萬遼兵性命留在了大澗河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