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木真的父親本來是蒙古族孛兒隻斤部落奠長,後來被金人毒死,部落也四分五裂。
年輕的鐵木真當上可汗後,為恢複父親的事業,漸漸把部落失散的親屬和百姓聚集起來。在消滅了幾個部落之後,力量逐漸壯大起來。
鐵木真沒有忘記殺害他父親的仇人塔塔兒部首領蔑古真。沒有多久,蔑古真得罪了金朝,金朝派丞相完顏襄約鐵木真配合進攻塔塔兒部。鐵木真認為這是個報仇的好機會,就和金兵一起攻擊塔塔兒部,塔塔兒部全軍覆沒。
此後,鐵木真又率軍陸續消滅了蒙古高原剩餘的幾個部落,統一了全蒙古,建立了中國曆史上由蒙古族統治的封建王朝——元朝。
[我還想知道]
成吉思汗與金國聯手打敗蔑古真後,金國讓成吉思汗向他們稱臣並進貢,成吉思汗不肯,並於公元1211年進攻金朝,獲勝。
成吉思汗死後,他的兒子窩闊台接替他做了大汗。窩闊台按照成吉思汗的遺囑,與南宋聯盟夾攻金朝,金朝死亡。
元世祖忽必烈的治國之法未得良傳而致元朝滅亡嗎?
公元1260年,成吉思汗的孫子忽必烈繼承汗位。公元1271年,忽必烈遷都燕京(後改稱大都),正式建國號元。忽必烈即元世祖。
元世祖忽必烈繼位之初,就在各地設立專門管理農業和林業的機構,鼓勵開荒、興修水利,禁止軍隊占用農田作牧場毀壞莊稼,重新開通了三千裏長的運河。不到十年,中原地區長期遭到破壞的農業生產基本得到恢複,並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但忽必烈晚年已經不能堅持推行治法,他之後的統治者們,大多沒有繼承他先進的一麵,卻發展了其落後的一方麵;導致元朝中後期階級和民族矛盾日益激烈,統治集團內部爭權奪利的鬥爭也更加尖銳,這也是元朝為什麼不到百年就滅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還想知道]
忽必烈的母親很有心計,她在忽必烈很小的時候,就從中原請來名儒賢士為他講解治國之道,使忽必烈受宜非淺,漸漸悟到治理中原必須用文化的道理。
公元1258年,蒙古大軍兵分三路全麵征伐南宋、南宋以割地賠款求和。
朱元璋率眾起義建立了繼元朝之後的統一王朝——明朝嗎?
元朝末期,人民災難深重。終於爆發了以郭子興為首的紅巾起義。一天夜裏,濠州的紅巾軍正在城門巡羅,忽然,城外來了一個青年和尚,說要投奔紅巾軍,這個和尚就是朱元璋。
朱元璋參加紅巾軍後,發現起義軍的幾個將帥胸襟狹窄,在他們手下幹事成不了大業,就回到濠州鍾離老家,招兵買馬,成立了自己的隊伍。小明王韓林兒在濠州稱帝那年,郭子興得病死了。小明王就封郭子興的兒子郭天敘為都元帥,朱元璋為副元帥,後成為元帥。
公元1363年,朱元璋打敗了南方最大的割據勢力陳友諒之後,自稱吳王。
公元1366年,朱元璋用船把小明王接到應天,途中派人暗暗鑿沉了船,把小明王淹死了。
第二年,朱元璋消滅了張士誠割據勢力,接著,命令徐達為征虜大將軍,常遇春為副將軍,率領25萬大軍北伐。過了兩個月,徐達的軍隊旗開得勝,占領了山東。公元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應天稱帝,國號叫明建元“洪武”。朱元璋就是明太祖。
明軍乘勝進軍,元兵節節敗退。公元1368年八月,徐達率領大軍直搗大都,元順帝逃往上都,至此,統治中國97年的元王朝終於被推翻,朱元璋統一了中國。
[我還想知道]
朱元璋65歲的時候,太子朱標病逝,其子朱允炇以長孫的地位,被立為皇太子。各地的藩王大多是朱允炇的叔父,見皇位落在了侄兒手裏,心中不服,即而暴發了宮廷內亂,史稱“靖難之變”。
“靖難之變”使朱允炇的叔父燕王朱棣終於在1402年6月奪得皇位,史稱明成祖。
鄭和七下西洋打開了從中國到東非的航道嗎?
明成祖朱棣起兵篡奪帝位之時,身邊一個叫三寶的宦官立下了不少戰功。朱棣即位之後,晉升他為內宮太監,對他寵信有加,還親自書寫了一個大大的“鄭”字賜給三寶為姓,從此,三寶就改叫鄭和。
明成祖朱棣為了提高自己的威信,派了不少使臣出使鄰國宣揚國威,但“西洋”各國一直沒有人出訪過。於是,明成祖決定派氣宇軒昂、聰明能幹的鄭和出訪西洋。
鄭和接受了明成祖的特殊使命,於明永樂三年(公元1405年)6月15日,在蘇州劉家港啟錨赴西洋。
經過三年多的艱辛航行,在永樂五年(公元1407年)9月,鄭和率領船隊成功地結束了這次遠航,滿載而歸地返回國內。明成祖興奮異常,厚賞了鄭和諸人。意猶未盡的明成祖繼而命令鄭和再次出使西洋。
從永樂三年到宣德八年(公元1405至1433年),鄭和率領船隊七次下西洋,他是打開從中國到東非航道的第一人。為發展中國與當時“西洋”各國的友好往來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我還想知道]
鄭和七下西洋,先後訪問了亞洲和非洲的320多個國家和地區。
鄭和最遠到達的地區是紅海和非洲東海岸的伊朗、麥伽、索馬裏的摩加迪少和肯尼亞等地,今天的馬六甲、印度尼西亞、爪哇、泰國、斯裏蘭卡等地,依然留存著三寶城、三寶井、三寶塔等地名和古跡,充分表明了當地人民對這位傑出的航海家與友好使者的永久懷念。
努爾哈赤停止向明朝進貢而建立後金嗎?
明王朝末期,政治越來越腐敗,邊防也越來越鬆弛,在我國東北地區的女真族的一支——建州女真趁機擴大勢力,開始強大起來,它的領袖是愛新覺羅·努爾哈赤。
努爾哈赤出身建州女真的貴族家庭。由於祖父是漢臣,所以努爾哈赤從小便接觸了很多漢人,並學會了漢文。
努爾哈赤25歲那年,祖父和父親被土倫城城主尼堪外蘭帶引的明軍殺害。當時,努爾哈赤想到自己的力量太小,不敢得罪明軍,就把怨恨全集中在尼堪外蘭身上。他跑到明朝官吏那裏索要尼堪外蘭,明朝官吏隻把他祖父、父親的遺體交還他,但不肯交出尼堪外蘭。
從此,努爾哈赤對明朝仇恨在心,立下誌願,要建立自己的國家,討伐明朝。
又過了幾年,努爾哈赤通過努力基本統一了女真族各部,並把女真人編為八個旗。
1608年起努爾哈赤停止向明朝進貢。萬曆十四年(公元1616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原是建州縣,在今遼寧新賓)建都,自稱大汗,定國號為後金,年號天命。1618年,努爾哈赤召集八旗首領,開始出兵討伐明朝。
努爾哈赤在薩爾滸大敗明軍後,將後金政權遷都沈陽,將沈陽改稱盛京。
[我還想知道]
努爾哈赤在攻打明朝寧遠城時被一代名將袁崇煥打敗,不久就咽氣了。努爾哈赤的第八個兒子皇太極繼位後,改國號為清,並設下離間計,將袁崇煥冤殺。
女真人的八個旗即紅、藍、黃、白、鑲紅、鑲黃、鑲藍、鑲白,分別以不同的旗幟顏色命名和作為標誌。
順治遷都形成了中國曆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嗎?
1636年,皇太極即帝位後改國號為清。
1641年,明末農民起義軍首領李自成親率主力軍攻下了北京門戶居庸關。
明朝崇禎帝於李自成攻進北京城之前,在煤山上吊自殺。自此,統治中國276年的明王朝宣告滅亡。
公元1644年,吳三桂拒絕李自成招降,引清朝親王多爾袞帶領的清兵入關,攻打李自成。李自成戰死。10月,多爾袞迎侄兒福臨、順治皇帝入京登基稱帝,順治將都城遷到了北京,成為統治全中國入關後的第一個清朝皇帝。清朝也是中國曆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
順治繼承皇位之初,全國的形勢並不十分有利於清王朝的統治。以李自成為首的農民軍仍在陝西、山西、雲南、四川等地抗擊清軍;江南又不斷地湧現出一些朱明王朝的宗室子弟各自為政,稱孤道寡,舉起反清複明的大旗;而北方各省又因清軍入關後的圈地,使大批農民失去土地,不斷爆發小股的農民起義;一些正統思想濃厚的文人不肯出任清朝官職,隱居山村、古廟講學立說,宣傳民族意識,喚起漢人的反滿情緒,威脅著清朝的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