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昊不願向宋稱臣而建立了西夏嗎?(3 / 3)

對於這些問題,順治帝及時地作出相應的決斷。實行以滿族貴族為主體的滿、蒙、漢封建階級聯合專權,政權組織沿襲明代,並創設軍機處,為處理政務的最高權力機構,是中央集權專製的高度發展形態。一省或數省設總督,各省設巡撫,掌握地方的一切軍政大權。北京設順天府,盛京設奉天府,由中央直轄。全國的政治、經濟製度的確立,促進了清王朝的鞏固,使它得以穩定和發展。

[我還想知道]

多爾袞為了鞏固清朝的統治,大刀闊斧地改革了明朝的一係列腐敗製度,廢除了一些由於戰爭帶來的各種苛捐雜稅,把軍國大事安排得有條不紊,以迎其侄福臨來北京稱帝。

鄭成功在公元1624年出生於日本,正是這一年,荷蘭侵略者霸占了我國寶島台灣。

鄭成功收複台灣成為民族英雄嗎?

公元1644年,吳三桂引清兵入關,使全國人民又遭受民族壓迫的災難,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是個投機分子,當清兵逼近福建的時候,一封許以高官厚祿的誘降信就使他下令撤回福建的門戶——仙霞關的守軍。此時,鄭成功的母親也被辱自殺。23歲的鄭成功,懷著萬分悲憤的心情,到南澳招兵,舉起了“背父報國”、“抗清複明”的大旗。

不久,鄭成功於公元1659年發動了大規模的攻打南京之役。結果在南京城外吃了敗仗,不得不撤回廈門。鄭成功愈加孤立,他一邊總結經驗教訓,一邊尋找出路,做好了長期鬥爭的準備。

公元1661年春,鄭成功作出了一個重大的決定,即揮師東征,收複被荷蘭侵略者占領的台灣。進軍台灣的決心下定以後,鄭成功即開始修造船隻,整頓水軍。

公元1661年陰曆4月間,鄭成功率領部隊順利越過“天險”鹿耳門,直抵赤嵌城,猛烈炮轟敵艦,將荷蘭最大的一艘名為“黑克托號”的艦船擊沉。荷蘭部隊傷亡慘重,退入城堡龜縮不出。

8個月後,鄭成功見攻城時機已經成熟,決定發動最後總攻擊。戰士們奮勇攻戰,頃刻之間,瓦石亂飛,城牆上出現了缺口。荷蘭侵略者見大勢已去,隻好投降。

公元1662年2月1日,曆史將永遠記住這一天。就在這天,西方殖民主義的代表——荷蘭,第一次在正義的中國人民麵前低下頭來,承認自己侵略失敗。

被侵占了38年的台灣,重新回到了祖國的懷抱。鄭成功被譽為民族英雄。

[我還想知道]

鄭成功死後,其子鄭經掌握台灣,還一直控製著福建沿海的島嶼。

到順治的兒子康熙帝統治期間,台灣接受了清政府的統治,這樣台灣與大陸歸於統一。

林則徐虎門銷煙顯示了國威嗎?

清王朝自順治帝入關以來,經康熙盛世、雍正嚴治、乾隆十全武功,達到天下大治。但乾隆末期,統治者目光短淺,鎖關自守,再加上鴉片大量輸入國內,使中國由強逐漸向弱轉化。

英國人首先用鴉片撬開了中國的大門。

至嘉慶末年,皇帝曾派人前去東南沿海一帶調查。據查,輸入中國的鴉片已由最初的三四千箱,增加到了七八千箱。大量白銀外流,致銀價上漲,銅幣貶值,百姓生活愈加痛苦,朝廷已處於內憂外患之中。

麵對此狀,道光帝決心采納湯金釗的建議,詔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節製廣東水師,賜尚方寶劍,前往廣州禁煙。

道光十九年一月二十五日(公元1839年3月10日),林則徐到達廣州,與鄧廷楨、關天培三人合作全力禁煙。

胸有成竹的林則徐,首先肅清了走私、包庇、縱容販毒的貪官汙吏。然後全力查繳鴉片,最後總共查繳鴉片兩萬多箱共237萬斤。林則徐、鄧廷楨及廣東巡撫怡良,一起赴虎門驗收,嚴重警告販賣鴉片的外商必須低頭認罪,保證今後再不做鴉片生意。

接到林則徐成功收繳鴉片奏折的道光皇帝立即傳諭:鴉片數量之多,不易運送到京,免生意外,就地銷毀,並諭沿海居民及外商在銷煙時,前去觀看,以震中華神威。

道光十九年四月二十二日(公元1839年6月3日),虎門彩旗高懸,鑼鼓震天,無數百姓扶老攜幼,從四麵八方擁向虎門,如同過年一般,一些外國商人,也集聚在看台周圍觀看這一空前盛況。

看台上,林則徐威風凜凜,轉向關天培說:“開始銷煙!”關天培大聲傳令,“欽差大人有令:銷煙開始!”霎時,萬眾歡騰,士兵們將鴉片與石灰摻在一起,倒入煙坑,然後放進海水,頓時氣泡翻滾,濃煙衝天,散發出一股嗆人的氣味。200多萬斤鴉片,整整燒了23天,最後連池子裏剩下的黑渣,也都被衝進了大海。林則徐虎門銷煙盡顯了中國雄威。

[我還想知道]

1840~1842年,英國以我國禁止英商販賣鴉片為借口,對我國發動了第一次鴉片戰爭。

鴉片是從罌粟花中提煉出的一種有毒的麻醉品,人吸後,精神興奮,像是一種享受。一旦上癮,很難戒掉,最後全身潰爛死亡。

關天培英勇抗英終血濺虎門嗎?

鴉片戰爭開始後,英軍已探得琦善簽署的《穿鼻草約》被廢,惱羞成怒,於公元1841年2月25日,向虎門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

此時,虎門守將關天培已是62歲高齡,他抱定與虎門共存亡的決心,立即召集全體將士,進行布防,他對將士們說:“人可死,誌不可侮。今日,吾等麵對強敵,隻有決一死戰,以報國恩。關某在此,對天明誓,關某在,炮台在,決不後退!”全體將士被老英雄的氣概深深感動,禁不住異口同聲高呼:“吾等願與大人同生死,與炮台共存亡!”這呼聲震天撼地,這浩氣大義凜然,顯示出了中華兒女的豪邁氣魄。

關天培與戰士們鎮定自若,沉著應戰。但英軍人多勢眾,官兵傷亡越來越慘重,關天培殺得渾身是血,肩頭、胳膊已多處受傷,眼看周圍盡是英軍,老英雄最後劈死一個英軍後,仰天大呼:“英人可惡,琦善(賣國賊)可恨,天培從此殉國了。”手中的劍,向頸一抹,引頸自刎。

隨後虎門要塞鎮遠、威遠炮台也相繼失守,但數百官兵無一投降、退逃,全部戰死。

[我還想知道]

關天培上戰場前已寫好了絕明家書。關天培殉難後,他80多歲的老母打開孫長慶帶回的木盒,那裏麵裝的是關天培掉落的牙齒和幾件舊衣服。

1842年,腐敗無能的清政府向侵略者屈膝投降,和英國簽訂了我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

太平天國進入南京正式建立了

政權而與清王朝對立嗎?

道光三十年,奕詝繼承皇位,即鹹豐皇帝。十二月十日(公元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廣東金田起義,定國號為太平天國。從此,舉世震驚的太平天國革命開始了。

在起義後的第三天,洪秀全揮師東進,鹹豐三年(公元1853年)正月,太平軍水陸並進,猶如霹靂閃電般破九江,奪安慶,大軍直逼南京城。

鎮守南京的兩江總督陸建瀛,曾在湖北與太平軍交戰失利,此人武功高深,但年歲已高。洪秀全、楊秀清二人站在南京城下,楊秀清指著腳下,小聲說:“我們從這向儀鳳門城樓挖一條通道,然後用炸藥轟開城牆,殺進去!”

洪秀全說:“好!好辦法!”

鹹豐三年二月十日(公元1853年2月14日),太平軍戰士於黎明前挖好一條通城通道,將炸藥放在城牆下,點燃後,轟的一聲,城牆被轟開一個大缺口,太平軍蜂擁而入。清兵慌忙應戰,漸漸不敵,陸建瀛被太平軍殺死,儀鳳門被太平軍攻下,接著城南聚寶門、水西門也被太平軍占領。江寧守將祥厚、霍隆武在激戰中被太平軍殺死。12天的戰鬥,清軍死的死,降的降,整個南京城全部被太平軍占領。

三月二十二日,天王洪秀全在大隊人馬的護衛下進入南京城,開創太平天國的新天地,正式建立了與清王朝對峙的政權。

[我還想知道]

洪秀全進入南京後,在原總督府召開了各王及諸將會議。會議決定定都南京。

太平天國在定都南京後,過高地估計自己,對形勢作出了錯誤的判斷,因而在政治上和軍事上采取了不合時宜的措施,最後導致全軍覆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