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出生第1月(3 / 3)

過細

有些父母過於謹慎,給寶寶吃的自製輔食或市售的嬰兒營養食品都很精細,使寶寶的咀嚼功能得不到應有的訓練,不利於其牙齒的萌出和萌出後牙齒的排列。食物未經咀嚼也不會產生味覺,既勾不起寶寶的食欲,也不利於味覺的發育,麵頰發育同樣受影響。這樣,寶寶隻能吃粥和麵條,不會吃飯菜,製作稍有疏忽,就會惡心嘔吐,於是幹脆不吃或者吃了也要吐出。長期下去,寶寶的生長當然不會理想,還會影響大腦智力的發育。

2、日常與護理

選擇合適枕頭

嬰幼兒枕頭長度應與其肩寬相等或稍寬些,寬度略比頭長一點,高度約5厘米。枕套最好用棉布製作,以保證柔軟、透氣。枕芯應有一定的軟度,可選蕎麥皮或蒲絨的,塑料泡沫枕芯透氣性差,最好不用。質地太硬的枕頭,易使小兒顱骨變形,不利於頭顱的發育;彈性太大的枕頭也不好,小兒枕時,頭的重量下壓,半邊頭皮緊貼枕頭,會使血流不暢,木棉枕、泡沫枕通風散熱性能差,不適合夏天使用。

父母在為孩子選擇枕頭時,要從高度、硬度、通風散熱排汗、不變形等各方麵綜合考慮。

觀察囟門

孩子在1歲半之內,頭蓋骨還沒有發育好,頭部各塊顱骨之間留有縫隙。位於頭部中央靠前一點的地方,有一塊菱形間隙,一般斜徑有25厘米左右,醫學學名叫前囟。用手摸上去有跳動感覺,這是頭皮下的血管中血液在流動,不是病態。

有經驗的人知道,孩子在生某些病時,囪門會發生變化,如吐瀉嚴重、脫水的孩子會出現囟門凹陷的現象;如腦膜炎時,腦壓增高,囪門可凸起。

囟門一般在1歲半左右閉合,如囟門閉合過早,可能是腦發育不良,小頭畸形;若囟門閉合過晚,則可能患有佝僂病或甲狀腺功能低下(呆小病)。

鼻癤不要擠壓

兒童鼻癤為鼻尖或鼻前庭部毛囊或皮脂腺被葡萄球菌感染所致。如處理不當可發生海綿竇栓塞及其它顱內感染。因麵部靜脈內無靜脈瓣膜,血液可上下流通,這與四肢靜脈隻能向一個方向流動有所不同。故此,如擠壓鼻癤,細菌感染可經麵部靜脈,經過內眥靜脈、眼上靜脈而到達顱內海綿竇內引起顱內感染,故小兒鼻癤切勿擠壓。

3、身心與培養

訓練視聽能力

孩子在1個月的時候,觀看東西的能力、雙耳的敏感度都較前有一個飛躍。此時,家長可以在孩子床前上方掛些五顏六色的彩條、彩球等,還可以掛些帶響聲的玩具來吸引孩子。他能較長時間地注視這些東西,兩隻小手還會不停地揮動,好像是要抓玩具似的。如果媽媽把玩具在他麵前搖晃,他的小手也會跟著揮舞,並皺著眉頭沒有笑意,雙眼緊緊盯住這樣玩具,不知是何物。其實這是孩子在認識,在思索一件新鮮事物。

1個月的孩子不會說話,大人們隻能從他的視覺、聽覺、動作幾個方麵著手教育,用彩色玩具訓練目光固定,兩眼協調集中在物體上的能力和追視能力。以唱歌、聽音樂等方式訓練孩子的聽覺能力。

母親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這是由母親得天獨厚的條件決定的。比如孩子睡覺時總是喜歡向著母親方麵,喜歡看到母親慈祥的目光和親切的麵容,喜歡聽媽媽柔和的語音,最愉快的時候是在媽媽的懷抱之中。這些都來自喂養中感情的交流。由一開始的條件反射到後來的完全信任,因此,媽媽的一舉一動都在影響著孩子,教育著孩子。做母親的應該充分地認識這一點。

訓練綜合感官

在寶寶的床邊懸掛一些五顏六色的玩具,如氣球、小動物、彩帶等(最佳視距為20厘米)。當寶寶每天睡醒之後,用這些五顏六色的玩具逗引他,每天2~3次,每次時間因人而宜,一般為3~8分鍾。

4、疾病與預防

“胎記”不需治療

孩子落生乃至以後一段時間裏,可以見到身上有青色的斑塊,這就是俗稱的“胎兒青記”。胎記多見於孩子的背部、骶骨部、臀部,

少見於四肢,偶發於頭部、麵部,形態大小不等,顏色深淺各有差異。這種青色斑是胎兒時期色素細胞堆積的結果,對身體沒有什麼影響,隨著年齡的增長,到兒童時期逐漸消退,不需要治療。

預防克汀病

克汀病是由於小兒體內缺少甲狀腺素而引起的一種病。甲狀腺素是人體生長發育中必不可少的內分泌激素。小兒缺乏這種激素,就會影響小兒腦細胞和骨骼的發育。若在出生後到1歲以內不能早期發現與治療,則會造成孩子終身智能低下和身體矮小。

克汀病主要病因有2種:1某些地區缺乏微量元素碘,缺碘的婦女懷孕後,供給胎兒的碘就不足,導致胎兒期缺乏甲狀腺素。2孩子先天甲狀腺功能發育不良。

怎樣早期發現克汀病呢?母親應注意,在新生兒期,如果孩子黃疸持續不退,吃奶不好,反應遲鈍,愛睡覺,很少哭鬧,經常便秘,哭聲與正常孩子不一樣,聲音嘶啞,便應請醫生檢查。如果延誤診斷,到2~3個月時會發現更多的症狀,例如舌大且常伸出口外,鼻梁塌平,脖子短,頭發幹而黃,且稀疏、皮膚幹燥粗糙,肚子相對較大,這時便不可再耽誤,一定要盡早請醫生診治。

治療克汀病,必須爭分奪秒,早一天給孩子用上甲狀腺素治療,孩子的智力發育就要好一些。

預防脊髓灰質炎

脊髓灰質炎(脊灰)是脊灰病毒所致急性傳染病。病毒主要侵犯人體的脊髓灰質部分,臨床表現以發熱,肢體弛緩麻痹為特征。好發於嬰幼兒,故又稱為小兒麻痹症。本病可防難治,可引起肢體麻痹成為終生殘疾。我國現在使用的疫苗均為三價疫苗,為脊灰病毒活疫苗。接種對象:小於5歲兒童。常規免疫:初次2月齡開始服用,連續服用3次,每次間隔1個月。在第3次服用後,間隔10~14個月。加強免疫1次,4歲對其再加強免疫1次。因為本疫苗為活疫苗,要涼開水服用。極少數嬰幼兒服用脊灰疫苗後發生一次性腹瀉可不治自愈。

多給孩子曬太陽

不論春夏秋冬,家長每天要抱孩子曬太陽,因為在人體皮膚中含有一種維生素D源,這種物質須經日光中紫外線的照射後,才能轉變為維生素D,這是人體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維生素D的作用在於促使身體吸收鈣,預防佝僂病。

曬太陽時,要盡量暴露孩子的皮膚,才能多接受紫外線。不要在室內曬太陽,因為玻璃擋住了大部分紫外線,隔著玻璃曬太陽,起不到應有的作用。

在炎熱的夏季,不要讓孩子接受日光的直射,強烈的日光照射皮膚對人體是有害的,可以選擇上午9∶00~10∶00和下午4∶00~5∶00,避開陽光最強烈的時刻。在寒冷的冬季,要選擇天氣較好的中午,抱孩子曬一曬太陽,但一定要注意保暖。

不要用電風扇直吹嬰兒

在酷暑盛夏季節,可不可以給孩子吹電風扇呢?由於年齡越小的孩子,體溫調節中樞越不完善,所以嬰兒既怕熱也怕冷。電風扇不斷地吹會使孩子感冒、腹瀉、消化不良。因而即使天氣很熱,電風扇也不要直接對著孩子吹,更不要離孩子很近,吹的時間也不能過長;還要避免風扇固定在一個方向,最好是讓風扇搖頭旋轉,風量開到最小,形成柔和的自然風,以降低室內溫度,促進人體散熱。

另外,在小兒吃飯、睡覺、大小便、生病的時候不要吹電風扇,小兒出汗較多時也不要吹電風扇,否則容易著涼生病。

不能用茶水給嬰兒喂藥

茶是中國人最喜歡喝的飲料,具有提神、助消化和防癌等作用。盡管茶水有這些優點,但是不宜用茶水給嬰兒喂藥。這是因為茶葉裏含有鞣質,鞣質略帶酸性,遇到某些藥物,可引起化學變化,改變藥性或發生沉澱,影響藥物吸收,產生副作用。所以說不能用茶水給嬰兒喂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