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出生第4月(2 / 3)

喂豆製品方法

一般豆製品是指黃豆製品。黃豆製品有黃豆粉、豆漿、豆腐、豆腐幹、百頁、素雞、腐乳、黃豆芽。豆製品主要含有植物蛋白,黃豆所含的蛋白是植物蛋白質中最好的一種。大豆內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占399%)、脂肪(占172%)及無機鹽,其中80%的鐵可以利用。大豆內的蛋白質主要是大豆球蛋白,氨基酸與酪蛋白的氨基酸相似,僅賴氨酸、纈氨酸較低,但仍是植物蛋白中最適合嬰兒營養需要的一種。

豆製品的吃法可製成豆漿、豆腐。大豆經過加工後可提高大豆中蛋白質的吸收率。

豆漿的製作方法

洗淨的黃豆500克,加水4000毫升,浸泡24小時,去皮後連水磨成粉漿,然後過濾,每1000毫升豆漿加鹽1克、乳酸鈣3克、澱粉20克、蔗糖60克,再煮沸20分鍾,同時不斷地攪動。

豆腐可燒成菜肴

如豬血豆腐湯、豬肝泥豆腐羹、碎菜蛋花豆腐湯、魚肉豆腐羹等等。味美可口,實為嬰兒喜食的佳肴。

2、日常與護理

不睡覺的調節

許多家長問大夫:孩子晚上不睡覺,但也沒有其他不適的症狀,這是怎麼回事,怎麼辦呢?

其實,人類晝出夜寢的習慣是在長期的生活中形成的,是一種普遍的生活習慣。如果你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白天睡覺的習慣,那麼,到了晚上就不會發困。孩子也不例外,如果睡夠了,不管在什麼時候醒來,都顯得很精神。當然,如果在夜間醒來,就會擾得大人不得安寧。

睡眠既然是個生活習慣,就可以調節,這需要母親有意識地訓練自己的孩子,養成他良好的睡眠習慣。白天讓孩子盡量少睡,在夜間除了喂奶,換1~2次尿布以外,不要打擾孩子。在後半夜,如果孩子睡得很香也不哭鬧,可以不喂奶。隨著孩子的月齡增長,逐漸過渡到夜間不換尿布,不喂奶。如果媽媽總是不分晝夜地護理孩子,那麼孩子也就會養成不分晝夜的生活習慣。如果以上辦法都不起作用的話,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吃點鎮靜藥。適當地吃2~3天的鎮靜藥不會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也不會引起其他不良後果。

配置睡袋

小嬰兒在最初幾周內不喜歡換衣服,當他需要換衣服時,你將需要一種既易於換尿布、幹擾又最小的衣服。因此,在開始時最好是采用嬰兒睡衣,但一旦你的嬰兒穩定下來(可能在1個月內),一件式彈力連衣褲套裝也相當實用。

當你的嬰兒4個月左右時,他也許需要睡袋,特別是在冬天。你的嬰兒可以溫暖舒適地睡在裏麵並且不會發生在寒冷的夜晚踢開毯子和被子的危險。如果天氣十分冷,就給嬰兒先穿上彈力睡袋,要不然,就隻穿汗衫和包上尿布。

許多父母親擔心一旦把嬰兒放下睡覺後他是否會太熱或太冷。你可以用手觸摸他的頸後部來辨別,不過你的手不能太熱或太冷。

如果頸後部的溫度似乎和你的皮膚溫度相同時,那麼,他的溫度是正常的;如果摸起來濕潤或多汗則他多半是太熱了。如果你已給他蓋上幾張毯子,可取走1張;如果他蓋著被子,可取走1層。如果他的頸部摸起來涼的話,就外加1張毯子或1層被單。決不要摸嬰兒的雙手來判斷他的溫度,因為嬰兒的肢體常較身體其餘部分溫度低(冷)些,並經常呈藍色。這些都不必擔心。

放下睡覺

當你放下嬰兒睡覺時,也許除了在頭幾周內不要使你的嬰兒仰,以免反吐奶和吸食一些凝乳之外,沒有哪一種睡覺姿勢會特別好一些。

如果你的嬰兒很不舒服,就讓他俯臥或側臥以及變換位置。當他能夠翻身時(4~5個月左右),盡管他已被放下,他自己將采取最為舒服的睡覺姿勢。

放下你的嬰兒時,要讓他的頭部接觸到或靠近小睡床或帶欄杆的嬰兒床頂部,這樣使得嬰兒覺得安全。用繈褓時也一樣,這樣,他的頭部就不會有受到損傷的危險。放一個小紗罩把床蓋住,你的嬰兒一旦入睡,你就不必轉換他的姿勢,有時雖然很輕,他也會醒來的。

同樣地,不必老是走進房間去查看他是不是睡得好。然而,當你的嬰兒睡著的時候,把他放在背帶裏是不會出事的;畢竟他在子宮裏都是處於直立的位置睡覺的,而且他得到你經常的接近也會感到安慰。當你放你的嬰兒上床睡覺時,完全不必要讓屋裏保持安靜。實際上,當所有屋裏的聲音繼續進行時有助於他入睡。

平穩持續的聲音,比方說,電視機、吸塵機、洗衣機或旋轉式幹主機等發出的聲音對嬰兒是十分具安慰性的,並且很快地會把他送入夢鄉;隻是這種聲音突然變化時,就會引起嬰兒的驚恐。幾個月後,你的嬰兒就成為家庭不可分割的部分了,因此,他應該習慣於人們在他周圍生活和熟悉人們的聲音。

鋪床的方法

1買特製的夾具,它能把毯子或被子固定,防止嬰兒踢被。

2買不帶穗的毯子——因為嬰兒可能會吸吮它。

3買致密的紡織毯子,否則,你的嬰兒的手指會卡在洞眼裏。

4除買床單之外,利用你的舊床單,把它剪裁成合適的尺寸。你的床單越多,你越洗得少。

3、身心與培養

訓練綜合感官

寶寶已經4個月了,很有必要改變一下他周圍的生活環境。重新布置的房間要有新鮮感,物品要多樣化,以提高寶寶的觀察能力。在明快的色彩環境下生活的嬰兒,其創造力比在普通環境下生活的嬰兒要高出許多。白色會妨礙孩子的智力創新,而紅色、黃色、橙色、淡黃色和淡綠色等確能發展孩子的智力。

訓練活動能力

4個月的孩子顯得很懂事了,喜歡讓人抱,會把頭轉來轉去地找人,如沒人在身邊會不高興,又哭又鬧。這時期可以給孩子買些有趣的玩具,如電動狗熊、花狗等,打開開關可以移動,並伴有音響,孩子會認真地觀察玩具。當孩子仰臥位時,喜歡雙手相握,在眼前玩耍,給孩子一個嘩啦捧,他會兩手一起拿在眼前玩弄,還會用力搖晃嘩啦捧,這說明孩子的眼、耳、手的協調功能發展了。

4個月的孩子當有人逗他時,會大聲發笑;如果不高興,他會以大哭大叫來向人發脾氣。家長要盡量多與孩子說話,給孩子播放優美的音樂,使孩子頭腦貯存更多的語言信息。

4月的寶寶在抱著的時候,頭能完全挺起,可以豎抱了。俯臥時能抬頭挺胸,兩上肢能支撐起上半身,兩臂靈巧自如,兩側動作對稱。抓握玩具不但較前牢固,而且雙手都可抓起,抓到一張紙時會揉搓成一團。抓到帶響的玩具會胡亂擺動。此時的孩子,還不能用指頭活動,5個手指頭沒有分工;眼手不協調,能看到的不一定能拿到。這時要把玩具放在孩子麵前,不但讓他看到,而且還要讓他用手摸到,訓練他眼與手的協調能力。

4個月的孩子雙下肢更加有力了,軀體肌肉也增強了,仰臥位時,手腳亂動,用力翻身但還翻不過來,但可以從側臥位轉為仰臥位。可以扶著坐在母親懷中10~15分鍾,時間不要太長,以免造成脊柱畸形。

訓練“握拳反射”

嬰兒剛出生後,大多數時間兩隻小手握著拳頭,幾乎不放鬆。如果母親用食指去觸摸一下嬰兒的手掌,嬰兒立即會反射性地將手指緊緊握牢,這種表現稱為“握拳反射”,是出生3個月內嬰兒的正常生理反應,左右兩側的握拳反射是對稱的。

到3~4個月時,嬰兒的拳頭就鬆開了,握拳反射也隨之消失,這對嬰兒的發育是有作用的,嬰兒看到感興趣的東西就能抓起來玩了,如果老是握著拳頭就不可能把東西拿到手裏。

如果4個月以後的嬰兒仍舊一直握著拳頭不能鬆開,特別是把大拇指緊緊地握在手掌裏,這是一種不正常的病態表現,說明嬰兒在分娩時大腦受了損傷或大腦缺氧缺血導致腦子受損,或者患有腦性癱瘓等疾病,家長應高度重視,及時去醫院作進一步診治。

堅持健美健身

抱、逗、按、捏是嬰兒健身簡便易行的有效方法,對嬰兒身心健康有著良好的作用。

抱是母子感情信息的傳遞,是對嬰兒最輕微得體的活動。當嬰兒在哭鬧不止的時候,恰恰是最需要抱,從而得到精神安慰的時候。有的怕慣壞了孩子而不願意抱,這對嬰兒的身心健康和生長發育是非常不利的。為了培養嬰兒的感情思維,特別是在哭鬧的特殊語言的要求下,不要挫傷幼兒心靈,要多抱一抱嬰兒。

逗逗可以活躍氣氛,豐富感情,是嬰兒一種最好的娛樂形式。逗可使小兒高興得手舞足蹈,全身的活動量進一步增加。常被逗戲的嬰兒,不僅比長期躺在床上很少有人逗過的嬰兒表現得活潑可愛,而且,對周圍事物的反應也顯得更加靈活敏銳,不難想象,這對嬰兒今後的智商有著直接的影響。

按是家長用手掌對嬰兒做輕微按摩。先取俯臥位,從背至臀部下肢。再取仰臥位,從胸至腹部下每行10~20次。按不僅能增加胸背腹肌的鍛煉,減少脂肪細胞的沉積,促進全身血液循環,還可以增強心肺活動量和腸胃的消化功能。

捏是家長用手指對嬰兒捏揉,捏較按稍加用力,可以使全身和四肢肌肉更加緊實。一般先從上肢至兩下肢,再從兩肩至胸腹,每行10~20次。在捏揉過程中,小兒胃泌素的分泌和小腸的吸收功能均有改變,特別是對脾胃虛弱,消化功能不良的嬰兒效果更加顯著。

除了抱以外,逗、按、捏均不宜在進食當中或食後不久進行,以免食物嗆入氣管,時間一般應選擇進食後2小時進行。操作手法要輕柔,不要過度用力,以讓嬰兒感到舒適為宜,並且注意不要讓嬰兒受涼,以防感冒。在逗戲嬰兒時,笑態表情自然大方,不要做過多的擠眉、斜眼、歪嘴等怪誕不堪的動作,以避免嬰兒模仿形成不良的病態習慣,令將來不好糾正。

係統健身操

4個月的孩子可以做後屈運動和仰臥起坐健身操了。

後屈運動

讓嬰兒俯臥,兩手握住嬰兒小腿。將腿提起,然後放下,連續做2遍。

仰臥起坐

讓嬰兒仰臥,兩手握住嬰兒手腕,拉孩子坐起,然後還原,連續做2遍。